文、編|梁同正
每個人心中對“最美”都有自己的定義——“美”本來就是一個很主觀的詞語,更何談“最美”?但存在一些風景,一旦曾映入眼中,便再難以讓人忘懷。我想這樣能勾起每個人內(nèi)心那份感動的風景,可以稱得上大眾心目中“最美”的景色吧。
We all have our own definition of “Beauty”, so if we always have augment when we try to select what is the “Most beautiful”, or “the best” place to go.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laces will make everyone feel shock and hard to forget once they encounter.Maybe these places we can call them “the best” scenario.
01.從葡萄園中望向瑪姆香檳的風車磨坊。
02.枝葉間成熟的葡萄。
03.馬恩河畔的歌雪園在河中的倒影形成了酒瓶的形狀。
在葡萄園里看星月輪轉(zhuǎn),四季變換——在香檳的葡萄園里,日出日落間各有不同的美景。曾很多人問,什么時候才是到香檳區(qū)一游的好時光。然而我心頭卻很難有答案:春天的銀霜掛枝頭,夏日的遍野郁郁蔥蔥,秋季的漫山金黃落葉,冬天的皚皚白雪——實在是太難讓人說出哪一時的風景會更美。
不同人看同一處風景總會有不同的感受,在香檳區(qū)居住的3年里,常常跑到自己喜歡的葡萄園里面靜靜地發(fā)一下呆。香檳的葡萄園景色總讓人感覺與別處不同,不管是陽光明媚,還是陰郁晦暗的日子里,這里的葡萄園都透著一股柔美和堅韌的美感。更重要的是,這里還有著濃郁的人文風情。在親身走過下面的這些葡萄園后,這會是我有著強烈意愿推薦給身邊朋友去深入了解香檳的地方。
之所以第一個提到歌雪園,除了因為這是香檳區(qū)第一個單一園外,還因為這里有著十分獨特的地貌。
04.瑪姆香檳所擁有的風車磨坊。
05.Hautviller修道院。
06.遠方的瑪姆香檳風車磨坊。
歌雪園為著名的香檳品牌Philipponnat所擁有,面積僅有5.5公頃,園內(nèi)所栽種的黑皮諾僅用于釀造Philipponnat的頂級酒款。歌雪園可以說是蘭斯山脈最為陡峭的葡萄園之一,迎向馬恩河一面的葡萄園陡峭得很難讓人安穩(wěn)地走下去,只能通過一條狹窄的小階梯走到葡萄園的最深處。
歌雪園在1935年就成為了Philipponnat家族的單一園,但這片地貌獨特的葡萄園反而更早地留在那些風光明信片中。如果你沿著馬恩河畔走,在合適的角度下,可以看到這片葡萄園所在的山坡會與水面的倒影形成一個酒瓶的形狀。每次走到這個位置看著這水畔瓶影,總會在心頭泛起莫名的意味。是否大自然也能知道這里能夠出產(chǎn)好酒而雕刻出這樣惟妙惟肖的作品呢?
這里是香檳區(qū)的朝圣之地,將這座建立在山坡上的小鎮(zhèn)稱為香檳區(qū)最美的小鎮(zhèn)也不為過。
奧特維萊爾緊挨著馬恩河邊,就跟奧特維萊爾的字面意思一樣(Hautvillers,高山處的村鎮(zhèn)),這座小鎮(zhèn)建于丘陵之上,四周被葡萄園所圍繞。歷史上,這里是本篤會修士修行的圣地。奧特維萊爾修道院據(jù)說為基督教圣徒圣海倫娜的遺骨所在地,而后世讓這座修道院更為有名的是那位對香檳產(chǎn)業(yè)做出過不可磨滅貢獻的僧侶——唐·培里儂修士(Dom Pierre Pérignon)。
出生于富有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的唐·培里儂受到感召而成為一名本篤會修士,生性謹慎而富有責任感的他在年僅30歲時便被派往奧特維萊爾修道院主持修復重建工作。在短短的10年間,唐·培里儂將修道院的酒窖和葡萄園打理得有聲有色,甚至讓這里的葡萄酒,成為了當時法國的代表性葡萄酒。唐·培里儂的努力改變了這個地區(qū)的歷史,也讓這座小鎮(zhèn)因葡萄酒而為人所知。如今,他當年曾“戰(zhàn)斗”過的修道院地下酒窖以及附近的葡萄園已經(jīng)被LVMH集團買下,為唐·培里儂香檳品牌所擁有。但修道院的禮拜堂部分依然向公眾開放,唐·培里儂修士的墓穴就在禮拜堂的正中央。常有全球各地的香檳愛好者過來,就為瞻仰這位改變了香檳歷史的人。
07.Verzenay村的燈塔。
08.葡萄園間稍息一下。
09.Salon香檳的葡萄園。
奧特維萊爾小鎮(zhèn)不大,周邊覆蓋了漫山遍野的葡萄園。小鎮(zhèn)還在山坡上景觀最好的地方開辟出一塊小的空地,方便游客們飽覽蘭斯山脈上的葡萄園自然風光。
蘭斯山脈上其實還有許多值得參觀的葡萄園美景,豐富的地貌及交錯起伏的丘陵與平原,造就了這里讓游客流連的自然景觀,這里甚至還有一片受保護的國家森林公園。
雖然回歸自然并不意味著回歸傳統(tǒng),但每次來到Verzenay這個特級村的時候總讓我感受到一份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融匯的美感。這香檳特級村的兩個最高坡上,分別聳立著一座獨特的代表性建筑和葡萄園,分別是瑪姆香檳(Champagne Mumm)的風磨葡萄園以及燈塔博物館(La Phare)。
為什么我覺得這里會有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jié)合的美感,其實只要站在其中一個代表性建筑上就能明白。Verzenay村的風車磨坊建于1816年,200多年的歲月里曾被不同的農(nóng)坊及酒莊所擁有。二戰(zhàn)時期,這里曾是美軍征用的觀察據(jù)點。1972年,瑪姆香檳買入了這座風車磨坊,作為游客觀賞葡萄園美景的瞭望臺。
從這座風車磨坊上可以眺望到相鄰的Verzenay村另一座代表性建筑,燈塔博物館。這座燈塔雖然不及風車磨坊歷史久遠,但距今也有110年歷史。二戰(zhàn)時也曾為法軍征用作為瞭望臺,但在1987年,這座燈塔被Verzenay的居民收購回來,逐步改建成香檳博物館。在這座博物館里面展出了香檳的種植和釀造,在過去近百年間所經(jīng)歷的種種變化過程。當然,如果你不畏高的話,可以登上塔頂瞭 望周邊的葡萄園。這里附近可是散落著不少有名的酒莊的葡萄園。
Montaigu位于白丘(C?te des Blancs)的北部,如果你從香檳首都Epernay開車往南邊走,只要不到半個小時便可以達到。Montaigu是香檳區(qū)最高的山丘之一,而對于很多初次來到Montigu這片葡萄園的游客來說,會有一種怪異的熟悉感。
10.Montaigu山上的葡萄園。
因為,這里實在是太像微軟系統(tǒng)的默認桌面了。事實上,微軟系統(tǒng)的那幅經(jīng)典桌面也是取材于美國納帕谷的葡萄園。只是香檳區(qū)的葡萄園,多少會帶有一些高緯度地區(qū)特有的凜冽感。即使在陽光最燦爛的日子里,這里的景觀也更多展現(xiàn)出柔美的感覺。
Montaigu靠近白丘的Chouilly特級村,Chouilly是香檳區(qū)的17個特級村里面唯一一個100%種滿了霞多麗葡萄的村子。很多常喝香檳的人可能會覺得Chouilly很不像白丘其他特級村,因為它的霞多麗不像其他特級村一樣有著硬朗有力度的“雄壯感”,反而多了一些柔美、圓潤的感覺。很多人詬病Chouilly失去了白丘的靈魂,但誰又能說,這又何嘗不是白丘的香檳多元而可塑性強大的一面呢?在這里,匯集了很多香檳知名的酒莊,包括了酒農(nóng)組織Special Club里面的明星酒農(nóng)Pierre Gimonnet,以及如AR Lenoble這樣的大莊。
AR Lenoble的莊主Antoine Malassagne曾這樣描述這片風土:“我所愛的是它的精致及優(yōu)雅,你能在它里面找到豐滿及圓潤感……而Mesnil或者Avize的葡萄園,太凌厲了。”
很多熱愛香檳的人常談論白丘這片產(chǎn)區(qū),特別是Mesnilsur-Oger、Avize等特級村,原因無他——這里有著讓霞多麗死忠粉們瘋狂的優(yōu)質(zhì)白堊土和氣候,更有著讓就算不怎么接觸香檳的行家也能立馬脫口而出的酒莊和名園,如Salon香檳的Jardin de Salon,還有Krug香檳的Clos du Mesnil。
恰好的是,這兩個讓許多香檳愛好者瘋狂的葡萄園,都位于Mesnil-sur-Oger這個特級村。Salon “S”白中白香檳與Krug香檳的Clos du Mesnil均位列最貴的香檳行列,但兩者分別代表著香檳“主流”及“潮流”:Salon香檳主要的葡萄采收于自家的葡萄園Jardin de Salon,另外還混釀了來自其他19塊葡萄園的葡萄;而Krug Clos du Mesnil則為更“潮”一些的單一園香檳。兩者之間的相似點是,只有在各自的酒莊品鑒團隊嘗試過后認為當年的品質(zhì)足夠優(yōu)秀,才會決定發(fā)布。
Krug的Clos du Mesnil位于Mesnil-sur-Oger村的中心位置,四周由圍墻包圍起來,除了比較有辨識度的大門外,其實并不怎么起眼。庫克家族的兩位成員,Rémi及Henri Krug于1971年買下這片僅有1.85英畝的葡萄園,很快他們就發(fā)現(xiàn)這片被圍墻包裹的葡萄園有著異乎尋常的微氣候,并決定要用這里的葡萄釀造一款單一園香檳。第一個年份的Krug Clos du Mesnil于1979年誕生,而作為一款年份香檳,它也只在最優(yōu)質(zhì)的年份才會釀造。然而不同于一般的年份,如果要發(fā)布一個年份的Clos du Mesnil,還要經(jīng)過品鑒委員會的評審才能上市。如1999年份的Clos du Mesnil,在釀造10年后,沒有通過委員會的評審,最終遺憾沒能上市。
如果想體會香檳的年份魅力,那么每位熱愛香檳的人都需要了解一個名字:Salon香檳。Salon香檳的首個年份為1921年,而今年發(fā)布的最近一個年份為2008年份。在Salon香檳的百年歷史里,這是發(fā)布的第42個年份。這42個年份里面,不僅僅是Mesnil-sur-Oger這片產(chǎn)區(qū)的好年份,很多都是香檳區(qū)總體十分優(yōu)質(zhì)的大年。所以如果你想要了解近百年來哪些年份是香檳的優(yōu)質(zhì)年份,不妨參考Salon香檳的發(fā)布年份。Salon香檳的這片葡萄園,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方風土,更是代表了香檳的好韶光呀!
當我們越往香檳區(qū)的南部走,越會發(fā)現(xiàn)這里的葡萄園與北邊的不同。更靠近勃艮第的Aube地區(qū),不僅僅在地理土質(zhì)上向勃艮第靠攏,就連釀酒的理念也出現(xiàn)了很多“勃艮第式”的思考。例如生物動力法,例如極度注重略地(lieu-dit)風土的思潮和流派。
記得在2016年4月份的“香檳周”期間隨著媒體團拜訪Aube地區(qū)的生物動力法名家Bertrand Gautherot,他家有兩塊連在一起、十分獨特的略地,分別叫Vouette以及Sorbée。這兩塊葡萄園的名字連在一起便是酒莊的名字:Vouette & Sorbée。
11.Bertrand Gautherot和自家的耕牛。
12.Bertrand講述生物動力法對土地及葡萄的影響。
Vouette及Sorbée兩塊葡萄園平鋪在一片十分陡峭的山坡上,可能是因為機械、馬匹都不容易行走的原因,Bertrand特意養(yǎng)了兩頭牛來耕地。所以開春時分,如果偶爾碰上酒莊的人在耕地,倒是挺有田園牧歌的感覺。Bertrand是我所見過最為極端的生物動力法信奉者之一。印象很深的是采訪時,他指著自家養(yǎng)的耕牛說自己從來都是“日心說”的信奉者,因為他就像自家的牛一樣,每天見著太陽從東邊的地平線轉(zhuǎn)到西邊的地平線,這便是他對自然最直觀的感受,一如他所信賴的生物動力法。
Vouette & Sorbée進入中國后的名字叫做“唯愛”,事實上從Bertrand的身上我看不到太多這樣的浪漫氣息,但我卻覺得這樣的翻譯很合理。不說Vouette和Sorbée兩塊相依相伴的葡萄園是如何地出產(chǎn)讓人愉悅的香檳。我覺得這份愛,更多是給予對自然,對所投入的事業(yè),對釀造出優(yōu)質(zhì)香檳所秉持的那份忠誠與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