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滄桑寶山州

    2019-12-18 13:08:33董學瑞
    壹讀 2019年1期
    關(guān)鍵詞:哈巴寶山土司

    ◆董學瑞

    1984年3月,在原麗江縣大研鎮(zhèn)北門坡老百姓建房開挖屋基地時,發(fā)現(xiàn)明永歷帝鑄造頒布的一門“寶山州印”。“寶山州印”質(zhì)材料為青銅,表層留有銅綠。印為正方形,邊長7.5厘米,厚1.3厘米,凈重890克。印有炳,正面“寶山州印”四字為小篆陽刻,印背面正楷陰刻兩行,一行為“永歷十年九月□日”,另一行為“禮部造”,并有“永字叁千伍佰拾當柒號”字樣,于是寶山州走進了我的心里。讀《麗江府志略》《納西族史》《木府風云錄》等歷史志書,品讀瀏覽木氏土司統(tǒng)治麗江470年的歷史,看到麗江鐵馬金戈的古戰(zhàn)場;看到鼎盛時木氏土司領(lǐng)“府一(北勝府)、州七、(順州、蒗蕖州、永寧州、通安州、蘭州、寶山州、巨津洲)縣一(臨西縣)疆域的廣袤;明代時,麗江府木氏土司仍領(lǐng)四洲(通安州、蘭州、寶山州、巨津洲)一縣(臨西縣),向明王朝進貢一次就是白銀二萬兩,明王朝授予“忠義”圣旨褒獎,徐霞客譽她是“富冠諸土郡”的榮耀。木氏土司“富冠諸土郡”的經(jīng)濟實力,財源來源于何處?又是什么緣由使“大匱”在元朝的至元十四年更名為“寶山縣”,才隔兩年又升為“寶山州”呢?元、明時期的“寶山州”在麗江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為“寶山州”身為麗江土知府的木氏土司又做了些什么?為了探密探源,我走進了滄桑寶山州的歷史尋訪中。

    一、“寶山州”的來歷及其范圍

    “寶山州”在《元一統(tǒng)志》中的敘述是:“寶山州”在雪山之東,麗江西來,環(huán)帶三面,昔磨些蠻居之,其先自樓頭徙居此二十世。世祖征大理,自卞頭濟江,由羅邦至羅寺,圍大匱等寨,其酋內(nèi)附,名其寨曰:“察罕忽魯罕”,至元十四年(1277年),以大匱七處立寶山縣,十六年(1279年)升為州?!庇纱丝吹健皩毶街荨钡牡孛徒ㄖ茝脑_始,界定了“寶山州”的范圍是“大匱七處”。

    元朝進入云南是1253年的十月初,當時,忽必烈?guī)П鴱乃拇ǖ难虐策^大渡河后進入木里、永寧,略為休整后兵分兩路,東路由忽必烈率大軍“革囊渡江”進入奉科,翻太子關(guān)到“羅邦”——現(xiàn)今的寶山石頭城,又到“羅寺”現(xiàn)今寶山鄉(xiāng)政府的所在地——拉汝。十一月二十二日到大匱,主將叔叔投降,其侄堅壁拒守不降。忽必烈攻下大匱寨后,殺了寨主之侄,對百姓不相擾亂。忽必烈的大軍十一月二十五日到麗江,十二月十二日到大理。該事件的經(jīng)過《元史·世相本記》中記載的是:“忽必烈入覲憲宗,奉命征云南……冬十月丙午,過大渡河,又經(jīng)行山谷二千余里,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筏以渡,摩娑蠻主迎降,其地在大理北四百余里。十一月辛卯,復遣玉律術(shù)等使大理。丁酉師至打郭寨,其主將出降,其侄堅壁拒守,攻拔殺之,不及其民,庚子、次三甸。辛丑,白蠻送款?!边@里出現(xiàn)的“打郭寨”就是大具。

    自古以來,納西語稱大具為“打鼓”。“打鼓”一名,一是相傳鎮(zhèn)立于“萬里長江第一灣”的石鼓碣在大具打制,所以大具因打制石鼓碣而得“打鼓”之名。但是著名的納西族學者木麗春老師對“打鼓”地名的見解是:根據(jù)大具金沙江流域的玉龍山、哈巴山、太子關(guān)的山勢和大具壩子的地形地貌,同時依據(jù)納西族對地名命名的習慣,“打鼓”是“達古”一詞音變過來的。從地形上來看,很古以前,金沙江沖破玉龍山和哈巴山后,江水尚未將太子關(guān)完全沖刷切割開來時,今天的大具壩子在當時,就是被江水淹沒的一個很大的回水灣。在這個回水灣中,金沙江上游動物落水的死尸都會在大具壩子的回水灣里漂浮出來,于是當時居住在這里的納西先民就根據(jù)這一自然規(guī)律現(xiàn)象,稱這里為“尸木達古”——就是動物尸從水里漂浮出來的地方,在日常用語的會話過程中,納西語言忌諱“尸木”一詞就簡稱“達古”,所以“打鼓”是“達古”納西語音音變的延續(xù)使用。說來也是,如今寶山鄉(xiāng)高寒村委會金沙江邊就有一個村子的村名叫“達可”,這里也是一個金沙江的回水灣,至今我們大具人落江之后,都會到寶山高寒的“達可”這個地方去尋找,有時還真的能找到落水者的尸體。在歷史歲月的前進中,金沙江將寶山太子關(guān)與玉龍山之間的河道沖刷得愈來愈深,隨著金沙江水位的下降,江兩側(cè)的陸地逐漸顯露出了水面,于是形成了當今的大具壩,“達古”也就成了大具的地名。

    “以大匱七處立寶山縣。”在2001年出版的《麗江納西族縣志》卷一“建制”中這樣記載“北宋建隆元年至南宋寶佑元年(960至1253年),大理國劍川節(jié)度前期和大理國成紀鎮(zhèn)善巨郡后期,在麗江地區(qū)設有三賧(今麗江縣城周圍)、九賧(今巨甸范圍)、大匱(今大具)”等幾個地方政權(quán)。《元一統(tǒng)志》中記錄“以大匱七處立寶山縣”,大匱七處除了大具之外,另外的六處又是什么地方?乾隆《麗江府志略》“古跡”章中記載“大匱寨遺址,唐摩西兄弟七人居之,曰大匱、曰羅邦、曰羅寺、曰礙場、曰卡頭場、曰當坡羅場、曰當即將。”摩西兄弟七人居住的“羅邦、羅寺、當坡羅場”三個地名,至今玉龍縣東部鄉(xiāng)鎮(zhèn)中上了年紀的人們都知道,是如今玉龍縣寶山、鳴音兩個鄉(xiāng)鎮(zhèn)中的一些村子的地名,卡頭場是奉科鄉(xiāng)江邊的一個村子,大東舊稱東山,多于大具合并為一個建制,如民國時兩地合并,各取兩地地名“大具”的“大”和 “東山”地名的“東”組成為“大東鄉(xiāng)”。那么,礙場、當即將是哪兩個地方呢?筆者無法從原麗江縣東部的這些鄉(xiāng)鎮(zhèn)的老地名中考證出來。

    翻讀麗江的史志,在元代以前對麗江木土司的兵戎記載不多,但從明洪武時期開始對領(lǐng)地紛爭的兵戎記載就多了起來。元代時木氏土司管轄的地域是“府一、州七、縣一”,到明初時朱元璋將“麗江路”改為“麗江府”,將“北勝府”降為州,同時把北勝、順州、蒗蕖、永寧四州改歸鶴慶府管轄,木氏土司管轄的地域只剩下了通安、寶山、蘭州、巨津臨西等四州一縣。地域小了,木氏土司加強了對麗江府領(lǐng)地的管理,特別是對寶山州的領(lǐng)地更是寸土必爭。如對寶山州的用兵,《木府風云錄》“木氏宦譜”中記載,八世土司木初執(zhí)政的洪武十七年,“本年十二月,寶山州土官生拗,同大理衛(wèi)李指揮以策平定,攻打本州山寨,安撫人民。十八年本州土官剌密如吉復據(jù)山寨,然行領(lǐng)兵前區(qū),攻打本寨,擒殺二十余賊?!蹦臼贤了驹凇坝罉钒四?,親詣寶山州白的元始瓦等寨招諭頭目,阿容目名下認納差發(fā)?!本疤┝陮毶街莅椎牡忍?,被刀日卜他同男阿俗劫掠,十一世土司木嵚:“率兵征討,擒賊四人,斬首八顆,阿俗來降。”天順四年,阿俗引眾重占寶山州,木嵚領(lǐng)兵剿滅了阿俗的反亂“格殺阿俗余黨二十三人”。天順六年木嵚再領(lǐng)兵“得勝剌寶魯普瓦寨;鼠羅你羅、占普瓦寨。八年得勝鼠羅剌羅、巖那瓦寨”等。成化二十一年,阿加南八率部侵犯白地諸寨,十二世土司木泰率兵征討擊潰進犯者。二十二年木泰再率兵征戰(zhàn)鼠羅,得勝于鼠羅苴公寨。二十三年阿加南八率部又侵犯寶山州,木泰率兵與阿加南八:“鏖戰(zhàn)于山哈巴江口,馘首級十五顆,生擒六名,趁勢追至可琮寨,賊將固守,然攻破之,斬首七十二級,訊質(zhì)十八名,吾牙等寨不攻自遁,被擄人民,盡行復業(yè)”等。文中出現(xiàn)的“白地”“哈巴江口”這些地名,至今還使用在三壩鄉(xiāng)轄區(qū)的地名上。

    香格里拉縣的三壩鄉(xiāng)與洛吉鄉(xiāng)唇齒相依,元時是麗江路的領(lǐng)地,部分地區(qū)的行政區(qū)屬永寧府節(jié)制,但是洛吉和俄亞的歷史淵源特殊,鼠羅、無量河是納西族從“貢嘎”向麗江“衣古堆”遷徙的重要中轉(zhuǎn)站,離納西民族心靈中的神山“貢嘎”,只有六站的馬站距離?!柏暩隆痹谇 尔惤韭浴分杏洖椤瓣魨彙?,東巴經(jīng)中稱之為“巨那茹羅山”。納西族祖先的遷徙,從“貢嘎”雪山、無量河出發(fā),翻越千山萬水歷經(jīng)艱辛,最后尋找到麗江,在“衣古堆”定居下來。然而故鄉(xiāng)情結(jié)十分濃厚、世代不會忘記祖宗根源的納西民族沒有忘記古老的家鄉(xiāng)貢嘎雪山、無量河,至今每一個納西老人去世了,東巴祭師都要把死者的魂靈從麗江“衣古堆”居住地,順著祖先遷徙的路線將其送回到無量河和“巨那茹羅”那古老的故鄉(xiāng)安息,巨那茹羅山、無量河是納西民族心靈中的神山、神河。同時在納西族遷徙過程中留落下來的納西人,經(jīng)過歷史的發(fā)展,在遷徙路線的沿途上了也形成了很多的納西族村寨,如香格里拉市的洛吉、東壩等地都有納西族居住,四川木里縣的俄亞鄉(xiāng)、香格里拉縣的三壩鄉(xiāng)是納西族自治鄉(xiāng),白地是納西族東巴文化的發(fā)源圣地。

    香格里拉縣三壩鄉(xiāng)的白地白水臺,泉水清澈,泉臺潔白,水流飛奔而下,水波銀光耀眼,風光十分綺麗。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木氏土司木高巡游此地,被此景震撼,于是在白水臺旁邊的崖石上留下了兩首詩。一首律詩一首絕句。

    律詩:

    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弘能。

    云播雪浪三千壟,玉埂銀丘數(shù)萬睦。

    曲曲同留塵不染,層層瓊涌水常凝。

    長江永作心田主,羨次當人了上乘。

    絕句:

    五馬巡游到圣地,玉田千澗水脂凝。

    人間此景聞著少,不是天成誰道明。

    在詩中,木高生動地描繪了白水臺的美景,并借景生情,把它比作是高僧釋里達多沉浸在佛法中一塵不染的心田境界,十分羨慕高僧釋里達多在此“禪地”靜坐修行專注一境,完成了如來佛祖所傳的“上乘”之道,到了居佛地守弘能的境界,同時流露出了他對常年戎馬征戰(zhàn)的厭倦。七絕詩明了簡單,情景交融,再現(xiàn)了五百年前木土司一行五騎來到白水臺邊,木高立馬而望,天然美景盡收眼簾,脫口吟詩的灑脫形象。此時、此景、此形的白水臺就像是木氏土司木高的麗江后花園。

    明朝麗江府木氏土司領(lǐng)地是四州一縣,相傳木氏土司到鼠羅的無量河畔游玩打獵,看到這兒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就把帶來的大麥籽、蔓菁種撒在地上,第二年回來時看到麥穗飽滿、蔓菁肥大,就遷來一部分納西族安置住在了這里,還委派“木瓜”管理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俄亞,據(jù)說到1949年解放時,木氏土司委派在俄亞的世襲“木瓜”已相傳了20多代。一個十分忠于明王朝,并被明王朝授予“忠義”圣旨匾牌的麗江木土司接連對洛吉、鼠羅用兵,接連到無量河畔游玩打獵,不是自己的領(lǐng)地,沒有明王朝的默許,聰明的木氏土司不會做這些事。歷史證明木氏土司平息了寶山州境內(nèi)的紛爭,明王朝還派“藩鎮(zhèn)兩臺太監(jiān)嘉獎彩緞、花牌、銀兩等”,對木氏土司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據(jù)歷史文獻記載,現(xiàn)在的迪慶州香格里拉市三壩鄉(xiāng)、洛吉鄉(xiāng)和四川省木里縣俄亞鄉(xiāng)的金沙江、無量河流域等地,當時從屬于麗江府,從屬于寶山州,木氏土司多次出兵平亂,既守住了領(lǐng)地,也為寶山州的黎民百姓營造了一個安居樂業(yè)的平安社會。

    二、“寶山州”在麗江木氏土司中的經(jīng)濟地位

    郭大烈、和志武兩位老師的《納西族史》第六章“明代麗江木氏土司”的第三節(jié)“采礦業(yè)”中記載:“《滇略》語云,金生麗水,今麗江其地也。其江曰金沙,源出吐蕃,經(jīng)鐵橋、寶山、永寧、北勝,以達東川,江滸沙泥金麩雜之,貧民淘而鍛焉”“麗江之金,不止沙中,又有瓜子羊頭等金,大或如指,產(chǎn)山谷中,先以牛犁之,俟雨后即出土,夷人拾之,納于土官,然近已無,絕也?!薄啊恫┪镏狙a》云:金一也,產(chǎn)于金沙江者赤色光熒;產(chǎn)于麗江者色赤而沾垢膩。銀一也,產(chǎn)于梁王山者,白熒而有茶花黃點,撲之有聲錚錚然;產(chǎn)于細花、明光諸場者,微有鉛色,撲之有聲黯。麗江府產(chǎn)金尤多,其金散拾如豆如棗,大者如拳。銀則穴地數(shù)十丈,取礦石煉之?!?/p>

    寶山州的轄區(qū)大具、三壩、寶山、洛吉、奉科、俄亞、鳴音、東山這些地方,位于金沙江兩側(cè),蘊藏著豐富的金、銀、銅、鐵等礦藏,也是元、明時代木氏土司建立金廠、銀廠、銅廠、鐵廠最多的地方。同時木氏土司為開發(fā)這些地區(qū)的礦產(chǎn),解決工匠、技師不足的問題,經(jīng)明王朝的同意,木氏土司從外地征集了許多技工人員,到俄亞、洛吉、三壩、大具等地辦廠開發(fā)金、銀、銅、鐵等礦。這些辦廠歷史,并在洛吉、三壩、大具留下了許多與開礦辦廠有關(guān)的,至今還在延用的“老金廠”“大伙房”“老爐房”“銅廠坪”“東爐房”“白馬廠”等地名。

    “打鼓含冒堆,茅命許茅絕”,翻譯成漢語是“大具是堆著金沙的地方,肥沃的土地上,種什么莊稼都會獲得豐收?!边@句話是古人形容大具十分富饒的贊譽。大具地處玉龍山、哈巴山下虎跳峽的金沙江邊,這里海拔低,氣候炎熱,光熱條件好,土壤肥沃,出產(chǎn)豐富,農(nóng)作物兩熟,盛產(chǎn)水稻、小麥、玉米、黃豆、雞豆、豌豆等糧食作物;出產(chǎn)西瓜籽(即紅瓜籽)、芝麻、甘蔗、棉花、烤煙、黃姜等經(jīng)濟作物;適宜李、桃、杏、梨、石榴、葡萄、蘋果、核桃、芭蕉、柿子等經(jīng)濟林木,是周邊鄰鄉(xiāng)戲稱之為“娃娃干活,大人吃飯”的富庶之地,壩子面積25平方公里,是金沙江流經(jīng)麗江市后,在麗江市境內(nèi)留下的最大的江邊壩子。玉龍山北坡流下來的季節(jié)河箭臺河、牦牛坪、米測凍梁子坡腳發(fā)源的頭臺河、白麥山腳的巖窩龍?zhí)度笏担赣缶邏巫?,并?jīng)過大具數(shù)十代先民披星戴月的辛苦勞作和辛勤耕耘,大具的土地成梯成塊有規(guī)有矩,水利溝渠澆方灌圓井井有序。元朝時大具是元軍的主要糧草供應基地,明、清時期也是向木氏土司上繳租米的十四個官莊的主要地區(qū)之一,古往今來都是麗江東部主要的糧食產(chǎn)地。

    大具與香格里拉市三壩納西族自治鄉(xiāng)的哈巴雪山腳的江邊村委會的白馬廠隔江相鄰,以前這里金礦十分豐富,是木氏土司主要的黃金、白銀產(chǎn)地之一。木氏土司組織人馬開采黃金,在金沙江邊和現(xiàn)今大具培良村委會箭臺河的沿河河岸留下許多淘金洞,這里也留下了老金廠、金柜子、木天王采金廠等許多與“金”有關(guān)的地名,也流傳下來了許多古老的淘金傳說。相傳以前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是一樣高的,玉龍雪山是哥哥,哈巴雪山是妹妹。妹妹哈巴雪山的山中蘊藏著豐富的金礦,在此挖金淘金的人很多,哈巴山是“金山”,因此出名。隨著哈巴山腳的白馬廠出旺金的消息四面?zhèn)鏖_后,引來了成千上萬的挖金淘金人,哈巴山被挖得千瘡百孔,無數(shù)的金洞挖進了哈巴山的山腹,并挖得很深很深。后來在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就聽到有人呻吟:“唉呀……肚子疼……唉呀、唉呀、肚子疼?!痹谑D月的一個晚上,有人聽見哈巴山對玉龍雪山說:“哥哥我的肚子太疼了,那些大大小小的蛆蟲,快要把我的心肝五臟都要掏空了,我支撐不住了,您幫幫我!”哥哥說:“妹妹,你再忍耐一下,待我把那些生靈引出金洞后,你再坐下來?!钡诙欤蜕桨遵R廠金洞的附近出現(xiàn)了一個美女,提一籃仙桃順著金洞沿路叫賣:“賣仙桃……賣仙桃了……”叫賣聲傳進了很深的淘金洞之中,一些挖金的人聽到后說:“怎么冬臘月間還有仙桃賣,出去看看,是真的就買幾個回去給爹爹媽媽嘗嘗。”一些人說:“冬臘月間的仙桃,奇貨,買幾個回去叫姑娘兒子解一下饞,高興一下?!彼麄?nèi)酉铝斯ぞ叱鰜碣I仙桃,那些出來買仙桃的人見賣仙桃的姑娘只提著一小手提籃的仙桃,就問:“姑娘你只有一小籃仙桃,我們這么多人買,怎么夠賣?”姑娘說:“你們不要擔心,你們想買多少有多少。買了以后趕快回家做一個好兒子,做一個好父親?!毕商乙恢辟u到下午,姑娘提籃中的仙桃一直沒賣完。于是,江邊有美女賣怪仙桃的事馬上就傳開了,原來不打算買仙桃的人也紛紛走出金洞來觀看。只有那些貪心的人還在金洞中狂挖亂刨。傍晚時分,玉龍雪山說:“妹妹,我已點住了你的穴位,你不會有事的,坐下去得了!”話音剛落就聽見“轟隆隆……嘩啦啦……”的聲音。隨著一聲驚天動地巨響,哈巴山坐下來了。大多數(shù)的生靈被救了,只有那些不聽奉勸、貪得無厭的人,永遠被埋葬在了哈巴山的山肚子里。哈巴山坐下之后,那些買了仙桃還沒有吃的人發(fā)現(xiàn)那些仙桃全都變成了黃草紙。事后,人們說:“賣仙桃的姑娘是恩魯阿普三多來拯救挖金人的?!睆哪且院?,哈巴山就比玉龍山矮了。

    傳說歸傳說,歷史上的哈巴山腳的白馬廠的確是木氏土司一個重要的采金礦點之一。大具屬地震帶,筆者親自經(jīng)歷了大具1966年、1996年的大地震,在兩次的大地震中,地震震松了巖層的哈巴山,曾垮塌過,兩次都將金沙江江流截斷,只是白馬廠金礦點歷經(jīng)那次哈巴山坐下來之后,出金不旺了,慢慢的白馬廠金礦沒落衰敗了。但是直到今天,江兩岸揭不開鍋而為找一碗飯吃的人,拿一把鋤頭提一個淘盆來到江邊,挖些江沙在江水里淘一淘,也能淘出些絨金來解決困難,當然撿到狗頭金一夜暴富的事也出現(xiàn)過。

    淘金人依據(jù)金子的形狀,將金子分為絨金、麩金、礪金、狗頭金四類。絨金、麩金很小、很細、很薄,從淘金盆中取出時,必須用水銀將其裹住再用鐵勺焚燒冶煉形成金塊之后才能取出,淘到礪金淘金人可以從淘盆中直接取出。在一九三八年農(nóng)歷四月的一天,巖窩村的一個村民在礦洞背沙子淘金時,在洞中的砂石層中發(fā)現(xiàn)一塊亮晶晶的物件,他當即鑿開巖層挖出一塊狗頭金。據(jù)他說,他將金塊裝入納西漢子系在腰間用來裝旱煙、錢文的“兜肚”中時,金塊太大了,蓋“兜肚”的蓋子都吃力,拿回家用老稱一稱約有八兩多重,以前的老稱一斤是十六兩,于是他一夜暴富。

    木里山區(qū)埋藏這許多礦藏,傳說古時在木里無量河畔的俄亞這個地方,老母豬滾泥塘,身上都會帶著金子,于是在上世紀的1949年前,國外把木里成為“黃金世界”。其中無量河、木里河、雅礱江流域的金礦最為集中,無量河畔的水洛金礦,在古代就十分有名氣,在乾隆《麗江府志略》中“水洛”記載為“鼠羅”,水洛也因盛產(chǎn)黃金而出名。木氏土司多次用兵北進鼠羅的目的,也就是為了開采、占有金礦。木氏土司收復俄亞之后,大量的征集民夫開采金礦,挖金淘金。為了保障金礦能正常開采,木氏土司一是組織當?shù)氐耐翍艉蛻?zhàn)時兵、平時民的兵丁,開挖梯田興修水利,發(fā)展農(nóng)業(yè),保障生活;二是在周圍的關(guān)卡要隘上,修建碉樓設立營盤,保護俄亞。修建的這些碉樓,至今還矗立在俄亞。木氏土司統(tǒng)治俄亞的時期,俄亞的社會穩(wěn)定農(nóng)業(yè)發(fā)展,同時也助推了木氏土司的經(jīng)濟實力的發(fā)展。

    在香格里拉市的洛吉、三壩、橋頭;玉龍縣的奉科、寶山、鳴音、大具、白沙的九子海;古城區(qū)的大東、金山的樹底、七河的三義、城區(qū)的寨后和束河山邊等地,散居著一些漢族,他們的口音與寧蒗、華坪的漢族相近,這些漢族被當?shù)厝朔Q之為“四外人”。翻看這些“四外人”的族譜,觀看他們祖先的碑銘,這些人的來源之地分別是以前的東川府域地的宣威、會澤、巧家和四川,最初在麗江落腳的地點是香格里拉市的洛吉、三壩和四川的木里俄亞等地,工作是“辦廠”,地點分別是大火房、老爐房、銅廠坪、木勝土、東爐房、安南這些地方,工作種類分別是辦金廠、銀廠、銅廠、鐵廠等。筆者就是這批四外人的后代,祖籍是原東川府的巧家寨,祖先是銀廠的工匠,被當時的東川府與其他工匠一起撥給木氏土司做棚戶,舉家遷徙到三壩東爐房后,為木氏土司的東爐房銀廠工匠。據(jù)老輩人講,這些工匠到達之前,東爐房、龍達河、洛吉、俄亞的這些廠不旺,經(jīng)過這些工匠、技師對礦點進行了重新定位、爐房重新改造后,這些廠產(chǎn)銀旺得很,如東爐房的銀廠一年要出幾十馱的白銀。輸銀的日子到了,在數(shù)百個兵丁的護衛(wèi)下,幾十條騾子馱著銀馱子離開了銀廠,這是全廠最高興的時候。白銀堆放在廠里時緊張的心放松了,管事發(fā)錢了,銀廠放假了,技師、工匠、曠工可以送錢回家,與全家老小歡聚幾日。冬末春初是大具渡口的黃金水運時段,這個時節(jié)整個三壩、洛吉、俄亞冶煉出來的金、銀、銅、鐵都在兵丁的押送下,用馬幫駝運經(jīng)東壩、瓦刷、哈巴、然寶后過大具渡口,再從大具起運過黑白水馱到麗江“衣古堆”。

    大具渡口是官渡,官渡的水手世襲,當時用革囊、木筏渡江,“革囊”是官話,在民間稱“革囊”為“羊皮口袋”或“水皮袋”。老輩人講,當時冬末春初的幾個月大具渡口忙得很,南來北往的馬幫絡繹不絕,他們把大具的糧食馱到東爐房、龍達河、洛吉、俄亞這些地方,又馱著金、銀、銅、鐵折回來送到麗江。當時羊皮口袋結(jié)成的筏子載人運送貨物渡江,速度慢而且水手十分辛苦。渡江時,羊皮筏子載上人和物,然后由四至六個水手騎著水皮袋,游在江中一些前邊拉一些后邊推,將貨物和人運送到對岸,一天劃不了幾個來回,春冬季節(jié)馬幫多時,過江都得排隊等好幾天。木氏土司沒落后,這些官渡水手的后代就定居在大具鄉(xiāng)的巖窩、三壩鄉(xiāng)的永殼、然寶等村寨,至今大具渡口還是由這些人的后代在劃船擺渡。巧家、宣威、會澤、四川的這些工匠技師的到來,提升了木氏土司礦山金、銀、銅、鐵的冶煉開發(fā)能力,使木氏土司的財富以飛快的速度增長,大大增強了麗江木氏土司的經(jīng)濟實力。以致留下了“大具的糧食,洛吉的銅,白地的銀子,俄亞的金;銅鐵進農(nóng)家,金銀落木府;糧食濟窮人,白銀得忠義”的民謠。

    三、木氏土司“富冠諸土郡”

    有寶山州的金銀、蘭州的“鹽課”賦稅作為木氏土司的經(jīng)濟后盾,明末的木氏土司財大氣粗。據(jù)史載,明洪武十五年木氏土司“率眾歸順明朝后”,木氏土司對朝廷承擔的義務是“每歲輸白銀750兩”,洪武二十六年改為了“以馬代輸”,從那以后木氏土司對明王朝的“差發(fā)”都是以馬為貢,初為一年一貢,后為三年一貢。于是,木氏土司對明王朝貢銀的次數(shù)不多,有記錄的僅有13次,數(shù)量為6.6萬輛,其中是明萬歷年間的土司木增繳納的最多,一、二千兩的小額繳納不說,如在萬歷三十八年“以征蠻軍興,助餉銀二萬輛”;萬歷四十七年又“復輸銀一萬兩,助遼餉”等,僅萬歷年間木增繳納白銀數(shù)量就達到四萬多兩,占了整個明朝兩百多年間木氏土司時代貢銀數(shù)量的三分之二。而萬歷年間,也是寶山州白地東爐房、龍達河、洛吉、俄亞的這些礦廠最興旺的時代。

    有了經(jīng)濟基礎(chǔ),木氏土司就大興土木,豎牌坊、修樓閣、建寺廟。矗立在木府門前的“忠義”石牌坊,竣工于萬歷四十八年。大具鍋底潭被大具人稱之為“木天王采石場”,據(jù)說木氏土司在萬歷四十八年建造的“忠義”石牌坊,初胚石材就是從大具的鍋底潭開鑿后運到麗江去的。1997年,原麗江縣委政府決定重建毀于文化大革命中的木府標志性建筑“忠義”石牌坊,專家根據(jù)傳說和記載帶著原石牌坊的遺物,來到大具木天王采石場進行驗證和核實,確認原明朝建造的木府“忠義”石牌坊的石材就是大具的石料之后,專家們決定用大具的石頭重建木府“忠義”石牌坊。在清除舊時遺物做開鑿第二次石牌坊石料做準備工作時,工匠們發(fā)現(xiàn)一個坐南朝北的石頭石壁上,鐫刻著“萬歷四三”四個字。這個石頭長約4米,高約2米,刻字面向金沙江,字體為篆體,格式為豎式,四個字全長約30公分,其中“歷”字長為8公分,“四”字寬為8.5公分。“萬歷四三”比木氏土司修建好“忠義”石牌坊的年號“萬歷四八年”早了五年。依據(jù)“萬歷四三”四個字,可以推斷“萬歷四三”是當年木氏土司在大具開采忠義石牌坊石料時的其中一年?!叭f歷四三”到“萬歷四十八”年,也就是說木氏土司建造“忠義”石牌坊,在開采、運輸、建造過程中,最少花費了6年左右的時間,“萬歷四三”四個字或許就是工匠們有意或無意中,為后人、為歷史而銘刻上去的。

    據(jù)《納西族史》“木氏土司時期經(jīng)濟”中記載,“萬歷四十八”年的“忠義”石牌坊,“高11米,四柱三門,中間一門比兩側(cè)門寬而高。柱為通天柱,全仿木結(jié)構(gòu)式樣。上有兩層石檐,檐下斗拱。下層二挑,上層三挑,都有斜拱。下有四頭石獅子,后有獅頭魚身兩尊,雕工精細,神采奕奕。”重建石牌坊的石料,按照“萬歷四十八”石牌坊的規(guī)格,開采長10米,寬0.7米,厚0.6米的石柱4件;分別長4米、5米、6米,寬0.7米,厚0.6米的石方20件;其他的斗拱、飛檐、石瓦面等石料85件。這些初石胚石材最輕的一件數(shù)百公斤,一般的重一兩噸,10米長的石柱一根就是4、5噸。這么重的石材,不知道明朝時期的木氏土司和工匠們用了什么方法,將它們搬運著從90公里外的大具金沙江邊,翻越海拔4千多米的雙海子、牦牛坪后,過黑水河、白水河后搬運到麗江古城,并把它們做成精美的石雕工藝品,矗立在麗江古城三百四十六年。

    明朝木氏土司在重建、擴建木府衙門“亭臺樓閣”的同時,也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建設了大量的道教和漢傳佛教的寺廟群,如白沙的大寶積宮、束河的龍泉三圣宮及福國寺、法云閣、琉璃殿等四十多個廟宇。其中五鳳樓最為著名。五鳳樓是福國寺法云閣的俗稱,樓基四方、樓臺三疊、樓頂寶塔,整樓雕梁畫柱;樓高20米,飛檐八角,三疊有24個飛角。但不論從那一個角度來看,都只能看到其中的五個飛檐,恰似五只彩鳳從天空飛來,老百姓故叫“五鳳樓”。木氏土司不僅在麗江修建寺廟,還拿錢在外地大建廟宇,如鶴慶的“太玄宮”為木氏土司木高所建,規(guī)模之宏大,彩繪之奇麗,被稱之為“甲于鶴慶”;雞足山的“悉檀寺”為木增土司所建,據(jù)《雞足山志補》說:悉檀寺還收藏著木增穿著僧服的絹畫像,絹畫像“立軸,高八尺,寬二尺余”等,僅在明末清初,木氏土司就在麗江、鶴慶、雞足山等地修建寺廟觀庵三十余處,據(jù)說連山西的五臺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華山等佛教寺廟,木氏土司也是這些寺廟的大施主之一。面對木氏土司的揮金如土慷慨大方,徐霞客驚嘆:“宮室之麗,擬于王者”“產(chǎn)礦獨盛,其富冠諸土郡。”

    四、“寶山廢州”

    明朝滅亡后,清朝執(zhí)政,雖然麗江的土知府木懿“爭先投誠”,但是清朝不在沿襲明朝的“麗江作為屏藩”的治國方略,木氏土司失去了明朝260年來“太祖高皇帝令木氏守石門,以絕西域,守鐵橋以斷吐蕃,滇南藉為屏蔽”的政治方略支持,加之吳三桂在云南施政的原則是“不可使滇一日無事”,于是麗江府這塊北與吐蕃對峙,南與大理接壤的木氏土司領(lǐng)地,成了吳三桂的施政砝碼。“收歸云南入版圖,建制各如舊,尋裁通安、寶山、蘭州、巨津四洲、臨西一縣歸府?!庇谑?,在乾隆《麗江府志略》中留下了“寶山土知州如他,本州人,洪武中,率眾歸附,受土知州,今奉割除”的記載,順治十六年,清政府走出了對麗江改革的第一步,于是,乾隆《麗江府志略》“古跡”章中有記敘:“寶山廢州,在城東二百四十里,漢越嶲郡西境,后漢屬永昌,唐為摩西蠻所據(jù),元憲宗三年內(nèi)附,名其寨曰:茶罕忽魯罕,至元十四年,置寶山縣,尋升為州,屬麗江。明因之,本朝省入府。址存?!蓖瓿闪藢毶街輳脑猎甑角宄樦问?,共三百多年的歷史使命,也留下了“址存”的記憶。

    康熙年間,1668年吳三桂以金沙江為界,將木氏土司管轄的“照可、你那、香羅、鼠羅、中甸”等地割送給吐蕃,隨著木氏土司退出了洛吉、三壩和四川的木里俄亞等地的領(lǐng)地管轄權(quán)后,洛吉、三壩、俄亞的社會治安環(huán)境越來越差,這些地方不時受到吐蕃和永寧的土司武裝的襲擾,加之俄亞、洛吉、三壩、大具這些地區(qū)的礦產(chǎn)資源在開發(fā)了百多年之后,呈現(xiàn)出了枯竭現(xiàn)象,從外地征集來的工匠們也難以在此生存。為了找到更好的生存地點,這些工匠棚戶便向外遷徙,各自尋找地方定居在了香格里拉縣的洛吉、三壩、橋頭;玉龍縣的奉科、寶山、鳴音、大具、白沙的九子海;古城區(qū)的大東、金山的樹底、七河的三義、寨后和束河山邊等這些地方。筆者家搬遷流落到大具鄉(xiāng)的大溝頭村,當時稱之為“大具情普羅約、箭臺村”。

    古時生產(chǎn)力低下,土地的糧食產(chǎn)量低,居住在山區(qū)的人半年幾個月缺糧是常事,是老百姓全靠老天爺恩賜吃飯的時代。大具土地肥沃出產(chǎn)豐富,居住在這里的人們能保證年年都有一碗飽飯吃,當時居住在貧困山區(qū)的人眼中,大具已經(jīng)是天堂了,于是時常有土匪“光顧”大具。對匪賊出沒大具、劫掠大具的歷史,以前的史書資料記載不多,但民間傳說卻很多,木氏土司衰敗之后,土匪過江來搶劫大具的事時常發(fā)生。發(fā)生在近代的匪患,許多老人甚至可以清楚地說出姓名。如大溝頭村的張德榮(已故)和宿正龍(已故)兩位老人說:“光緒時候我們還小,土匪就來搶過,爹、媽背著我們跑匪?!睆埖聵s說:“民國十一年,農(nóng)歷屬豬年(1921年)的二月初二,那時我已經(jīng)懂事了,土匪從白馬廠過江,搶劫巖窩、營盤、金江后,來到培當、大溝頭、大壩子、黃草壩搶劫。在搶劫的過程中,打死培當和玉文的父親、大溝頭胡天明的大哥、大壩子吳金熬的父親,打斷王貴新父親王富斌的三條肋骨,單單大溝頭村就被土匪放火燒了王貴新和李文學兩家的房子,土匪在大具亂了四五天,才折回中甸?!贝缶咭蛲练酥畞y,大部分人家都在家中修有藏東西的地洞,如大溝頭村的農(nóng)戶家家都有地洞,筆者家中的地洞,直到一九七四年翻建新房子時才被填掉。對匪賊出沒大具、劫掠大具的歷史,光緒麗江府志中記載“廢寶山州,在府治東二百四十五里,洪武十六年建,后因吐蕃出沒,被焚?!庇谑恰皩毶街荨蔽ㄒ坏摹爸贰辈淮嬖诹恕5?,“寶山州”作為是明朝麗江木氏土司社會經(jīng)濟鼎盛時期的重要經(jīng)濟基礎(chǔ),在徐霞客對木氏土司的“宮室之麗,擬于王者”“產(chǎn)礦獨盛,其富冠諸土郡”的驚嘆中深深的體現(xiàn)了出來。

    猜你喜歡
    哈巴寶山土司
    靳叔家的哈巴
    百花園(2022年6期)2022-12-28 04:49:34
    程寶山書法作品選
    鴨綠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5:20
    15 個產(chǎn)地玄參中哈巴苷與哈巴俄苷含量測定
    “土司文化圈”的內(nèi)涵、特征與意義
    Fort Besieged
    哈巴雪山的太陽
    民族音樂(2018年2期)2018-05-26 03:04:34
    烏江流域土司文化述略
    馬寶山小小說欣賞
    小說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1:09
    微波輔助萃取法提取玄參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工藝研究
    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and its results for thoracic and thoraco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or without ossification of ligment flavum
    沈阳市| 平陆县| 齐齐哈尔市| 揭阳市| 宁陵县| 横山县| 古丈县| 额敏县| 大姚县| 济南市| 平凉市| 双鸭山市| 皋兰县| 绍兴县| 宣汉县| 杂多县| 冀州市| 胶南市| 昭觉县| 夏河县| 杭锦旗| 绥化市| 莆田市| 安丘市| 武汉市| 诏安县| 遂平县| 平阳县| 舟山市| 慈溪市| 任丘市| 密云县| 二手房| 双鸭山市| 彭水| 特克斯县| 安多县| 郸城县| 精河县| 荣昌县|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