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陸
中職美術將觀察法應用在素描課程中,主要針對學生觀察分析能力不強、欠缺對素描形象的敏感度等問題展開。觀察力對個人的成長發(fā)展至關重要,尤其是中職學生,因為中職學校是以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為教學目標。因此,觀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為此,中職教師應積極將觀察教學法落實到學生素描過程中,使其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創(chuàng)新思路和繪畫途徑。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不少學生對分析物體的構造流程產生了問題,而出現(xiàn)問題的根源就在于學生的觀察能力不夠,以及對圖畫的分析程度沒有達到標準。因此,就導致大批量學生的素描效率不高,甚至繪畫主題與實際內容發(fā)生沖突等問題。所以,本文重點對觀察法的應用策略做出了分析,目的在于能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觀察方法,也可以幫助教師順利展開相應的教學設計活動。
實行觀察教學法的前提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意識,從而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觀察方法。尤其是當學生進行一系列的素描工作時,行之有效的觀察法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價值的參考素材,使其很好地掌握素描訓練的正確方法。首先,學生要建立從宏觀至微觀,然后再從微觀回到宏觀這一思想體系,也就說學生要學會站在不同角度展開觀察分析活動,并在觀察的過程中找到可以利用的素描素材,以便于為以后的美術學習積累經(jīng)驗。其次,教師為學生提供的實際物象要體現(xiàn)差異化特性,目的在于使學生意識到對待不同事物,應用的觀察方法以及觀察力度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這樣才能保證素描圖像的層次性。最后就是培養(yǎng)的聯(lián)想能力,也就是說當教師指定某一物體時,學生通過分析該物體的構造體型可以建立屬于自己的觀察方式,從而提高素描質量。同時,觀察法也能使學生意識到探究事物本質的重要性,或者逐層分析法對他們自身產生的積極影響。
直接觀察實物是因為學生在建立素描框架前對物體就已經(jīng)產生了某種構圖想法,從側面也表明了觀察法具有直接性的特點。因此,中職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觀察規(guī)律,然后在此基礎上分析事物的構造特征,以便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發(fā)揮觀察法對學生素描學習的作用。學生在觀察人像雕塑時,一方面要學會觀察人體面部的五官比例,記錄其中的具體數(shù)據(jù),著重分析它們是按照什么樣的構造比例展開素描的,或思考站在怎樣的素描角度才能將人物特征充分體現(xiàn)出來,使其提高整個人像的藝術效果等相關問題。所以說,中職教師要有效利用實際物象對學生起到的直觀作用,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從專業(yè)知識分析,素描是美術范疇領域的內容,它作用于學生對美工制作或繪制設計能力的考察。在這一過程中,人們講究的是所謂的真實,也就是說學生不僅僅要握事物的形象特征,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就聯(lián)想到該塑像或素描圖像的出處在哪一領域。教師要利用觀察法對物體的直觀反應,然后再展開相應的實踐教學活動。例如,學生在繪制房屋建筑模型時,不同的用料會產生不用的感官。學生要重視細節(jié)方面的觀察,這樣才能提高素描工作效率,還能有效降低繪畫的難度。
在上述內容中,我們已經(jīng)闡述了觀察法的應用策略。對此,為了進一步完善中職學校的教學體系,學生在素描過程中要分清主次原則,也就是說要深入觀察是實物的重點部分,然后找到次要部分與主要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實現(xiàn)了從宏觀到微觀循環(huán)反復的觀察過程。
比例原則主要考驗的是學生對繪圖的構思能力,因為素描成品對物體的建造比例有著較高的要求,而比例的大小、分布也會直接影響作品的美觀。所以在這里專門提出了比例原則的問題,以便于優(yōu)化整個作品設計形象。
縱觀中職教育體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專業(yè)技能并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需要在反復實踐鍛煉中才能制定出高效的培育方案。觀察法也同樣如此。素描教學要按照科學化的教學步驟展開相應的實踐活動,這樣才能正確發(fā)揮觀察法的作用,才能實現(xiàn)中職教育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