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苓玉
南懷瑾曾說過:上下億萬年,縱橫大宇宙,凡有生命的存在,各種文學所記載的文獻,無論是文學的,政治的,軍事的,經(jīng)濟的,是經(jīng)書,是正史,是筆記小說,一概言之,都是一部人類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情史。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從大語文的概念上講,語文也就涵蓋了前文南懷瑾所說的全部。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可以這樣說:語文即多情;因此,我也可以這樣認為:只有多情才可以更好地掌握語文,也只有多情才可以更好地教好語文。當然,這里所說的多情,指的是具有豐富情感的意思,指的是青年學子用豐富情感去學習、窺探優(yōu)美的漢語文化的意思,指的是語文教者用博學多情去引領青年學子,讓他們愛上母語,愛上學習,愛上屬于自己的文化,找到屬于自己的基因密碼。因為,愛是最大的多情,愛即傳承。
語文的學習,有時略顯枯燥乏味,但更多的則是生動活潑的。語文是工具性極強的基礎學科,因此學習者在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上來不得半點虛假,這使得對它的學習難免枯燥乏味。但是,稍有一點語文常識的人都知道,就連語文中的每一個漢字,其實都是充滿情感和趣味的。不僅內(nèi)容豐富,意味也深長。這里,不妨隨意例舉一二,譬如“精”字,《說文解字》曰:擇也。從米,青聲。用今天通俗的話語講,“精”就是揀擇、挑選米粒,而被選出的當然就是最好的精華。漢字大多又是形聲字,一半表意為形旁,一半表音為聲旁,所以,“精”的讀音與“青”相似。你看,這不是就把“精”字的“來龍”搞清楚了嗎?而漢語歷史源遠流長,漢字在時代變遷中不斷被豐富、拓展、延伸,就有了我們今天認識的“精”字的種種有趣的義項。如下,1.經(jīng)過提煉或挑選的:精米?!}。2.提煉出來的精華:酒~。魚肝油~。3.完美;最好:~彩?!媲蟆?。4.細(跟“粗”相對):~密?!_?!?。工藝~。5.機靈心細:~明。~干。這孩子比大人還~。6.精通:博而不~?!卺樉摹?.精神;精力:聚~會神。~疲力竭。8.精液;精子:遺~。受~。9.妖精:修煉成~。10.用在某些形容詞前面,表示“十分”、“非?!保骸?。雨把衣服淋得~濕。你看,這不就是“精”字的“去脈”嘛?這所有義項,和最初的本義,總有那么些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一言以蔽之,都是在最初本義的基礎之上發(fā)展演變而來的,這不就理清了這個“精”字的來龍去脈了嗎?在這一個個漢字的來龍去脈里,不知蘊藏著多少人的生活智慧和豐富的情感世界。所以,學習者只要稍稍敏感一點,就會讓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妙趣橫生。這里的敏感,指的就是多動用情感的因子,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的翅膀,用心用情地去探尋語文學習中的奧秘。愿你做一個多情的語文探尋者。
語文學習所涉及的面很廣很廣。語文即文學,語文即藝術(shù),語文即生活,語文是包羅萬象的情感集合體。就算我們把范圍縮小到只限定于學生所學的語文課本之上,我們也不難看出:教材所選用的各種文體,每篇文章,有哪一種,有哪一篇是不包含編者或作者的豐富情感的呢?中學教材中選自《詩經(jīng)》的篇目眾多,我們不妨以《詩經(jīng)》為例談談?!对娊?jīng)》內(nèi)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zhàn)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生活,需要智慧,生活更離不開情感。人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實實在在地烙印在了這些流傳下來的經(jīng)典里?!拜筝缟n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边@是青年男子想要邂逅心中女神的期盼和渴求,我們可以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边@是青年女子暗戀著心中男神的萬分焦灼,我們可以說,“暗戀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靜女其姝,貽我彤管。非女之為美,美人之貽?!边@是美好愛情的本來樣子,愛屋及烏,“你的背包,背到現(xiàn)在還沒爛”;“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這是寂寞煎熬,情深意長的思念,強烈期盼后的欣喜若狂,我們可以說,為了你,“雖千萬人,吾往矣”;“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边@是想來多美好,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范例,我們可以說,“愛情這杯酒,誰喝都會醉”。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然而,這所有的文字猶如汩汩清泉,載著遠古人民那真實的生活,樸素的情感,徜徉流淌至今。如若我們在學習探索之時,積極調(diào)動我們敏感的神經(jīng)、細膩的心思,用真情去體會,去感悟,那么,你所獲得的將是美不勝收。愿你做一個多情的語文學習者。
細心的老師應該有這樣一個深刻的體會:那些敏感多思的,甚至多愁善感的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上往往更具有先天優(yōu)勢,似乎更得心應手。因此,多情,亦或說具有豐富的情感,才能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擁有另外一份美的享受;用豐富真摯的情感作基奠,用心靈跟文章和作者對話,其實也就能讓學生從狹小的語文課堂中去領略遠遠大于課堂的那一份內(nèi)心情感的震蕩或共鳴。這一份內(nèi)心情感的震蕩和共鳴是有關(guān)于自然、人類、社會、生活、宇宙的,是歷史的,也是現(xiàn)在的和未來的。學生在情感的訓練、培養(yǎng)、熏陶上,在情感的審美體驗中,將獲益匪淺。這將是他們?nèi)松幸还P多么寶貴的不可多得的情感財富。
作為專業(yè)的語文教師,不管你是個性灑脫、張揚的性情中人,還是含蓄內(nèi)練的極具內(nèi)涵之人,我想,首先,你也應該是一個“多情”之人。時而你敏感多思、心思細膩,時而你又熱情大方、活潑可愛;時而你風趣幽默、敢作敢為,時而又深邃睿智、憂心忡忡……這給學生的是一個多么好的情感表率!試想,你正帶領學生們學習《記念劉和珍君》,面對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作為師者,你會以怎樣的情感表達來感染學生?我想,你應該滿臉是欣慰和喜愛,因為劉和珍是一個多么善良可愛的青年啊。當面對“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為中國而死的中國青年!的確是死掉了!中外的殺人者卻昂起頭來,不知道個個臉上有著血污……”作為師者,你又應該用怎樣的情感表達來激勵學生?我想,你盡可以是滿臉的悲傷、滿臉的憤怒,滿心的憎惡、滿心的惋惜,還有無盡的期盼。此時,你盡可以把你想要表達的所有情感、思緒毫無保留的“宣泄”出來,不用擔心是否失去了為師者的理智與分寸,這反而可以極大的感染和鼓舞青年學子,激發(fā)起他們的責任擔當、憂患意識、民族使命感、家國情懷,這正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道德感和價值觀的良好途徑。用真情打動人心,所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一個道德感強的人,一個情感豐富而純粹的人,會是一個作風正派,為人處世善良用心的人,會是一個有用于社會的人,而這,不正是我們教育的初衷么?
一位非常有教育情懷的教育者曾說: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語文教育教學,我認為更多的就應是教育——情感的熏陶和情感的審美的教育。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作為語文教師,更多的就是傳道。在我的理解中,這個“道”,即思想修養(yǎng)和道德品質(zhì)的“道”。而良好的思想修養(yǎng)和道德品質(zhì),是建立在對世界萬物飽含一種深切的關(guān)懷的情感基礎之上的。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就應更“多情”,這才能讓世界更和諧,更美滿。 愿你做一個多情的語文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