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慶 王艷麗 劉會超 何松林
【摘 要】為提高學生園林植物實驗課的學習效果,以2018年9月入學四個班學生116人,分為對照組園林183、184班n=56、研究組園林181、182班n=60人。研究組采用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進行小班實驗授課,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授課法,比較兩種授課方式的師生滿意程度、學生植物學基礎理論知識及植物識別實踐等必修環(huán)節(jié)的考核結果,研究組的教師滿意度為92.5%,學生滿意度為95.2%,平時成績平均91.5,學生基本理論知識平均90.2分、植物識別實踐平均分94.5分。對照組的教師滿意度為75.6%,學生滿意度70%,學生平時成績平均73.5,基本理論知識平均76.5分、植物識別實踐平均分73.2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關鍵詞】實物教學法;問題;園林植物學;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G712.4;S51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3-006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3.029
園林植物學是園林、風景園林專業(yè)學生進一步學習《園林樹木學》、《花卉學》等課程的基礎性課程,也是實踐性較強的一門學科,提高實驗教學教學質量是園林植物學課程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當前園林植物學植物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方式多采用室外見習,室外見習雖然激發(fā)學生興趣,能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但由于上課時人數(shù)多、學生動手困難,造成很多同學聽不清,看不見,記不住。傳統(tǒng)的教學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園林植物學實驗教學的需要。實物教學實際上就是通過植物實物、植物標本等的展示,配合講解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把枯燥、乏味和抽象的植物基礎理論知識提升到生動、有趣、感性認識的教學過程,前人改革實踐表明:實物實驗課可提高園林學生的植物特征認知能力及野外植物識別實踐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1-3],為此,筆者引進新西蘭梅西大學的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改變以前僅靠講的傳統(tǒng)室外走馬觀花式教學模式為問題的實物教學法實驗室教學,具體步驟為:收集、采集植物;制定實驗問題表格;學生當堂完成實驗問題表格,老師在旁答疑解惑,將課本理論、植物實物和實驗分析解答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參與度、主動性,通過一學期來4個班的改革,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及師生滿意度,提高了學生植物學專業(yè)知識的掌握水平,顯著提升了教學質量,現(xiàn)報道如下。
1 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在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實施方法
1.1 植物材料的采集及來源
1.1.1 采集校園及周邊植物資源
河南科技學院校園、新鄉(xiāng)和諧公園栽培有200余種植物,如薔薇科的海棠、櫻花、珍珠梅等;蓼科的虎杖等;茄科的夜香樹等;菊科的菊花等。此外學院還建立有盆景園,栽植300多種植物,為園林植物學實驗教學的實物選擇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采集包括植物變態(tài)的根,比如小柳樹的直根,早熟禾的須根;美人蕉根狀莖,假葉樹葉狀莖,皂角樹刺狀莖;檸檬的單身復葉,重陽木的三出復葉,夾竹桃的輪生葉,南天竹的三回羽狀復葉;夏至草的唇形花冠;杜仲的翅果等。
1.1.2 保存的臘葉植物標本
近10年來,學院組織園林專業(yè)的學生去南太行植物資源豐富的景區(qū)進行野外實習,采集植物制作標本。現(xiàn)保存標本3000多份,包括太行菊、太行花、太行鐵線蓮等太行山特有植物。
1.1.3 低溫保存的植物材料
秋冬季的果實、秋葉是識別植物重要的參考,園林植物學開課的時間為春季,為讓學生能看到秋冬季植物的果實及秋葉,在每年的秋季及冬季,采集秋葉及果實,干燥處理,之后保存在冰箱里,比如烏桕、欒樹、海桐的蒴果,臘梅的蓇葖果,喜樹、三角楓、復葉槭、白蠟樹的翅果。
1.1.4 超市、花卉市場購買
對于一些南方的植物、香料植物以及一些果實能食用的種類等,從超市或者花卉市場購買,比如大戟科的虎刺梅、茜草科的龍船花,桔??频娘L鈴草;薔薇科的蘋果、桃,蕓香科的柚、橙的果實,葫蘆科的西瓜,茄科的茄子;八角茴香的蓇葖果。
1.2 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的實施
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分為問題設計、小組討論隨堂完成實驗問題表格、老師實時答疑解惑及點評總結四部分進行。
(1)設計: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隨堂問題的巧妙設計。設計問題時應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A.密切聯(lián)系植物識別的基礎理論知識;B.難易適中;C.直觀性較強;D.新穎性。
(2)小組討論隨堂完成問題填空型的表格:每2-5人一組,討論并完成40-50種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觀察記錄表。
(3)老師實時答疑解惑:在植物識別實驗過程中,每15個人配備一名教師,遇到問題,老師實時解答同學提出的問題,參與討論。
(4)點評總結:教師對各小組所做的答案進行點評,做出全面的評價。評價中應盡量使用肯定、激勵的語言,確實有不合理之處時,也應用委婉的語氣指出。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1.3 評價
為了克服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存在的組織管理不易、評價難等缺陷,課程組借鑒新西蘭梅西大學教學經(jīng)驗并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定了評判標準。評價包括實驗環(huán)節(jié)的考核、老師及學生的滿意度三方面內(nèi)容。學生的實驗環(huán)節(jié)的考核包括2部分,包括平時成績、考試成績,分別占總成績的50%。學生平時成績評定主要由3部分組成:植物識別問題答案50%,學習態(tài)度20%、團隊合作30%??荚嚦煽儼ㄖ参锾卣骰A知識,植物識別實踐等。教師滿意度包括學生的思考邏輯思維能力,植物識別操作能力、植物識別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等記為滿意、一般、不滿意;學生的滿意度包括學習的主動性、興趣記為滿意、一般、不滿意。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DPS軟件系統(tǒng)分析數(shù)據(jù),成績計數(shù)結果采用百分制,滿意度計數(shù)采用百分數(shù),采用x2測驗,p<0.01為差異顯著。
2 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改革效果
改革效果:為了反映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園林181-182班的學生(研究組)采用了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改革,筆者對園林181-182班60名學生和園林183-184班56名(對照組)專業(yè)學生的園林植物學實驗成績、老師滿意度、學生滿意度進行了對比,以6O分為成績合格標準,經(jīng)DPS統(tǒng)計學檢驗,對照組和研究組學生的園林植物學實驗成績、老師滿意度、學生滿意度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見表2。從表1可以看出,與傳統(tǒng)實驗課授課方法相比,采用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優(yōu)秀率明顯提高。研究組的教師滿意度為92.5%,學生滿意度為95.2%,平時成績平均91.5,學生基本理論知識平均90.2分、植物識別實踐平均分94.5分。對照組的教師滿意度為75.6%,學生滿意度70%,學生平時成績平均73.5,基本理論知識平均76.5分、植物識別實踐平均分73.2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表明,在植物學實驗教學中利用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可以顯著提高園林植物學實驗教學效果。
3 討論
3.1 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的實施效果
園林植物學是園林、風景園林專業(yè)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學生通過植物學的系統(tǒng)學習,能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植物的構成、結構形態(tài)、識別特征及根莖葉的相互聯(lián)系,為園林植物育種、開發(fā)應用等奠定基礎。許多學生對傳統(tǒng)教學的灌輸教學方式依賴性強,缺乏主動性,缺乏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能力,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在園林植物學教學中的實施,提高了園林學生學習植物學實驗課的主動性,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學生基本理論知識平均90.2分、植物識別實踐平均分94.5分。對照組的學生基本理論知識平均76.5分、植物識別實踐平均分73.2分。研究組的學生植物特征理論知識、植物識別實踐等科目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2 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的優(yōu)勢
從2.1統(tǒng)計資料可以看出,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在園林植物學教學上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教學法。經(jīng)過半年多的園林植物學教學,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具有以下優(yōu)點:(1)引導學生把書本上的理論與與現(xiàn)實中植物的識別、區(qū)別實際緊密結合;(2)激發(fā)了學生對植物的學習興趣;(3)把園林植物學教學由理論教學引向以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為中心的整體實踐教學;(4)促進了學生自學能力及對設計問題質疑能力、判斷能力、多方位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但在運用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時,發(fā)現(xiàn)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要求時間要充足,比如正常的實驗教學僅為2學時,但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教學由于要進行實物對照識別、小組討論、老師答疑解惑等過程,需要4個學時;第二,設計的問題要明確且難度要適中,學生必須充分預習。所以,在園林植物學教學中應將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取長補短,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第三,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需要教師和學生投入的時間、精力都比傳統(tǒng)教學方法多,老師在課前要準備好大量植物實物,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綜合來看,如果教師其他課程的教學任務比較重,力不從心,準備的實物不豐富,加上國內(nèi)學生所學課程比較多,課前不主動預習或預習不充分,在實物教學中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要大范圍地推廣基于問題的實物教學法園林植物學教學,必須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增加教學時間。
【參考文獻】
[1]張華,扎西列珠,王偉,等.植物學教學改革初探[J].科教導刊,2017,17:120-121.
[2]郭慶梅,金一蘭.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方法和綜合測評方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8,26(1):207-208.
[3]拉瓊.談直觀教學在植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藏大學學報,2007,22(S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