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來 張曉晴
(煙臺南山學院 商學院,山東 龍口 265713)
目前社會上出現了多種多樣的詐騙,而且大多數犯罪分子把目標指向了大學生,因為學生思想單純,還沒有徹底接觸社會,在向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就會出現一些缺乏安全防護,容易被騙的問題。
(一)網絡接收詐騙。當今社會網絡發(fā)達,互聯(lián)網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將社會帶入了信息時代、智能時代。網絡的普及為人們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和全新的生活體驗,但也為犯罪活動提供了新的載體。網絡詐騙具有跨地域性、高隱蔽性、強滲透性,操作簡單易于上手。近年來發(fā)展迅速,由于我國還沒有具體的法律法規(guī)對網絡詐騙進行約束,網絡詐騙案件與日俱增,由于部分大學生安全意識薄弱,網絡詐騙現象在校園內更為明顯。例(1)網絡釣魚類,該類詐騙形式主要通過發(fā)送欺騙性電子郵件、偽造網站、謊稱熟人。(2)網絡購物類,該類詐騙主要通過在互聯(lián)網上買賣商品而發(fā)生的詐騙。(3)網絡交友類,該類詐騙與網絡即時通訊軟件和交友網站的普及密切相關。(4)大學生畢業(yè)生求職類,越來越多的求職者在網上投遞簡歷,個人信息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獲取。
(二)語言誘導詐騙,也就是社交詐騙。在社會不斷發(fā)展過程中,人類練就了語言誘導能力,以自己口頭敘述,讓你逐漸信任他,進行詐騙。例有些人人緣好,會說話,讓你覺得他很好值得信任,等到時機成熟就可以對你進行洗腦,輸送信息,這時你會信任他,然后讓其達成詐騙目的。
(三)電話詐騙。詐騙分子往往通過任意撥打電話或通過學生招聘時留有的電話號碼撥打學生手機,假冒老鄉(xiāng)、同學、老師、親戚等身份,虛構出車禍、生病等事由騙取學生及家長的信任而實施詐騙。曾經我爸的員工就有這種情況,有人冒充我爸給她打電話,說準備幾萬打到銀行卡里,某某項目急用,等員工請假去打錢時碰巧我爸在,了解到其中情況。還好我爸在,不然這筆錢就到騙子手里了。在社會上打拼的員工如此別說還沒有步入社會的我們,尤其如今社會科技發(fā)達,變聲器等一些高科技開始普及,很有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走歪道所利用,因此,提高安全防范十分重要。
(一)不加選擇地結交朋友。當今的大學生大多是從學校走進學校,進入大學后吃住在學校,每天過著宿舍—食堂—教室(實驗室)三點一線的生活。大多數學生喜歡結交朋友,但一些同學防范意識差,警惕性不高,從而導致上當受騙。
(二)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和辨別能力。在大學校園里,每個學生都可能遇到一些來訪的老鄉(xiāng)、熟人、同學,或同學的同學、老鄉(xiāng)的老鄉(xiāng)、朋友的朋友之類的人。然而,這其中有的是真,有的是假,可許多學生又缺乏刨根問底的習慣,在不辨真?zhèn)蔚那闆r下寧可信其有而不信其無,而且有些學生常常把他人來訪看做是自己的一種榮耀,這就給騙子以可乘之機。
(三)疏于防范是大學生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據資料顯示,在校大學生被騙取錢物,絕大多數是疏于防范。事實上,很多大學生(特別是新生)熱情奔放,性格直率,經歷的事情很少,沒有處事經驗,防范能力也比較差,大多數人被騙后方知后悔莫及。
(四)求人辦事,成事心切,從而導致上當受騙。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之中,難免求人相助。在校大學生涉世不深,有時為了辦事而輕率交友行事,不分青紅皂白,弄不好就要被騙。
據了解,當前大學生容易被利用的心態(tài)一般為:急于求成,愛慕虛榮而無戒備之心;想經商助學而缺乏資金和經驗;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單位而又沒有門路;不經過自己勞動而想搖身一變?yōu)楦晃痰鹊?;這些都是導致上當受騙的誘發(fā)心理因素。
(一)不貪圖便宜或無端恩惠。永遠不要有能占到便宜的心態(tài),更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語。不輕易購買上門推銷的便宜物品,這些都有可能是詐騙的誘餌,山東大學生就是禁不住陌生人所說的下棋賺錢誘惑,而進入圈套。
(二)提高防范意識,提升辨別能力。平時就要多長個心眼,對待網友、陌生人要時刻保持戒備之心。平時多看看新聞、各種資訊,了解各種騙術手段,提升辨別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
(三)注意網上信息的保護。網絡雖好,但信息容易泄露,使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同學們在上網的時候要注意個人信息的保護,不隨意告知真實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手機號碼等敏感信息,不要輕易相信陌生的手機短信,隨意點擊不明鏈接,防止信息泄露被人利用。
(四)注意核實對方相關信息。大學生時間比較充裕,很多去做兼職的學生,賺取外快一方面減輕父母負擔,另一方面也鍛煉了自己,但其中有很多騙子公司或是傳銷公司,如果有做兼職的機會,要認真對招聘兼職人員的單位進行反復核實,特別是網絡上的公司。
(五)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對于初相識者,要謹慎交往,在不了解對方時,不要輕易暴露自身的底細。真正的朋友應當是志同道合的,不要與不正當的人交往,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理智處事,交往中發(fā)現對方疑點或已受騙時,應及時向老師或學校報告。
(六)出行結伴,有情況告知家人或老師。大學生出行最好結伴,可以和同學、小伙伴一起出去,出行中若遇到不能確定的情況,要告知家人或老師,請求甄別,不要隨意擅自決定,以免被騙。
假的真不了,無論騙子手法怎么狡猾,只要保持一份謹慎的心理,仔細聽其言、觀其行,是可以揭穿騙子的假面具的。提高防范意識,學會自我保護,社會環(huán)境千變萬化,作為新新青年大學生必須盡快適應環(huán)境,學會自我保護。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動,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識對于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