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麗
(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合唱是音樂表演的一種常見形式,包括了和聲的功能、復調、轉調等多種旋律織體的表現(xiàn)形式。它不注重個人的表現(xiàn)而是在意集體,是指揮者和合唱團成員合作去完成的一項藝術。
兒童合唱團在招收團員的時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察:第一方面要檢查孩子的音準,以此來確定孩子是否具備良好的合唱團員潛質。第二方面要考察孩子的節(jié)奏感,在面試的時候可以播放一些耳熟能詳的兒歌讓孩子去打節(jié)奏,從而判斷學生的節(jié)奏感如何。第三方面是進行音域方面的考察,會根據孩子的音域以及聲音特質來進行劃分高低聲部。
在兒童合唱團的管理方面需要一定的方法,從而形成規(guī)矩。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是需要老師不斷的去引導,要告訴團員在進行合唱排練的時候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每個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與我們成年人相比少很多,所以在合唱排練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的去引導,去介紹一首歌曲的背景與意義,讓孩子明白我們學會這首歌的原因,能幫助我?guī)砟男〇|西。讓孩子們明白我們是一個整體任何一個人的失誤都會影響我們團隊水平的發(fā)揮,如果你遲到你不遵守紀律,大家的努力都會被打上折扣。大到你的音準,表情,姿態(tài),小到你的穿著動作都影響著整個合唱團,我們需要每個人努力與團結才可以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兒童處于好奇心比較中的階段,所以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經常上課上到不到一半就開始坐不住、隨便下位、講話等。所以我們要制定相關的獎勵制度,比如說可以施行獎勵制度,制作圖案多樣的印章,然后對積攢一定數量的印章可以兌換一些小禮物,如鉛筆,文具盒小玩具魔方等等。這樣就會使每次來上課的孩子都有一定的積極性,這樣孩子無形中就會喜歡上課、不排斥上課并且還能積極配合老師完成教學內容。我相信興趣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適當的獎勵會讓孩子更積極的配合老師完成正常的教學內容,也會讓孩子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
合唱追求聲音的統(tǒng)一雨融合,所以就需要團員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如果讓每個合唱團員隨意的加入歌唱一定非常的雜亂,所以這就需要一個指揮來統(tǒng)一節(jié)奏。首先我們要從姿勢開始統(tǒng)一,這不僅僅是為了整齊美觀同樣的也是讓每個孩子的發(fā)聲狀態(tài)一樣,發(fā)出來的聲音也處在相對統(tǒng)一的狀態(tài)之下。并且,良好的姿勢也會讓我們身體減輕疲勞度,使效率大大提高。其次,就是呼吸。我們都知道呼吸對于歌唱的重要性,無論是你的音準,還是吐字等等都會收到呼吸的影響。如果不能具有統(tǒng)一的呼吸也就不會有好的歌唱效果。
合唱區(qū)別于樂器,合唱追求統(tǒng)一所以就要有合作,不能高低不同快慢不一。如果讓每個合唱團員隨意的加入歌唱一定非常的雜亂,所以這就需要一個指揮來統(tǒng)一節(jié)奏。所以個人必須去服從整體,從而達到一定的藝術水準。
首先我們要強調聲音融合性的重要性、協(xié)調合唱團員的音色、統(tǒng)一基本音色,讓團員重視聲音的融合性。在合唱排練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發(fā)聲狀態(tài)不統(tǒng)一的團員,但是作為合唱老師,我們應該給予團員正確的發(fā)聲狀態(tài)與發(fā)聲方式,從而達到合唱團員聲音進一步和諧、統(tǒng)一的目的。在日常合唱排練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講樂曲進行劃分,然后一個部分一個部分分開練習。比如說在練習某一部分的時候,我們可以重點先練習某一句子的開頭,從而為合唱團員樹立歌曲的第一印象,例如歌曲的風格、歌曲的速度、演唱歌曲的情感等等。仔細的練習每一個部分,為整曲的合唱奠定堅實的基礎。由于童聲合唱團中的孩子都還處于發(fā)育期間,聲音特質并沒有確定下來,所以可以定期調換高低聲部的團員。當我們把很多的細節(jié)都學會處理的時候合唱團的效率一定會大大提高。萬事開頭難,一開始的規(guī)矩成為孩子們習慣的時候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首先盡量的讓孩子們去比賽場地進行實戰(zhàn)訓練,這樣有利于學生熟悉環(huán)境,增加信心。同時要注意音響,服裝,設備的完整性,甚至是燈光都要和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必要時要根據場地的差異性來調整隊伍。老師還要確定好當天演出時的點名集合地點,以及物品的歸納。更重要的秩序問題,安全第一,有了良好的秩序才能保證孩子們的平安。同時我們也可以請一些老師家長來聽給給意見。在演出前作為老師也要去鼓舞士氣,消除孩子們的緊張感。提醒孩子們的儀表姿勢,培養(yǎng)孩子的舞臺感與鏡頭感。細節(jié)方面的事情老師一定要注意好,把握好。這樣才能保證演出的順利進行!
組建合唱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無論從團員的選拔,再到合唱團的招收管理都需要盡心盡力。如果想培養(yǎng)出一支優(yōu)秀的童聲合唱團,就需要團員們相互協(xié)作。對于兒童合唱排練所需要學習的太多太多,我們不僅需要活到老學到老,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去總結經驗,分享經驗,與更多的人交流經驗,沒有最好的老師只有更好的老師。或許我們做不成科學家,發(fā)明家但是我們也要用自己的熱血去澆灌祖國的教育事業(yè),用我們的青春為音樂事業(yè)奉獻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