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艷
十個胃病九個寒,氣溫的降低再加上不注意飲食很容易導致胃寒發(fā)作。打嗝、胃疼、胃酸,十分難受。調(diào)理好胃寒,試試這些暖胃小方。
醋泡姜
生姜辛散溫通,能溫胃散寒。將生姜按照硬幣大小厚度切成幾片,用醋腌泡制三天,可放少量糖調(diào)味,胃寒者可早上食用。但要注意脾胃濕者不要食用。
姜糖水
生姜與紅糖性溫,都有溫補的作用。胃寒患者可以飲用姜糖水,驅(qū)寒暖胃。不過紅糖本身也是糖類,因此飲用者要注意糖含量的攝入。
山藥茯苓薏仁粉
選用溫性、平性的食材與米粥一同熬制。如藥食同源的山藥,具有健脾、補腎、補精血的作用,特別適合在冬季食用。另外,在制作米粥時,可以添加茯苓、薏仁、干姜等一同熬制。因為茯苓和薏仁具有健脾利濕、溫胃功效,而姜片則可以散寒。
此外,將山藥、薏米、白扁豆和少量茯苓研成粉,每天兩到三勺,對脾胃虛弱患者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韭菜紅糖水
當胃受寒出現(xiàn)冷痛不適、打嗝,喝杯韭菜紅糖水,能迅速緩解。做法簡單,將一小把生韭菜洗凈榨汁,取韭菜汁一小杯(約200毫升),加入姜汁適量、紅糖少許,調(diào)勻后服下。如果嫌麻煩也可以直接嚼一片生姜。
胃寒引起的打嗝,遇溫稍減,遇寒尤劇。韭菜有溫補脾胃、止呃逆的功效,尤其適合用于畏寒嘔吐、打嗝。
蓮子糯米粥
蓮子、糯米各50克,紅糖1匙,將蓮子開水泡脹,剝皮去心,放入鍋內(nèi)加水煮30分鐘后加糯米煮沸,慢火燉至米爛蓮子酥即可食用,可用于治療虛寒所致的慢性胃炎。
此方中的蓮子必須去心,因為蓮子心涼性,脾胃虛寒者不可用。糯米不易消化,用量不宜多。
花椒葉
花椒可散寒除濕,解郁結(jié),消宿食,通三焦,溫脾胃止泄瀉。實際上,花椒葉與花椒具有相同的性味和相近成分。
花椒葉可涼拌、煮湯、炒菜、油炸、包餃子、調(diào)面糊做餅等,最簡單的吃法當然還要數(shù)涼拌了,在吃之前先焯一下水,去味,然后再加入精鹽、醬油、陳醋、蒜泥、姜末、小蔥、辣椒等各種調(diào)料簡單調(diào)味,拌勻后裝盤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