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向陽
摘? 要:相較于一般的本科學校而言,高職院校會更加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但是如果沒有強健的體魄是很難達成這個目標的。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對于他們未來的成長具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從目前的發(fā)展來看,高職院校在培養(yǎng)學生終身的體育意識上還存在有一定的問題。所以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從新的視角上,將學生持續(xù)鍛煉的意識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來。
關鍵詞:高職? 體育教學? 終身體育意識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c)-0116-02
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已經(jīng)成為未來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機能;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他們未來的成長具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高職院校和其他各大高校一樣都向社會輸送各類人才,而且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思想理念的提出,社會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重視學生綜合能力之外,還需要他們能夠將這些經(jīng)驗靈活應用到實踐中,為社會輸送復合型和技術型人才。而且隨著改革的深入,各大高職院校開始對學生終身的體育學習更加重視。于高職學生而言,通過體育的學習不只是能夠擁有強健的體魄,而且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以及整體水平。要想有著良好的身體素質,需要每天堅持鍛煉,要將體育鍛煉作為一種生活習慣,老師需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1? 終身體育思想的理論依據(jù)
1.1 健康的體魄需要終身鍛煉
幼兒、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體育鍛煉,可以保證中年人長期保持著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也增加了老年人的實際壽命。調查研究表明,多進行體育鍛煉,可以增加新陳代謝的速度,新陳代謝是可以通過鍛煉來提升的,提高身體的各項技能,增強體質。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需要長時間的鍛煉,有個成語是“用進廢退”,這個用在人的身體健康中同樣合適。如果能夠長時間的地堅持鍛煉,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也讓鍛煉的人的骨骼更加強壯,保持好的韌帶、肺活量能夠明顯提升、心臟等各項技能都能明顯加強。但是如果很長一段時間都不進行鍛煉,身體的各項機能會明顯退化,甚至存在有衰竭的跡象。因此,為了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需要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意識。
1.2 終身體育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現(xiàn)今,社會迅猛發(fā)展,生產和生活方式出現(xiàn)了明顯的變化,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也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體力活動大幅減少,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人們參與體育鍛煉的機會大大削減,但是生活中會大量攝取熱量,消耗量少,存在有各類的疾病,包括心臟、肥胖和冠心病等。這些對人們的生命以及健康產生了極其消極的影響,甚至影響了社會的穩(wěn)定性。由此可見,終身體育意識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2? 高職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教學模式陳舊,缺少創(chuàng)新
當今是“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時代,但是很多高職院校的老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仍采取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一味地向學生灌輸各類知識,很少互動交流。在課堂上,學生不僅不能將自身的潛能發(fā)揮出來,提高肢體協(xié)作和感知能力,而且長時間在枯燥乏味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習體育,會喪失興趣,甚至可能會產生厭學的心理。
2.2 未對體育課加以重視
現(xiàn)今國家提倡素質教育,但是體育課在很多的學校仍會被認為是不重要的課程,學生會將學習的重心放在文化課上。也正是因為如此,學生會缺少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只要是體育課就經(jīng)常請假、逃課,體育課正常教學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另外,在實踐教學中,老師只側重于競技的體育項目,這種觀念會讓學生覺得體育運動是體育專業(yè)的學生或者是運動員的事,和自己無關。實際上,在西方國家,體育意識都是從小學開始抓起,強健的體魄是學習各類技能的前提保證,為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奠定堅實基礎。
2.3 體育設施不夠健全完善
體育教學過程中,設備和場地是教學質量和水平的前提保證,如果設備和場地得不到保障,將會對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產生不利影響。但是很多高職院校缺少經(jīng)費的支持,體育設備和硬件,包括游泳館和滑冰場都不完備,學生在理論學習中掌握的各類技巧,都不能在實際訓練中得以驗證,教學效果大大折扣。
3? 提升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途徑
3.1 轉變教學模式,提升學習興趣
作為老師需要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要掌握進步的教學觀念。教學課堂不能一味地由老師灌輸,要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提升團隊合作意識。第一,作為老師,需要打造多樣化的體育課堂教學環(huán)境,要將多媒體技術靈活的應用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圖片、視頻等輔助教學;第二,老師要靈活運用課堂機會,增加游戲環(huán)節(jié)和比賽,可以通過觀看比賽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將自我能力充分展現(xiàn)出來,學生在鍛煉身體之余,還能充分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長期下去,也會自覺養(yǎng)成鍛煉意識;第三,作為老師需要加大和學生溝通交流的力度,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體育意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之下,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才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作為體育老師,需要及時了解學生的興趣,將生動性、趣味性以及互動性巧妙的結合起來構成新的教學模式,這樣學生體質增強的同時,也能增加毅力,豐富經(jīng)驗。
3.2 建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提升老師的認知能力
傳統(tǒng)教學以競技體育為主體已經(jīng)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需要對高職學生的身心健康予以足夠的關注。這其中,要認識到在高職院校養(yǎng)成的習慣可能會伴隨著學生的一生。在終身體育觀念的引導下,要自覺、主動地利用讀書過程中掌握的知識、技能以及鍛煉方法,提升個人效率以及家庭幸福指數(shù)。作為高職院校的老師,不僅要與時俱進,隨時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和運動技能,要第一時間將最新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而且,要堅持以人為本,完善課程內容,要重視學生的差異,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之余,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喜愛。不抹殺學生的個性,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加強終身運動。不能只將關注的重心放在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身上,對每一個學生都要公平、公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體育課是一門必修課程,應該聯(lián)系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合理設置課程內容。
3.3 加大設施投入,完善課程體系
現(xiàn)在一直都提倡提升體育精神,所以增加設備的投入是各大高職院校對終身體育意識探索的重要途徑。只有校方領導重視,學生才會產生重視的心理。在新理念的支持下,老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也在逐步轉變。作為體育老師,需要以包容的心態(tài)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在理念創(chuàng)新的基礎之上,對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和反思,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專業(yè)技術水平,通過嚴謹?shù)膽B(tài)度和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滿足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需要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要推動學生未來的成長。這不只是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未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類壓力,直面挑戰(zhàn)。但是也要認識到體育意識并不是在短時間里就能形成的,要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把控,需要學校、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不斷累積經(jīng)驗才能形成。老師需要將學生的主動性調動起來,讓其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終身意識的形成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歐先亮.高職體育教改如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6):144-145.
[2] 龐濤.試論高職體育教改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意識[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2):80-81.
[3] 徐博.淺談高職體育教改如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J].才智,2014(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