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引循
31.柏葉粥
《老老恒言》云:《遵生八箋》:神仙服餌。按:兼治嘔血便血,下痢煩滿。用側(cè)柏葉隨四時方向采之,搗汁澄粉入粥。《本草衍義》云:柏木西指,得金之正氣,陰木而有貞德者。
參考粥譜:
[原料]側(cè)柏葉15克,粳米、紅糖適量。
[制作]將側(cè)柏葉洗凈搗汁,拌入粳米粥,加紅糖即成。
[功用]適用于嘔血便血、下痢煩滿等癥。
32.花椒粥
《老老恒言》云:《食療本草》:治口瘡。又《千金翼》:治下痢腰腹冷,加炒面煮粥。按:兼溫中暖腎,除濕,止腹痛。用開口者,閉口有毒?!栋褪癞愇镏尽罚撼鏊拇ㄇ逑h者良,香氣亦別。
參考粥譜:
[原料]花椒5克、粳米50克。
[制作]花椒水煎10分鐘取汁,取粳米常法煮粥,粥將熟時加入花椒汁略煮即可。
[功用]溫通,散寒,止痛。
33.栗粥
《老老恒言》云:《綱目》方:補腎氣,益腰腳,同米煮。按:兼開胃活血。潤沙收之,入夏如新?!惰髸访V迦,其扁者日栗楔,活血尤良?!督?jīng)驗方》:每早細嚼風干栗,豬腎粥助之,補腎效。
參考粥譜:
[原料]栗子5個、粳米50克。
[制作]將栗子與粳米放入鍋中同煮,粥成便可。
[功用]補腎氣,健腰腿。
34.綠豆粥
《老老恒言》云:《普濟方》:治消渴飲水。又《綱目》方:解熱毒。按:兼利小便,厚腸胃,清暑下氣。皮寒肉平,用須連皮,先煮汁,去豆下米煮?!兑膱灾尽吩疲航飧阶佣尽?/p>
參考粥譜:
[原料]綠豆50克、粳米200克。
[制作]將綠豆放入鍋中,加清水旺火燒滾,移小火燜燒40分鐘左右,至綠豆酥爛時,放入粳米用中火燒煮30分鐘左右,煮至米粒開花,粥湯稠濃即成。
[功用]清熱解毒,解暑止渴,消腫,降脂。適用于中暑、暑熱煩渴、瘡毒癤腫、食物中毒,還可預(yù)防動脈硬化。
35.鹿尾粥
《老老恒言》云:慈山參入。鹿尾,關(guān)東風干者佳,去脂膜,中有凝血,如嫩肝,為食物珍品,碎切煮粥,清而不膩,香有別韻,大補虛損。蓋陽氣聚于角。陰血匯于尾。
參考粥譜:
[原料]風干鹿尾1個、粳米150克,料酒、精鹽、味精、麻油各少許,陳皮1片。
[制作]將鹿尾用開水洗凈污穢,下沸水鍋中煮約10分鐘撈出。放入清水中,將皮剝下,摳凈脂膜,切成丁塊,用料酒拌勻;粳米淘洗干凈;陳皮浸軟洗凈。取鍋放入清水、粳米、陳皮,旺火煮沸后,加入鹿尾;改用小火熬煮至粥成,用精鹽、味精調(diào)好味,再淋上麻油即可。
[功用]大補虛損,益腎填精。適用于大病體虛、陽痿遺精、腰膝疼痛、頭暈耳鳴等癥,是補益強壯保健佳品。
36.燕窩粥
《老老恒言》云:《醫(yī)學述》:養(yǎng)肺化痰止嗽,補而不滯,煮粥淡食有效。按:《本草》不載,《泉南雜記》采入,亦不能確辨是何物。色白治肺,質(zhì)清化痰,味淡利水,此其明驗。
參考粥譜:
[原料]燕窩(干品)15克、粳米150克。
[制作]燕窩用溫水浸潤,揀去雜質(zhì)、絨毛,用清水洗凈。粳米洗凈,與燕窩同放入清水鍋內(nèi),武火煮滾后,改文火慢熬成粥,調(diào)成甜粥或咸粥均可。
[功用]健脾潤肺,潤膚養(yǎng)顏。適用于脾虛血少、肌膚干燥、面部皺紋;或肺腎陰虧、陰虛火旺之潮熱、干咳:或虛勞贏弱、胃弱食少;或肺結(jié)核咳嗽氣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