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
[摘 要]教師績效評價體系是衡量教師日常工作質量的標準,也是教師工作發(fā)展的導航,但是,目前,各大高校教師績效評價體系過多側重學術研究成果,對民辦本科高校中的應用型教師績效評價體系沒有進行科學合理應用。本文對民辦本科高校應用型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研究與探討,從師風師德、教學成果、科研成果及服務類型4個方面進行探究,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民辦本科高校應用型教師評價體系。
[關鍵詞]民辦本科;應用型;教師;評價體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2.091
[中圖分類號]G64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19)22-0-02
0? ? ?引 言
我國民辦本科學校建校時間普遍不長,大部分民辦本科均由獨立學院轉成專升本院校。此類院校師資隊伍及師資水平無法滿足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師資評價是本科學校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教師職位調整、晉升、薪資調節(jié)、職稱評定等主要決策因素。此外,師資評價還能夠為各大本科院校制訂針對性教師培訓計劃、教師職業(yè)生涯計劃及相關開發(fā)計劃提供可靠性依據,也能夠對本科院校人力資源產生積極影響。想要將民辦本科學校轉為應用型技術學校,就應建設高質量師資隊伍,師資隊伍質量對人才培養(yǎng)質量有直接影響,師資工作質量檢測標準及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導航則是師資隊伍評價體系。目前,各大本科院校的師資評價體系均偏向于學術研究成果,無法準確建設教師資質評價體系,因此,應設計出與各大民辦本科院校相符的應用型師資評價體系,推動教師工作績效評價及院校師資建設。
1? ? ?民辦本科教師績效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
1.1? ?看重數(shù)量、看輕質量
大多數(shù)民辦本科均為教學型院校,校內缺乏專任教師,學生數(shù)量過多,學生與教師數(shù)量比例失調,教師日常工作任務量過于繁重;學校在對教師日常工作情況進行考評的過程中,過多偏向于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對教學質量進行考評過程中,主要以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教學事故為依據,對教學質量的監(jiān)控重視程度不足;同時,在教學成果方面也是如此。這種教師評價指標過于簡單粗暴,忽視了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工作特點,給人才培養(yǎng)帶來消極影響。
1.2? ?看重理論、看輕實驗
民辦本科院校內的專任教師大多是近年來招收應聘的應屆畢業(yè)博士、碩士生,這些畢業(yè)生大多來自研究型院校及學術型院校,有著較強的理論功底,但是這些學生的實踐能力相對較弱。目前,各本科院校的教師評價體系,更多側重于對理論知識的評價,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這一評價現(xiàn)狀對師資隊伍建設帶來了非常消極的影響。
1.3? ?評價指標存在極端現(xiàn)象
各大高校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中對量化考核這一方面重視程度過高,且大部分考核均采用統(tǒng)一的工作業(yè)績?yōu)榭己藰藴剩瑢Ω髟盒4嬖诓町愋?,各學科存在多樣性這一教學特點被忽視。這一評價指標看似公平公正,實則是將考核工作化繁為簡。此外,教師評價過程中的定向評價指標對教師綜合能力評價有所忽視。例如教師教學態(tài)度、教學成果、師風師德、教學能力等多項指標。上述指標在考核過程中,存在主觀評價現(xiàn)象,其中,可操作性差強人意。民辦本科院校中師資評價體系應科學合理,院校也應對教師教學態(tài)度等綜合指標提升重視程度。
1.4? ?學術評價過于簡化
大部分民辦本科院校教師評價體系依然采用學術評價中的標準,過于側重對學術研究成果的衡量,尤其是在教師職稱評價過程中,這一評價現(xiàn)象更為明顯。教師職稱晉升與教師福利待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因此,教師在完成過一定量教學任務后,再鉆研職稱晉升,難免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與培養(yǎng)。民辦本科院校轉成應用型學校,其中,學術評價制度與學術研究院校存在極大差異,固有的評價方式嚴重影響了師資隊伍強化與建設。
1.5? ?評價主體不適合
各民辦本科院校在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過程中,對考評者的鉆研重視程度不足。將對學生的評價作為案例,學生對教師考核存在可信性,同樣也存在弊端,但學生考核教師這一考核方法已經廣泛推廣并應用,甚至部分院校在對教師進行考核的過程中,學生考評教師已經成為主要、唯一的考評方式,這一評價現(xiàn)象導致部分教師迎合學生所提出的需求,不敢對學生提出合理的、嚴格的要求,單一的評價方式對人才培養(yǎng)有著消極影響,各民辦本科院校應對教師評價進行合理改善,加大教師素質及教學綜合能力的考評力度,使評價主體與教師日常教學更加貼近相符。
1.6? ?側重評價獎罰制度
各民辦本科院校發(fā)展經歷與發(fā)展背景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師評價體系中過于重視獎罰制度,指的就是通過評價來聘請教師,或者單通過獎金分配等手段來聘請教師。這一方式主要看中教師以往的教學資質及已經獲得的工作成就,這種評價存在功利性,導致各民辦本科院校中任職的青年教師處劣勢地位,使教師對工作研究實踐及匯報存在消極浮躁狀態(tài),對師資隊伍能力培養(yǎng)及潛力挖掘有著不利影響。
1.7? ?隱性社會服務職能
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學生教育目的是為社會經濟發(fā)展服務,從而培養(yǎng)高素質多發(fā)展的人才。但是在部分院校與社會企業(yè)合作的過程中沒有實質性進展,也無法激勵教師主動參與企業(yè)舉辦的社會實踐活動。
2? ? ?應用型教師評價體系設計標準
2.1? ?評價指標設計應與學校發(fā)展目標一致
從應用型本科院校工作發(fā)展角度來看,教師評價指標應包括教學科研工作及教學日常工作兩方面。此外,評價指標中還應提升對社會服務評價的重視程度。但是,從本科院校教師評價體系上看,教師測評偏重于日常工作量及理論知識、教學質量等方面,缺乏對實踐教學評價的重視程度,教師工作的測評側重于科研項目及論文數(shù)量等方面,忽視了技術性研究的重要性,這種評價導向與本科院校轉為應用型大學的發(fā)展方向不相符。因此,民辦本科院校設計教師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應以學校發(fā)展與指標相符的原則進行設計。
2.2? ?獎罰評價與院校發(fā)展一致
目前,各大民辦本科院校對教師評價目的大致可分為獎罰評價及發(fā)展評價,獎罰評價指對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獎勵和處罰是評價目的,各院校通過對教師日常工作表現(xiàn)進行總結評價,從而做出晉升、職位調動等相關決定;發(fā)展評價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提升、推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評價方式。發(fā)展性評價主要指提升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創(chuàng)造精神及教學主體意識,其中,加強對教師聚集工作現(xiàn)狀了解,清楚了解教師未來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民辦本科院校想轉為應用型學校,可以將獎罰評價與發(fā)展評價相結合對教師進行考核。
2.3? ?本科院校內的學科差異與教師分類評價相結合
各民辦本科院校發(fā)展背景及發(fā)展歷史各不相同,導致學校學科存在極大差異,因此,各院校無法進行統(tǒng)一教師評價。各院校在對教師進行評價時,應針對各學科教學特點及師資狀況進行綜合考慮。另外,各本科院??梢砸詫W科發(fā)展類型為依據,將院校內師資隊伍分成實踐型、教學型、教學實踐型及服務型等類型,根據不同類型,對教師進行針對性評價,從而構建分類評價制度。
3? ? ?民辦本科教師評價體系內容
3.1? ?教學水平評價
我國教育部門一直都非常重視本科教學工作。學術型高校及技應用型高校的教師均應以教學為工作重點,教學評價在教師評級過程中有重要作用,在對教師進行評價時,應提升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體現(xiàn)應用型人才導向。
3.2? ?科研水平評價
應用型院校教師科研評價與學術型院校評價有著極大區(qū)別,應用型本科教師科研評價不應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應以技術性研究為主。在對教師科研指標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應積極鼓勵教師參與社會實驗,并提升對技術性研究的重視程度,體現(xiàn)專利、論文、科研項目等科研成果的地位,提升教師科研水平及教學水平。
3.3? ?師風師德評價
師德指教師在對科學進行研究過程中形成的倫理規(guī)范,師風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及研究能力的基礎及保證,師風師德對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及學術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想要對教師師風師德進行評價及約束,各院??梢砸浴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為依據對教師進行約束,并從教師的職業(yè)水平、學術水平、思想道德等層面對教師進行師風師德評價。
3.4? ?社會服務評價
民辦本科想要轉為應用型院校就應服務于社會經濟發(fā)展,使院校內社會服務職能得以突出。在教師評價過程中,與社會服務職能相關的評價,院校應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實踐發(fā)展活動及校企合作項目,幫助教師形成社會服務理念,并將理念帶入學生學習過程中。
4? ? ?結 語
民辦本科應用型院校在師資管理過程中,應根據社會需求及發(fā)展進行適當調整,以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fā)展服務,各民辦本科院校應提升對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使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社會企業(yè)發(fā)展需求相符合,加強學生教育過程中的應用研究,解決學生教育過程中的實踐問題、應用研究及社會服務等多方面問題,為特色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邢賽鵬.民辦本科高校應用型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教師教育論壇,2015(5).
[2]王翠梅.人力資源管理視角下民辦高校教師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山西農經,2017(14).
[3]金麗麗,楊媛媛.民辦高??冃гu價模型研究——基于多級模糊綜合法[J].企業(yè)導報,2016(9).
[4]劉朋,董保蓮,齊野.完善高校教師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思考[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2(6).
[5]王銳.北京地區(qū)應用型大學本科教學質量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2010.
[6]孔焱.高職學院專任教師非教學工作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商情,2018(28).
[7]孔焱.高職學院專任教師非教學工作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資訊,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