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蕾
(河南省鄭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中學,河南 鄭州 450000)
中學音樂課程作為中學階段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對中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尤為重要。本文將分別從中學音樂課程教學現(xiàn)狀、體驗式教學研究、體驗式教學方法的實際應用,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經(jīng)筆者的研究,目前中學階段音樂課程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模式落后、音樂課程地位有待提高兩個方面,詳情如下。
音樂教學在中學課堂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許多學生熱愛的學科。音樂課程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能教學,也不僅僅是單一的知識灌輸,在課堂教學中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對學生的情感加以培養(yǎng),使學生的審美意識進一步提升。換言之,音樂課程教學實際上就是藝術體驗,學生可通過音樂產(chǎn)生相關體會,這對學生人格魅力的塑造十分有益。從目前情況來看,許多教師在音樂教學中依然在采用陳舊的教學模式,一味的進行知識的灌輸,導致學生興趣不高,從而影響課堂教學。
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如若缺乏一個正確的意識就無法學好音樂。因此教師們應對音樂教學予以重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
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將多種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以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了解。通過體驗式教學的應用可起到陶冶學生情感,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行強調,對學生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大力開發(fā),同時還應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讓學生獲得美好的體驗。通過體驗式教學,學生可主動提出問題并利用學到的知識來解答,有利于師生配合度的提升,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中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極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影響,為了提高中學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特點來開展教學,通過創(chuàng)新元素的引入可調動學習氣氛,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將流行音樂融入到音樂教學中,并對學生喜愛的歌手歌曲進行介紹,在對“周杰倫”講解中,可回顧他的童年經(jīng)歷以及工作經(jīng)歷,這樣一來學生便會輕松的接受傳統(tǒng)音樂教學。可將陶喆的《蘇三說》這類作品引入其中,通過歌曲播放來供學生欣賞,從而加強學生對京劇藝術的了解,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弘揚了傳統(tǒng)民族文化,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
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有效手段,對教學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通過這一手段可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加強對作品的理解。例如,教師在對八年級第三單元《雪域天音》進行教學時,便可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來進行,在課堂學前教師可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將藏族的風俗習慣以及建筑圖片播放在大屏幕上,通過這一方法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行新課導入。與此同時對相關問題進行設置,例如:“同學們,大家知道圖片上是哪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嗎?”這時,學生便會積極踴躍回答,隨后引導學生對該民族的音樂舞蹈進行探討,營造一個熱烈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
音樂體驗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關鍵,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樂感的重要基礎,為了增強學生的音樂體驗,還應開展聲樂課堂教學,使學生通過歌唱來了解音樂,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體驗??偠灾w驗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使學生的學習激情得到提升,促進音樂教學更好的發(fā)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體驗式教學模式時,教師應以教學理念要求為依據(jù),根據(jù)學生特點對教學方式不斷改進,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教學,確保音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全面提高。將“聽、創(chuàng)融合”作為重點引導學生反復實踐、體驗、總結,關注和落實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建構切實可行的中學音樂體驗式教學模式。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和諧與否,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為了確保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音樂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還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確保課堂教學互動性的全面提升。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本著一切以學生為主的理念進行教學,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積極作答,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為音樂課堂教學的高效實施奠定基礎。
通過上述研究,中學音樂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若不及時解決便會對音樂教學效果造成嚴重影響,為了改善這一現(xiàn)狀教師應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加以創(chuàng)新,通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創(chuàng)造高效的音樂教學課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應主動思考,通過與教師的合作來感受音樂的美好,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