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佩
摘 要:每個人都會犯錯,學習數(shù)學更是一個“犯錯”的過程。然而在有些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面對學生的錯誤視而不見,或嫉“錯”如仇。對于這些錯誤,我們不妨將其變成一種可利用的資源,使其變“廢”為“寶”。
關(guān)鍵詞:小學數(shù)學 糾錯點拔 有效利用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所以學生在課堂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xiàn)錯誤,但是正是因為錯誤的存在,才恰恰說明了這個課堂是真實的,學生最好的學習就是在錯誤中學習,教師要做的就是要抓住這個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發(fā)揮錯誤的最大化價值使其盡可能地服務(wù)于課堂教學。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有效把握,變廢為寶。
一、自主糾錯——培養(yǎng)學生洞察力
最好的學習就是在錯誤中學習。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或多或少的錯誤,恰恰說明這個課堂是真實的。這時候我們不必急于去幫助學生改正,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錯誤,糾正錯誤,通過糾錯去體驗、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新。
老師請一位學生上臺演算22×43的乘法列豎式計算。
這位同學很快就在黑板上熟練地演算起來,但是很多同學舉手表示并不同意。老師聽后沒有立即糾錯,而是說:“這位同學你能說一說你的計算過程嗎?”“用43中的40和3分別與22相乘,先算3×22=66,再算40×220,知道哪里出錯了,”
剛才那位同學恍然大悟:“88的末尾應(yīng)該和十位對齊,我寫成和個位對齊了?!崩蠋熜χf:“那你能上來改正一下嗎?”這位同學興奮地走上講臺,對這道題做出了正確的修改。
當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不要輕易地否定學生的答案,應(yīng)該耐心地聽學生表述。在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和糾正錯誤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洞察力,而且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加深了學生對這個錯誤的印象,以后少犯或不犯類似的錯誤。
二、預(yù)設(shè)錯誤——調(diào)動學生思維熱情
在課堂上,有些錯誤是教師可以預(yù)設(shè)的,教師不妨給學生設(shè)置一些“陷阱”誘導學生犯錯,讓學生快快樂樂地“上一回當”,從而引起學生驚奇、疑惑和新鮮感,激發(fā)學生自己去懷疑、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進而促進教學的有效生成。如“比較路線遠近”的這題:
師:螞蟻從A點爬到B點,有①和②兩條不同的路線,①號路線形如_______,②號路線形如_______,哪條較近?
生1:①號路線近。
生2:我也覺得是①號路線近。
師:有不同意見嗎?你們都覺得是①號近?
學生異口同聲:是的。
師:那誰能說說理由嗎?
生3:因為①號路線只拐了一個彎,但是②號路線拐了很多彎,拐的彎越多走的路肯定越遠。
其余學生在下面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對于這種錯誤,教師是可以預(yù)見的,所以當教師在這里設(shè)下“陷阱”時,定會有學生一腳踩下去。而當老師提出“這兩條路線同樣近”的時候,學生眼中充滿了質(zhì)疑,甚至有學生脫口而出“這不可能的吧”,然后當老師在電腦上用動圖演示這幅階梯圖上線段的平移過程時,學生一個個張大了嘴巴,覺得不可思議,原來它們確實是“同樣近的”。對于這種錯誤學生會帶著疑惑主動地進行思考,這就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思維熱情,讓學生不斷地進行新的探索。
三、適時點撥——拓展學生知識能力
當學生把錯誤的思維過程展現(xiàn)在老師面前時,老師應(yīng)抓準機會,審時度勢,適時地進行點撥,幫助學生點明要害、注意重點,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達到掌握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目的。
二年級《認識時間》這一單元,教師課件播放大課間開始時間(出示8∶55的鐘面),讓學生讀出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學生普遍出現(xiàn)兩種答案:8時55分和9時55分。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接近整時的時間是特別難的,錯誤率非常高。為了突破難點,教師可以出示8時55分和9時55分的兩個鐘面進行對比,并在這個過程中適時點撥,這兩個時間點主要是時針位置的不同,8時55分還沒有到9時,所以時針是接近9但沒有到9,而9時55分馬上要到10時,所以它的時針很接近10。錯誤也是一種寶貴的資源,讓學生把自己的錯誤暴露出來,教師充分利用這一錯誤資源,適時地點撥,深入內(nèi)涵,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四、保存錯誤——“改錯本”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學習是砍柴的話,整理錯誤就是磨刀。每個學生都應(yīng)該準備一本改錯本,把平時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典型錯誤整理記錄下來。在記錄的過程中,他不僅僅是把錯誤的題目和答案寫下來,如果只做到這一步的話,我想并沒有多大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寫下反思總結(jié),那么在以后復習翻看改錯本時,學生才會明白我是怎么想的,哪個地方出錯了,我應(yīng)該怎么想。每一次翻看改錯本都是對糾錯過程的一次回憶,避免學生再犯類似的錯誤。
課堂應(yīng)該是允許學生“出錯”的地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作為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正確把握學生的錯誤,消除錯誤,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精細加工,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的效能,幫助學生變“廢”為“寶”。
參考文獻
[1]姜彥弟.淺談“變廢為寶”在美術(shù)課堂中的運用[J].讀書文摘(中),2018(6):34.
[2]姚莉麗.融入“變廢為寶”理念的中學美術(shù)課堂教學實踐[J].福建教育,2018(3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