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競方
摘 要:自理能力是指幼兒能夠獨立進餐、盥洗、入睡、如廁等能力,小班幼兒由于在家庭生活中父母過度包辦,缺乏相應的鍛煉機會,入園后普遍存在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現(xiàn)象,因此,小班幼兒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就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新《綱要》中也指出幼兒的身體健康以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為主要的特征??梢哉f良好的自理能力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大小肌肉,促進動作協(xié)調(diào),而且在擴大幼兒活動范圍和提高幼兒獨立性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班 幼兒 自理能力 存在問題 培養(yǎng)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11-0-01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獨生子女現(xiàn)狀也普遍存在,很多家長因為十分的溺愛自己的孩子,把本應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都有家長全權代理,這無形中導致了孩子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等這些不良問題的產(chǎn)生。研究表明,良好的自理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幫助其更快的適應集體生活,還能夠幫助幼兒鍛煉大肌肉、小肌肉,促進幼兒各方面動作協(xié)調(diào),幫助其大腦更快的發(fā)展,為幼兒以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培養(yǎng)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1.幫助幼兒鍛煉大肌肉和小肌肉,促進動作協(xié)調(diào)
幼兒大肌肉的動作主要有走、跑、平衡和上舉等,而小肌肉的動作主要與手、手指、小胳膊等有關的動作,手指的舒展、拉伸都會幫助小肌肉的發(fā)展,而小班的幼兒年齡都很小,大肌肉和小肌肉都有待于發(fā)展,若是培養(yǎng)小班幼兒形成良好的自理能力,例如:讓小班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飯,自己拉衣服上的拉鏈,自己洗小手等,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大肌肉和小肌肉,而且能夠促進幼兒各方面動作的協(xié)調(diào),尤其是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的發(fā)展,為幼兒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2.幫助幼兒擴大活動范圍,更快適應集體生活
小班幼兒來到新的環(huán)境,對這里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可是如何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卻成為幼兒面臨的最大難題,在家里,孩子需要什么,家長都能為孩子考慮的周周到到,可是來到幼兒園面對那么多的孩子,教師不可能顧及到所有的孩子,面對吃飯、午睡、穿脫衣服和大小便等生活自理方面的問題,若是幼兒能夠形成良好的自理能力,比如自己獨立吃飯、穿脫衣服和大小便的話,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幼兒擴大活動的范圍,更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3.提高幼兒做事的獨立性、自主性,并增加其自信心
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加,在家里父母幾乎會為自己的孩子包辦一切,比如喂孩子吃飯、為孩子穿脫衣服,這些雖然一時解決了幼兒的問題,可是對于幼兒自身來說,并不利于幼兒的長遠發(fā)展,當幼兒鞋子穿不好,鈕扣扣不好的時候,家長和教師要給予鼓勵,不要因為覺得浪費時間而包辦代替孩子的一切,讓幼兒去嘗試,當幼兒通過努力把一件小事做好的時候,家長應該給予適當?shù)墓膭?,這樣會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幼兒的自信心,當幼兒下次做類似事情的時候,幼兒會很有信心。
二、幼兒園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1.家長大多包辦代替,幼兒自理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養(yǎng)
大多數(shù)家長雖然能夠認識到培養(yǎng)小班幼兒自理能力很重要,但在實際狀況中,家長往往會忽略這些,對于幼兒能夠力所能及的事,家長總是取而代之,比如,吃飯總是家長喂,大小便后家長給擦屁股和提褲子等,原因是家長認為孩子做事情太慢,有時候還會弄得亂七八糟的,有的家長則是沒有意識到每天為幼兒做的事情很多都是幼兒力所能及的,家長習慣了為幼兒做各種事,覺得這樣做是出于一種關心、愛護,可是家長卻忽略了幼兒對自理能力發(fā)展的一種需求,每當幼兒出于好奇心對一件事情想要探索的時候,家長的包辦代替總是把這樣的萌芽扼殺在搖籃里,所以幼兒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多數(shù)都選擇依賴家長,讓家長來幫忙解決。
2.家園合作不夠密切,沒能達成一致共識
家園合作是家庭與幼兒園相互配合,共同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家庭與幼兒園的合作十分重要,幼兒園通過與家庭之間溝通和交流,達成一致的目標,共同幫助幼兒在生活、學習等各方面達到一個較好的水平。家園合作不夠密切,在教育孩子上達不成共識,也會阻礙孩子的發(fā)展。
三、幼兒園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1.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許多家長都認為,小班的幼兒年齡太小,很多事情都做不好,無論是在吃飯脫衣還是如廁等方面,家長都采用包辦代替的方式,家長認為這樣會省去許多的麻煩,而且等幼兒長大了這些自然而然就都會了,現(xiàn)在只需要發(fā)展幼兒的智力,讓幼兒掌握更多的知識就是最好的,但其實這樣的教育觀念是錯誤的,小班的幼兒的確年齡都比較小,可以說生活中經(jīng)歷的每一件事都對幼兒有無比重要的影響,潛能需要成人去開發(fā),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班幼兒這個階段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開發(fā)階段,成人對此不應該太過于忽視,也許幼兒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會做不好,但做為家長應該給與幼兒一定的信心,教師也要通過與家長溝通和交流,推薦家長看一些如何教育和培養(yǎng)幼兒的書,慢慢轉變一些家長錯誤的教育觀念,使家長認識到培養(yǎng)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2.家長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精神環(huán)境和物質(zhì)環(huán)境
良好的精神環(huán)境是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家長能夠站在幼兒的角度,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幼兒進行一定的培養(yǎng),對于幼兒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能夠放手,讓幼兒大膽嘗試。
3.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賞識教育
小班幼兒因為年齡都比較小,所以在情感方面他們顯得都很脆弱,對于外界事物總是顯示出一種畏懼和膽怯,做為教師首先要明確這一點,其次在日常教學中,對于幼兒小小的進步,教師都不應該忽視,應該看到幼兒身上的閃光點,鼓勵幼兒獨立的思考。
總之,小班幼兒良好自理能力的形成是需要幼兒園與家庭雙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才能夠?qū)崿F(xiàn)的,筆者堅信只要不斷地完善和改進,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一定會大步提高,幫助幼兒走向新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張帆.淺析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問題[J].課程教育研究,2014
[2]趙葵.培養(yǎng)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探討[J].海峽科學教學探討,2010
[3]徐幀.家園合作互動,促進幼兒發(fā)展[J].學前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