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燕
(永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永州 425100)
近幾年,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推進,促使高職院校教師更多地關注如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尤其是英語寫作能力。因此,探尋新的教學模式一直是高職英語教師關注的重點。當前,高職英語教學存在一個奇怪現象,即學生實踐能力普遍較差,常常是會聽不會說,能理解但不會寫作,這阻礙了高職學生的求職與就業(yè)。為了改進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高職教師可以引入思維導圖對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幫助學生學會獲取知識并巧用知識,提升寫作能力。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是英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托尼·博贊(Tony Buzan)在20 世紀60 年代提出的。思維導圖強調運用文字、圖形、顏色等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構建一個放射性立體結構,促進學生加深記憶,發(fā)散思維。思維導圖自從被提出之后,就得到了世人的認可,在很多行業(yè)得到應用,尤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較為普遍,研究成果更為豐富。思維導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在傳統(tǒng)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教授的單詞和語法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很小,過于孤立和機械化,不利于學生在寫作時靈活運用這些單詞和語法。很多學生雖然知道單詞怎么拼寫,是什么意思,也知道教材中的語法知識,但由于缺乏一定的關聯性,在寫作過程中對這些單詞和語法的應用往往不恰當、不得體,這降低了學生寫作的興趣。而應用思維導圖,教師可以運用關鍵詞、色彩、圖形等方式構建一個立體的知識網絡,通過具體形象的立體結構刺激學生的大腦,利用豐富有趣的思維導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思維導圖可以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如課前備課、課中教學、課后測評等。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使高職英語教學流程更科學,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教師通過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將梳理之后的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一一呈現,不知不覺鞏固學生的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在傳統(tǒng)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講解式教學方法,將知識點一環(huán)一環(huán)地進行傳授,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師生關系不太和諧。而利用思維導圖,教師可以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構建一種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促進師生互動交流。思維導圖這種對話式和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真正成為英語課堂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從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近幾年,思維導圖在高職院校英語寫作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已成為高職院校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當前,社會對高職英語專業(yè)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挑戰(zhàn)。很多教師都已認識到英語寫作能力的重要性,意識到必須對傳統(tǒng)英語寫作教學進行改進,比如要多分配一些時間來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英語寫作。要重新評價自己過去的課堂教學活動,不斷探索一些新的教學方法,讓英語寫作教學過程變得更加輕松、易于理解和接受。思維導圖具有一定的直觀性和發(fā)散性,能夠幫助學生輕松把握知識的重點,培養(yǎng)學生運用單詞和語法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因此,高職教師可以引入思維導圖,幫助高職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將亂序的思維進行梳理、歸攏、聚集,做到下筆之前理清寫作思路,有序地發(fā)散思維。思維導圖可以作為師生間積極互動的工具,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注意積累與寫作有關的素材,提高英語寫作的興趣,讓學生不再害怕英語寫作。這樣,學生通過親身體會,掌握英語寫作的奧秘,就會感覺英語寫作其實并不難。
寫作是一個動態(tài)的思維認知過程,學生首先要理解寫作的主題,然后根據主題范圍調整自我認知,并圍繞主題進行文章結構的安排。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來安排文章結構,就是借助思維導圖像一棵呈發(fā)散狀的“知識樹”的特點,明確文章的整體性和序列性。在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題目,運用思維導圖設計一個提綱,然后在每一節(jié)依次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畫出每一個觀點的脈絡,標清各個不同分支之間的關聯點。這可以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勾畫出清晰的寫作思路,通過布局謀篇,形成一篇脈絡清晰的文章。另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根據主題創(chuàng)作帶有自己風格的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難免會遇到各種難題,特別是語法方面的難題。很多學生對教材中出現的單個的語法知識能夠熟練應用,但是整個學期的全部知識學完之后,難以將散落在各個章節(jié)的語法知識形成一個綜合性的知識網絡,無法熟練地將各個章節(jié)不同的語法知識要點聯系在一起綜合應用。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寫作主題,將語法知識進行分層展示,利用知識點繪制思維導圖,將知識網絡綜合化、科學化,幫助學生將所學語法知識構建成一個網絡,形成一個整體的知識體系,避免學生在寫作時毫無頭緒,遺漏寫作要點。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法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能力,提高所寫文章的質量,為學生的英語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目前,高職學生英語寫作水平一般,說不上很差,但成績突出者也很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生的寫作素材大多相似,缺乏新意。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選用的很多素材都是教材、練習冊上的內容。因為學生平時的課外閱讀量有限,而且部分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也不注重積累寫作素材。任何文體的英語寫作都需要大量的英語詞匯以及素材作為基礎,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并讓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時,邊讀邊按照自己的理解繪制文章框架,然后摘錄有用的素材。靈活運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快速積累大量的素材,而寫作素材的大量積累會顯著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與英語寫作的結合,可以幫助教師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但是并不僅僅只有教師才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學生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如何繪制思維導圖,以便更好地理解主題,使英語寫作變得條理清晰。要讓學生靈活運用思維導圖發(fā)散英語寫作思維,科學安排文章結構,構建英語語法知識網絡,積累大量英語寫作素材,從而提高英語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