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 要:教師承擔著培育國家未來的重任,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焦點。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緊跟社會發(fā)展趨勢,培育時代需要的人才。目前的教學工作存在諸多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原有教學思維,通過進修成為更加全面、專業(yè)的教育者,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教學理念;特色活動;網(wǎng)絡平臺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支撐力量,但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隊伍出現(xiàn)教學方式單一、忽視素質教育等問題。教師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自我,而進修能夠幫助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法,適應社會需求,是一種頗為有效的方式。
一、革新教育理念,改善教學管理
雖然國家提倡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但是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偏遠地區(qū)。一方面,教學設施落后,教育體制保守僵化,學校存在發(fā)展緩慢、結構不合理等突出問題;另一方面,教師更注重知識的灌輸,強調智育,而忽視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提高。這些因素都導致教師隊伍存在缺陷,教師要培養(yǎng)的是能經(jīng)受社會考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學校要深刻認識和反思自身存在的缺陷,調整內部結構,及時了解國家方針計劃,更新教育理念,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和前瞻性。同時,學校要鼓勵新生力量的加入,激發(fā)體制活力,提高教研水平。教師也要根據(jù)新課程改革要求,調整教學方式,充分考慮學生的不同特征,對癥下藥,將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結合,促進學生的素質教育和長期發(fā)展。
在教師隊伍面臨諸多瓶頸的情況之下,學校層面、教師自身都應作出調整改善。比如,學??梢越M織教師聽取關于課程改革的會議,讓教師參與討論,提出“如何有針對性對各年級實行教學改革”的問題,鼓勵教師暢所欲言,分享教學存在的難題,共同反思和解決,制定更加合理的方案。如面對教學形式單一的難題,可以讓不同學科教師結合專業(yè)特色開辟新的教學方法,語文課不僅局限于課堂,還能郊游、野炊,觀賞、體驗自然;數(shù)學課可以構建模型;英語課能與外國人對話、配音模仿等。然后在教師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可采用先試點再推廣的策略試驗方案效果,教師擁有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的自主權。最后,學校應當在師生之間建立良好互動,要注意調查學生意見,聽取學生建議,形成一個師生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huán)。
通過從學校到教師到學生多層次的教學改革,教師能夠汲取各方意見,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改變以往片面、單一的教學模式,切實實現(xiàn)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開展特色活動,建立靈活模式
進修是為了使教師在學習和交流中更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在豐富自身的同時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國家一直提倡通過進修改善教師隊伍的質量,然而在落實上出現(xiàn)種種不到位現(xiàn)象,進修也要進入到改革狀態(tài),以更加健全、充實的方式改善教學環(huán)境。學校要重視進修的意義,給教師提供資金、時間上的支持,減少教師進步的障礙。教師也要積極參與進修活動,不能消極被動,以各種借口拒絕逃避進修。再者,如果進修培訓的方式過于單調就很難調動教師積極性,因而進修的模式要多樣化。進修時要考慮教師的不同水平和不同安排,短期進修和長期進修合理分配,全面培訓和部分培訓有機結合。另外,進修可以以多種方式展開,包括專家講座、研討會、實地考察、交換學習等,尊重教師的興趣和需求,以靈活多樣的進修模式開發(fā)教師思維,推動教師進步。
在實際的進修培訓中,手段靈活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比如,專家在開座談會時,可以提出一些具體的案例、問題讓教師分析、討論。如在講述“素質教育”這一概念時,專家要讓教師看到學生更加長遠的發(fā)展前景,通過對單一德育和全面教育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發(fā)展?jié)摿Α⑦x擇空間的對比,讓教師意識到素質教育才是培育學生的正確道路。另外,可以讓不同學科的教師分組討論,就自己學科如何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提出看法,專家再對不同意見點評、補充、總結,讓教師能學有所獲,教學相長。
借助多樣的進修模式,教師能夠開闊視野,接觸到國家教育變化的最新消息,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重新建立適合學生需求的教育模式。
三、構建網(wǎng)絡平臺,發(fā)展多維互動
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開闊的視野,提高課堂效率,增強教學效果。而且,網(wǎng)絡平臺的發(fā)展為教師進修創(chuàng)造了更為有利的環(huán)境,教師進修的場所可以從統(tǒng)一地點轉換到網(wǎng)絡,學校也可以順應潮流建立網(wǎng)絡進修平臺,既能給教師時間空間上的自由度,又能保證享有更加專業(yè)、豐富的資源。在網(wǎng)絡平臺上,教師能夠打破自身局限性,大膽表達,又可以依據(jù)自己的程度尋找相關資料,省時省力。此外,網(wǎng)絡平臺具有高度互動的功能,教師在網(wǎng)絡平臺上能夠與不同教師、學者進行交流,互相學習。
這種借助網(wǎng)絡平臺展開的進修存在多種類型,包括集體授課、語音聊天、郵箱交流等。比如教師對“如何利用課件組織語文課堂內容”產(chǎn)生疑問時,有關專家可以直接在網(wǎng)絡上展示自己的課件,演示自己的講課方式,若教師還存在疑問,可以觀看語文公開課,學習如何做好課件、組織語言、設計課堂環(huán)節(jié),若是個人有一些想法不知是否可行,也可以給專家發(fā)郵件,相互交流。
教師要把進修看作是自己的終身學習,利用各種媒介平臺學習吸收新知識,將知識轉化為新的教學實踐,摸索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
四、結語
教師隊伍確實存在不少問題,但不能否認教師在培育學生的過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進修能夠實現(xiàn)教師從個人領域向專業(yè)領域的轉變,在提升教師素質的同時,實現(xiàn)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陳靈佳.基于教師分層的培訓課程設計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6.
[2]張福海.淺談教師進修學校在培訓教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學周刊,20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