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晴晴
主題來源:
開學第 周的某次教學活動時,我點開了 首名為《畢業(yè)歌》的兒歌請孩子們跟著輕輕哼唱,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他們,好奇地問道: “老師,這首歌叫什么名字?可真好聽呀!”
我答道: “它的名字叫《畢業(yè)歌》,是你們六月份要在畢業(yè)典禮上唱的歌曲?!?/p>
“畢業(yè)是什么?”孩子們又問。
“畢業(yè)就是三個月之后你們在幼兒園的生活和學習結(jié)束了,你們即將進入小學開始新的學習,可以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生了……”我回答道。
這時候蔡蔡站起來說: “媽媽說,一年有365天,那三年呢?是不是有很多很多天,我們都數(shù)不清了。”
我笑著說: “年有365天,那三年就是千多天的時間,很多很多,數(shù)不完的那一種!”
孩子們驚奇地說: “哇,這么長時間我們都在干什么呀?時間在干什么呢?它去了哪里呀9老師你知道嗎?”
我若有所思地回答道: “我們都在忙著長大呀!時間大概是迷了路吧!”
就這樣,話題不斷地深入,帶給孩子們關(guān)于時間的思考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刻。而作為即將看著他們畢業(yè)的老師,多么希望時間在這一刻靜止,這樣我們就不用在炎熱的六月說上一句句冰涼的再見,也不用在熱鬧的夏天安靜地轉(zhuǎn)身離開。但人總歸是要往前看的呀,對于逝去的一千多個日夜,不如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吧!也許時間真的迷了路,那我們就負責帶它回家吧!
主題目標:
1.能夠區(qū)分整點和半點,并能準確認識時鐘。
2.初步建立時間的觀念,知道自己在園一日生活的各個時間點。
3.能夠認識生活中計算時間的工具,并以正確的方式書寫時間。
4.在相關(guān)活動體驗中,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家園合作:
1.親子共同尋找生活中用以表示時間的數(shù)字、標志。
2.合作查詢小學生的一天作息時間表,并發(fā)現(xiàn)與幼兒園作息時間的不同。
3.親子合作并探索、感受一分鐘能做哪些事情。
4.合作完成關(guān)于自己的幼兒園時間手冊,有珍惜時間的意識。
主題過程:
關(guān)于“時間”的主題來源于剛開學的一次偶然的音樂活動,當孩子們開始有意識地察覺原來三年是一千多天的時候,會覺得時間已經(jīng)過去那么多了,原來自己就是在這樣的一天一天中長大的。那么,在過去的一千多天里,時間到底帶我們做了什么,又偷偷藏到哪里去了呢?也許時間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但也許時間只是跟我們開了玩笑,相信不久之后它會回來。帶著這樣的幻想和疑惑,我從繪本館里找來了幾本關(guān)于時間的繪本。經(jīng)過與孩子們的商討,我們決定將繪本《時間迷了路》作為本次主題的框架。就這樣我和孩子們開始了本學期的繪本主題一一時間迷了路,我們一起尋找時間、發(fā)現(xiàn)時間,共同探討如何珍惜時間、節(jié)約時間。
一、主題活動之計時工具初相識
說到計時工具,也許對我們成人來說并不陌生,但對于孩子來說,他們認識的計時工具很可能只限于他的小鬧鐘。那么為了讓孩子能夠了解到更多關(guān)于計時工具的知識和歷史,我們組織開展了關(guān)于計時工具的相關(guān)活動。
活動一:計時工具的演變
當我問道: “孩子們,你們知道什么是計時工具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就是計算時間的工具?!?“那你們見過什么樣的計時工具呢?”孩子們的回答基本上都是“我的小鬧鐘就是計算時間的工具。”為了讓孩子們了解更多關(guān)于計時工具的知識,我向孩子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一一以前的人們是怎么計算時間的呢?放學回家請孩子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查詢計時工具的前世今生。
第二天孩子們來到幼兒園,當我再次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孩子們說出了自己查詢到的不同的答案。有的小朋友說: “最古老的時候,人們用的是圓圓的那個東西,媽媽說它叫日晷。古人就是用那個來計算時間的。”再有的小朋友說: “古代的人們也會用水壺滴水的方式來計算時間?!边€有小朋友說: “后來,又有一些聰明的人發(fā)明了鑲嵌在墻上的大大的鐘?!本瓦@樣,在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回答當中,我們開始了一節(jié)新奇有趣的社會活動《計時工具的演變》。
圖一: (正在進行中的社會活動《計時工具的演變》)哇,原來,以前的人們這么厲害,發(fā)明了這么神奇的計時工具,真好玩!
圖二:剛剛看了那么多好玩的計時工具,趕緊把它畫下來吧!我們一起合作就能把計時工具幾千年的變化全部畫出來啦!
通過本次社會活動的學習,孩子們知道了原來最古老的中國人發(fā)明了 個叫作“日晷”的計時工具。祖先們利用日晷變換的不同位置來確定具體的時間。后來人們又發(fā)明了水壺滴水的方式進行計算時間,人們把它叫作“水鐘”。繼而人們又發(fā)明了沙漏,接著有了鑲嵌在墻上的天文鐘,最后又有人發(fā)明了可以放在桌子上面的擺鐘。一直到現(xiàn)代社會,我們看到時鐘、手表以及其他的電子設(shè)備來計算時間。
活動二:生活中的計時工具
認識了這么多的計時工具,孩子們開始疑惑,古代的人們是怎么計算時間的我們可沒有見過,我見過的只有身邊的這些計時工具。 “對呀,那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計時工具呢?能不能找來給我們分享一下呢(7”就這樣,我們的活動進入了第二個小環(huán)節(jié)——生活中的計時工具。
圖三:看,這個沙漏里的沙子流得好快!咦,怎么回事?這個沙漏為什么流得的那么慢呢?
圖四:我也來研究一下這個時鐘,嗯?為什么時鐘里有三個完全不一樣的指針呢?
孩子們同樣是請爸爸媽媽幫助查詢的方式尋找了生活中常見的計時工具,并將其帶過來主動分享。有的小朋友將自己的電話手表帶過來,有的小朋友帶來了可愛的小鬧鐘,還有的小朋友帶來了沙漏和媽媽的手表,等等。每一個帶來計時工具的幼兒,我都會請他介紹一番之后投放在益智區(qū)里。孩子們會在區(qū)域活動時間或其他自由時間,對班級的現(xiàn)有計時工具進行探索和研究。
活動三:時鐘的秘密
孩子們在見過了那么多的計時工具以后,對鐘面上的三個指針有了更大的疑惑和好奇。 “為什么三個指針大小長短都不一樣呢甲它們會有自己的名字嗎?它們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為什么鬧鐘上有的很多數(shù)字,而有的卻沒有數(shù)字呢……”帶著這些疑惑,老師和孩子們進行了 節(jié)關(guān)于時鐘的數(shù)學活動——《時鐘嗒嗒嗒》。
圖五:認識了整點和半點,那我們就拿卡片來驗證一下吧!
圖六:聰明的我不僅認識了整點和半點,還會寫其他的時間哦!你知道嗎,兩個點點上下放到 起,就是“點”的意思啦!
圖七:區(qū)域活動時間,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這個小任務(wù)吧!
二、主題活動之我的時間去哪了
在經(jīng)過前期各項主題活動的鋪墊,孩子們開始不自覺地思考著“既然一天的時間是這么久,那我每天的時間都到哪里去了呢?”帶著孩子這樣的疑問,我將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作息時間安排表放映在一體機上給孩子們看。那個時候孩子們才知道,原來每天我們從早上七點半到下午的四點半,都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原來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用時間來表示,用時間來控制。這個時候正在思考的蔡蔡突然問道: “那每天早上的七點半之前,下午四點半放學之后,我們也可以把做的事情像這個表格一樣列出來嗎?”我欣然回答: “當然可以,這樣的話你就把每一天的時間安排完完整整的規(guī)劃出來!”就這樣,我們又開始了另一段主題活動的進程。
活動一:我的時間手冊(親子)
在經(jīng)過蔡蔡小朋友的無意間的提醒,孩子們都想要把自己每天做的事情用時間表示出來。于是,在某一天下午的區(qū)域活動時間,部分孩子拿來了折紙,剪刀和膠開始進行手冊的制作。每一個孩子都在此時創(chuàng)作著屬于自己的時間手冊,他們在裁剪好基本的手冊形狀之后,開始記錄自己在幼兒園每個時間段做的事情。但遺憾的是,孩子們只能記錄下在幼兒園的事情,而對于入園前、入園后的時間點卻不夠清楚。因此,我建議孩子們將未完成的時間手冊帶回家請爸爸媽媽幫忙共同完成。
圖八:我的時間手冊做好啦,用剪刀剪下來就是一個超級酷的小冊子啦!
圖九:猜一猜我在寫什么?哈哈,12:08的時候我已經(jīng)睡著嘍!
圖十、十一:時間手冊陸陸續(xù)續(xù)地完成,每一個作品既豐富又生動!
經(jīng)過兩天的時間,孩子們的時間手冊陸陸續(xù)續(xù)完成了,并帶到幼兒園來和同伴們一起分享。在這一天的教學活動之前,我特意將孩子們的作品整理好,請每一位幼兒分享自己每一天的時間安排。孩子們在相互分享中,知道了原來一天的時間我們完成了那么多的任務(wù)呀!
圖十二、十三: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自己制作的時間手冊吧!放學后的你做了什么事呢?
活動二:我的小鐘
在主題活動慢慢深入的過程當中,孩子們逐漸對時間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也對小鬧鐘更加的喜歡。在某一天的晨間活動時間,悅悅找來了自己的畫冊開始設(shè)計自己的小鬧鐘。在悅悅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設(shè)計自己的小鬧鐘。每一個小鬧鐘的外形都千差萬別,在孩子們的眼里他們設(shè)計的每一個鬧鐘都有些神奇的魔法。有的鬧鐘可以讓時間變成彩色的,有的鬧鐘可以讓時間走的慢一些,還有的鬧鐘可以讓時間回到以前……在一個一個具有神奇魔法的鬧鐘里藏著孩子們無限的想象力。
圖十四:我設(shè)計的小鐘是向日葵的模樣,向日葵跟著太陽走,小鐘也跟著太陽走。這樣的話,每一天都是重新開始!
圖十五:我設(shè)計的小鐘是愛心的形狀,有著愛心的小鐘能讓時間都變成粉色的泡泡。
三、主題活動之體驗短短一分鐘
老師和孩子們一如既往地進行著相關(guān)的主題活動。為了讓孩子們對時間有一定的概念.同時逐漸養(yǎng)成節(jié)約時間的良好習慣,我在每個區(qū)域里都投放了一個自制或者購買的沙漏,并在每一個沙漏上標明時間。這一天,在孩子們進行美術(shù)活動的時候,我將一個時間為30分鐘的沙漏放在了桌子上,告訴孩子們等沙漏里的沙子全部漏下來,就說明30分鐘已經(jīng)過去了,我們的繪畫時間也就結(jié)束了。孩子們聽完紛紛告訴同伴: “我們畫畫的時候, 邊畫邊看著沙漏,就不會超過老師規(guī)定的時間了?!鄙衿娴氖?,這一次真的沒有一個孩子超出我們規(guī)定的繪畫時間。以往畫畫一直很慢的浩浩高興地為自己鼓掌,并說道: “原來30分鐘就是這樣過去的呀!原來我也可以畫畫不遲到!老師,30分鐘我們可以畫一幅畫,那分鐘我們可以做什么呢?”
活動一:和時間賽跑
聽了浩浩這樣的疑問,我決定把這個問題交給孩子們?nèi)ソ鉀Q。巧合的是,那一天的戶外活動就是拍球比賽,于是我突發(fā)奇想地說道: “不如我們就來比賽一分鐘能拍多少個球吧!”孩子們聽完紛紛拍手同意,表示很樂意參加這個計時的游戲。于是,就在等待其他孩子繪畫結(jié)束的過程當中,我找來了幾張白紙將其裝訂成小冊子,在封面上寫上“大三班排球比賽記錄冊”。就這樣,我們開始了班級的第一次“一分鐘拍球比賽”。在這樣計時游戲的帶動下,孩子們又想出了“一分鐘踢毽子比賽” “分鐘投籃比賽”“分鐘賽跑”以及“分鐘跳繩比賽”。也正是在這樣的游戲模式下,孩子們的拍球、踢毽子、跳繩的本領(lǐng)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每到戶外活動時間,孩子們都會問老師:“老師,今天是什么計時比賽?”
圖十六:看,一分鐘我可以投中3個球哦!
圖十七:哈哈,一分鐘賽跑開始嘍!同伴們,加油呀!今天我要得第一名!
圖十八:看到了嗎?我一分鐘能跳36個!
圖十九:一分鐘拍球比賽開始,加油,看我多厲害!
圖二十:踢毽子我是最厲害的,看我的!
活動二:一分鐘能做什么
在經(jīng)過了幾天的一分鐘計時比賽之后,突然有一天的餐后看書時間,欣欣告訴自己的好朋友婉儀說: “昨天我?guī)蛬寢尟B了三件衣服,你猜一猜我用了多長時間?”婉儀搖搖頭,欣欣接著說: “哈哈,我才用了一分鐘的時間!”婉儀立刻反駁道:“不可能,疊衣服可難了,你怎么可能才花了一分鐘的時間!”這樣的爭論引來了越來越多的孩子圍觀,同時也加入了這一場爭論。當孩子們僵持不下,找我來評理的時候,我說道: “既然是這樣有爭議的事情,那不如就請每位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測試一下,你在家里一分鐘到底能完成什么任務(wù)?”孩子們帶著這個小任務(wù)回到家里開始測試。
a:我可以在一分鐘之內(nèi)疊好兩件衣服。
b:一分鐘的時間,我就能整理好我的小床鋪!
c:媽媽做飯前,我可以用一分鐘的時間幫媽媽削好一個絲瓜的皮。
d:我可以在分鐘之內(nèi)洗干凈兩個碗。
當孩子們回到家以后就開始進行一分鐘的任務(wù)測試,班級家長群里“嘀嘀嘀”地傳來了家長們發(fā)來的視頻。第二天,我將這些視頻截圖給孩子們看,并讓他們說一說自己是怎么在一分鐘之內(nèi)完成這些看似艱難的任務(wù),孩子們紛紛舉手,分享了自己的方法。通過這個簡單的分享活動,孩子們也知道了原來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變的優(yōu)秀,都可以很快地完成這些任務(wù)!
四、主題活動之小學生的時間表
自開學以來,我就跟孩子們說,這學期結(jié)束,你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yè)了,你們將成為 名優(yōu)秀的小學生。孩子們在老師的期待中也盼望著早一點成為小學生,在班級里,你也會經(jīng)常聽到三三兩兩的孩子聚在一起討論著自己小學里的哥哥姐姐們。帶著這樣的期待和好奇,我們開始了小學生生活大調(diào)查。
活動一:小學生哥哥姐姐的一天
孩子們在知道了自己幼兒園每個時間點的任務(wù)之后,對小學生的作息時間也有很大的興趣。于是,孩子們通過詢問、請教的方式收集到了小學生哥哥姐姐的一些生活作息時間。尚未學會寫字的他們,用圖畫代替文字,將小學生的一日生活畫的生動又形象。
圖二十一:來校之后的哥哥姐姐開始進行升國旗的儀式啦!
圖二十二:到了早讀時間了,哥哥姐姐們將課本放在書桌上,認真真地讀書。
圖二十三:課間十分鐘,哥哥姐姐們在操場上有的踢足球,有的跳皮筋。
圖二十四:中午放學后,哥哥姐姐們就回家吃午飯,在家里午休之后,下午才來學校上學。
圖二十五:到了下午的3:10,哥哥姐姐們就放學了。和好朋友一起走到學校門口才說再見。
主題板塊:
一、主墻全景照片
▲主題版面設(shè)計構(gòu)思:本次主題墻整個版面的設(shè)計思路源于繪本《時間迷了路》《老狼老狼幾點了》和時鐘三個元素。
為了體現(xiàn)繪本元素和彰顯時間主題,我將本次墻面的整體背景確定為繪本《時間迷了路》其中的一 幅畫面,其寓意為:原來時間也會走彎路呀!但是時間從來沒有真正地消失,而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存在于人們的心里。
將每個版塊以大小不同的時鐘為基本框架進行分隔,且在分隔版塊時,保證每一個時鐘都有“這條彎路”的存在,意在表明時間貫穿每一個小的部分,一個個小的部分串起來就是 個完整的時間之路。
最后,懸掛在房頂?shù)牡躏梽t源于繪本《老狼老狼幾點了》封面的裝飾。
圖一:我們和老師一起用水粉蘸染的方式完成主題墻背景的創(chuàng)設(shè)。
圖二:在膠帶圈上粘上我做的立體小花,哈哈,很漂亮吧!
圖三:我們 起來做一些花環(huán)小鐘的吊飾吧!
二、各個版面分開欣賞圖片
版塊一:時鐘嗒嗒嗒
該版塊的主題活動以探索計時工具為主線,主要分為計時工具的演變、生活中的計時工具、時鐘的秘密三個小分支。三個分支由淺入深,讓孩子們對時鐘的了解逐漸深入。
圖四:通過一節(jié)新奇有趣的社會活動《計時工具的演變》孩子們了解到了更多關(guān)于計時工具的前世今生,區(qū)域活動時間感興趣的小朋友將其畫了出來,組合成這版塊的內(nèi)容。
圖五:在爸爸媽媽們的幫助下,孩子們收集到了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幾種計時工具。
版塊二:我的時間我做主
該版塊的主題活動以孩子們的記錄表做為重點,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制作時間手冊,將手冊裁剪成自己喜歡的時鐘的樣子,把自己一天的各個時間點和做的事情記錄下來。除此之外,孩子們自己動手設(shè)計“魔法時鐘”作為這個版塊的輔助部分。
圖六:我們的魔法小鐘是不是都很酷呢甲哈哈,快來加入我們吧!
圖七:我們自己動手制作的時間手冊哦—一想不想知到我在幼兒園的一天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那就快快打開,欣賞下吧』
版塊三:體驗一分鐘
該版塊以幼兒親身體驗一分鐘為線索,將孩子們的幼兒園“一分鐘比賽游戲”和在家里的“一分鐘小任務(wù)”以圖片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在圖片旁邊附有文字說明,解讀孩子們一分鐘的不同的體驗。
1.一分鐘能做哪些事情呢?孩子們回到家以后,在爸爸媽媽們的幫助下真真切切地體驗到啦!
2.在幼兒園里,一分鐘可以跳30次皮筋,可以拍36個球,還可以……
版塊四:小學生的一天
該版塊主要是孩子們通過查詢、收集的方式,將小學生哥哥姐姐們的一日生活以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通過對這一信息的收集,孩子們對于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
主題活動反思:
歷時一個月之久的主題活動結(jié)束了,無論是孩子、老師還是家長,都從中收獲頗豐。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本次主題活動的反思。
一、孩子的收獲
孩子們通過一個月的相關(guān)主題活動的開展,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從最開始孩子們對于計時工具的好奇,到慢慢地了解時鐘的指針秘密,再到認識整點和半點,用自己的書寫方式表達每天的各個時間點。漸漸地,孩子們對于時鐘的強大作用有了更大的興趣。他們不僅知道了節(jié)約時間的重要性,還知道了一分鐘就是六十秒,并且他們能在一分鐘之內(nèi)完成多少個拍球和跳繩,在愉快的分鐘賽跑當中為自己加油。現(xiàn)在的他們有了很強的時間概念,做事情再也不是拖拖拉拉,早上入園的的時間大部分都在八點之前,對于老師每天的小任務(wù)也都積極完成。
二、家園合作的收獲
在這段時間內(nèi),老師也看到了家長們的積極配合,家長們在與老師溝通時也在日復(fù)一日的交流中增進家園聯(lián)系和情感。讓家園關(guān)系變得融洽、和諧。家長們積極主動地幫助孩子、配合老師完成主題相關(guān)活動。比如在版塊二的活動當中,很多孩子會將自己的時間手冊帶回家完成,家長們都能夠坐在旁邊陪同,同時也能夠?qū)⒆渝e誤的書寫方法以及表達方式給予及時地糾正。同時也會經(jīng)常詢問老師,關(guān)于孩子地書寫方面家長該如何引導。老師也都會為每位家長的疑惑給予積極的回應(yīng),并提出解決的方案。加之本學期家長們對幼小銜接比較重視,涉及到的關(guān)于時間這一主題的活動與之相關(guān)很多,因此家長們對此項主題活動表示肯定和積極的支持,孩子們能夠在積極主動的氛圍下接受幫助和習得新知識。
三、我的收獲
歷時一個月的主題活動,從最初的設(shè)想到一次又 次在實踐中的更改、變化,孩子們收獲了很多,同時我也收獲了很多。在科學活動探索時鐘的秘密時,我道了原來每位孩子都有一個科學的夢,每一個齒輪的轉(zhuǎn)動都有著自己的道路;同時,將益智區(qū)的材料部分投放為與時間有關(guān)的材料后,我也能及時發(fā)覺部分孩子對于時間概念的掌握和理解,以及書寫方式的進步或變化。在很長一段時間的區(qū)域活動中,我能夠發(fā)現(xiàn)個別幼兒對于時間的書寫存在一定的問題,對于鐘表的認識和指針的轉(zhuǎn)動方向以及位置有著一定的誤差,為此老師也會及時的給予糾正,爭取讓每位孩子都取得的進步。而這次主題活動最大的收獲就是將每一個區(qū)域都放一個沙漏作為計時器,孩子們在進行各個區(qū)域活動的時候,都能夠準確地按照時間的規(guī)定進行收放區(qū)域材料和進行區(qū)域活動,再也沒有孩子出現(xiàn)拖拉的現(xiàn)象。孩子們對于時間的概念有了更大的認識,同時對于節(jié)約時間也有了更深的執(zhí)行力。時間對于他們來說,再也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個可以節(jié)約、可以具體到做哪些事情的東西。
本次主題活動有收獲、有不足,但更珍貴的是孩子們和家長、老師的身體力行。孩子們能夠通過一段關(guān)于時間的主題活動,改變自己生活中不好的習慣,開始有意識地珍惜時間、節(jié)約時間,真正地像個小學生一樣規(guī)范地要求自己,我想這大概是主題活動最大的意義和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