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珍
摘 要:在初三學習階段的眾多科目中,每一個學科都有其自身獨特的語言系統(tǒng),而其中化學這一學科的語言更為特殊,因此對于化學用語的熟悉掌握與靈活運用成為了每一個初三學生的重難點所在,倘若不能將這一重難點問題解決,那么學生就不能真正把化學這一科目學好。在以往對于化學用語教學這一方面,教師大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然而這種機械枯燥的記憶方式不僅易忘,還讓學生覺得化學生硬乏味,增加了學業(yè)壓力。因此,基于新課標背景,對初三化學用語的教學策略進行探討是必要的。
關鍵詞:初三化學 新課標 教學策略
一、教學作統(tǒng)籌安排,將難點拆解分散,分階段進行
對于化學用語,學生要首先了解其定義,它是用一系列符號或者圖式來表示某種物質組成、結構及其變化的,在化學整個過程的學習中,化學用語是學好化學的基礎,因此它在其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瘜W用語之間也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系,元素符號是化學元素的基礎,由單個元素符號組成化合物,再由各種化合物通過合成產生反應物以構成化學方程式,因此,化學方程式是往往是教學的重難點,學生大都對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感到困難,要有效解決此問題,教師應當統(tǒng)籌安排教學進程,把每個方程式中的每個元素符號彼此之間進行分散,再對元素符號組成的化合物進行分析,最后對整個方程式進行講解,將難點逐一拆開,化整為零,分階段落實,這樣使得化學用語的教學有張有弛,真正鞏固學生的化學學習基礎。
二、合理安排時間、激發(fā)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化學用語在化學整個過程的學習過程中,應該是一直存在,貫穿教材的全部內容。教師應當對學生化學用語的學習合理安排時間,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長期的學習活動中,營造一種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
1.循序漸進,逐一突破,合理計劃
要真正讓學生掌握化學用語,靈活運用化學元素符號,背誦是必不可少的階段,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早自習時間騰出十分鐘對化學元素做記憶背誦,一開始教師不必要求學生熟記太多化學元素及符號,要循序漸進,教師根據學生記憶的化學元素程度逐漸增加背誦數量,而后對化合物的書寫進行熟記,最后再進行化學方程式的識記任務。通過合理計劃安排,對化學用語學習中出現的疑難點進行逐一突破,學生在化學用語的學習中取得明顯的進步。
2.明確學習目標,聯系實際生活,激發(fā)學習興趣
要明確告訴學生學習化學用語的目的所在,因為在化學整個的學習過程中,化學用語是一直在其中有所體現的,要想真正學好化學,掌握化學用語是重要且必要的。在實際的化學用語學習中,化學方程式中出現的反應物與生成物、微粒數目之比與物質的量之比以及反應條件都存在著特定關系,通過這種特定關系一種物質轉變成了另一種物質,讓學生明白這其中的奧妙神奇所在,直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實際的生活中,化學現象隨處可見,學生可以對此進行留心觀察,比如在任何的食品包裝袋上都有化學物質的影子、長期燒水的水壺中水垢的出現是由于CaCO3等沉淀物的生成、節(jié)日中放的絢麗的煙花出現的不同的顏色是因為其中含有有色元素的原因(如鈉光為黃色)等等,通過在教學中對這些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加以引用說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間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進行實驗教學,營造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
隨著我國對教育的越來越重視和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實驗式教學和多媒體式教學已成為現實,這就為化學課堂的情境創(chuàng)設提供了條件。在進行化學用語方面的教學時,利用多媒體設備對其中的化學元素代表的有關物質播放其對應的圖片,創(chuàng)造一定的情境氛圍,加深學生對此元素符號的理解和印象;利用化學實驗室,根據對教材中出現的有代表性的方程式進行實際反應,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反應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反應現象等,對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積極思考,彼此交流,總結觀點。創(chuàng)設在現實中直觀的情境,營造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
三、遵循記憶規(guī)律,養(yǎng)成化學思維,逐步提高
對于只進行一次記憶的事物,如若不進行長期的記憶背誦,那么漸漸遺忘是肯定的,這是我們每個人所明白的記憶規(guī)律,在化學用語的學習中,還要逐漸培養(yǎng)自己的化學思維方式,將記憶與思維兩者進行良好結合,逐步提高學習成績。
1.及時復習,聯系對比,總結歸納
對于大腦的短時記憶信息,其最終的大致結果一個是被遺忘,另一個就是永遠記憶?;瘜W用語的主要特征就是零碎量大,且變化繁多,學生要想使對化學用語的內容變成長期記憶,就需要對化學元素、化學符號、化學方程式等等進行及時的復習,并且在復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將以前所學與現在所學進行聯系與對比,找到其中存在著哪些聯系,其中又有哪些區(qū)別,比如對元素和化學式從微觀與宏觀兩個角度進行對比、對化合價和離子符號的理解不同,其書寫形式也不同、通過對比酸和堿的書寫形式,總結酸堿特點等等,這些都有助于長期記憶的形成。
2.掌握化學反應實質,培養(yǎng)化學思維
學習化學用語的最終目的便是理解化學元素、化學符號、化學方程式等等其所表示的含義,要牢記化學反應的實質就是一種物質轉變成另一種物質,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通過畫思維導圖,以化學元素為起點,延伸為化合物,終點止于化學方程式,在這其中也可以總結出每個物質的有關特點,要對化學反應進行思考,要始終圍繞化學反應的實質來進行,慢慢培養(yǎng)化學思維,逐步提高化學成績。
四、提供指導幫助,進行多元化評價
教師在學生在化學用語的學習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注意發(fā)現學生所存在的問題,比如標錯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元素之比、在進行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時未能兼顧原則要求等等,為學生提供指導幫助;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成果要從多角度進行評價,不能只看優(yōu)勢,也不能只看劣勢,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習的正確態(tài)度。
結語
化學用語是學好化學的關鍵所在,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從學生的自身發(fā)展需求出發(fā),也要依照新課標的要求,加強對化學用語教學的研究,努力提高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用語教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閆小艷.淺論新課標下初中化學用語教學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7,(3)
[2]劉國安.淺談新課程下初中化學用語的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
[3]張來智.初中化學用語教學策略初探[J].中學生數理化,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