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萍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如何利用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成了目前所需要面臨的難點之一。本文結合當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與討論,并制定了情境教學在初中英語中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適切性視角 初中英語 情景創(chuàng)設 策略探究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伴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隨之誕生,其中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同時,利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將難點語法知識簡化,便于學生接收。適切性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表現形式為:教師需要以符合中學生年齡特征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為基礎,選擇恰當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將其難點知識簡化。
一、當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較為陳舊
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在傳統(tǒng)模式下的影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內,一味地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將語法知識點向學生強加,學生在知識點未消化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左耳進,右耳出”的局面。其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缺乏教學活動的開展,使得課堂氛圍不活躍,從而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技巧掌握不夠。
2.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強
學生學習興趣不強的表現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存在著不愿意學的心理,在課堂內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敷衍了事,課后也沒有鞏固的習慣,導致其學習興趣不強;另一方面,英語本身屬于一門語言類學習科目,存在著諸多難點語法知識,導致學生懼怕學習,同時,部分學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沒有足夠的定力進行學習,從而導致其學習興趣不強。
3.師生關系不和諧
師生關系是決定教學效率的關鍵。首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的表象往往是一種較為嚴厲苛刻的態(tài)度,學生的自卑心理導致其懼怕與教師交流;其次,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沒有結合到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理論性大于實踐性,從而導致師生間得不到及時的交流反饋,從而使得師生關系不和諧。最后,影響師生間關系的原因是由于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教師的工作除了備課與教學之外還需要對學生進行管理,加之工資并不高,教師的倦怠從而使得師生關系較為緊張。
二、情境創(chuàng)設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
1.以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革新教學模式
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結合新課改中的要求,結合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喜好進行了解,通過引導輔助學生,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從而使教師能夠制定出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模式。例如:在一般過去時的語法知識授課過程中,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了解,為學生尋找符合學生的問題。如教師可提問“What does he look like?的意思是什么”,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可為學生進行語法知識點的傳授,如為什么用does而不用do,從而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利用多媒體等信息化手段,如“利用多媒體播放一般過去時的含義”充分結合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提升課堂效率。
2.以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游戲情境創(chuàng)設的目的是為了以新穎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真處于青春期,大多數學生都較為喜好玩樂。因此,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方面符合新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另一方面,能夠充分吸引到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例如;動詞“have”的授課過程中,首先教師需要進行課前準備,如將學生分組,且每個組發(fā)放不同的道具,如“A組放筆,B組放蘋果……”等,在將學生分組的過程中,教師則需要將優(yōu)生與差生合理分配,保證每個組內都有各層學生,形成優(yōu)勢互補的局面。其次,在授課開始時,教師可要求小組在其中進行競爭游戲,如“學生是否能用have對所給予的物品進行造句”。最后,教師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其中。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而且能夠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以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為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教學,一方面,教師能夠將語法知識點簡化,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例如:在現在進行時的語法授課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講解現在進行時的結構,如“主語+be+doing sth”,在語法授課完畢之后可向學生提問“你們可以用現在進行時的句式表達出你們現在正在做的事嗎?”,對學生進行隨機抽查提問,如“學生A:I am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同學B則回答不出來?!苯處熂纯梢源藶閰⒄眨瑢Ρ憩F較好的學生進行獎勵,如“給予A一支筆或一本書”;對表現較差的學生進行相應懲罰,如“加強B的課后作業(yè)”。同時,教師也需要對學生B進行相應的鼓勵,并引導其做出正確的回答。從而以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給予適切性視角下初中英語情境的創(chuàng)設,首先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結合學生的主體性,抓住學生的愛好,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次,通過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程當中,提升課堂教學氛圍,從而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則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問題,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培養(yǎng)學生將語法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杰,蘇暢.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9(04):209+208.
[2]顧雨婷.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8(24):157+156.
[3]吳雅楠.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79.
[4]王大平,高開宏.基于適切性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