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露淋
摘 要:《黑鏡》是英國電視4臺和美國NetFlix公司出品的迷你電視劇,其編劇查理·布洛克也憑此劇兩次獲得艾美獎最佳編劇獎。該迷你電視劇主要以未來科技為背景,對科技本身以及人性本身進行了深刻思考和反思。目前為止,國內外對于《黑鏡》中《急轉直下》這部影片的研究較少。文章引入??氯俺ㄒ曋髁x理論的相關原理,對《急轉直下》中主人公蕾西自我規(guī)范的外在行為進行剖析。
關鍵詞:《黑鏡》;《急轉直下》;全景敞視主義;迷你電視劇
《黑鏡》是英國電視4臺和美國NetFlix公司出品的迷你電視劇,其編劇查理·布洛克也憑此劇兩次獲得艾美獎最佳編劇獎。該迷你電視劇主要以未來科技為背景,對科技本身以及人性本身進行了深刻地思考和反思。
《急轉直下》作為《黑鏡》第三季之首集,講述了在一個靠評分來決定社會地位的世界中,一部手機和一副評分系統(tǒng)眼鏡,構成了這個世界的社交打分系統(tǒng)。女主人公蕾西執(zhí)著于打分系統(tǒng),并將在社交打分系統(tǒng)中保持高評分作為她生活的動力來源和全部追求。但事與愿違,蕾西最終卻因過度追求高評分而迎來了急轉直下的降分懲罰。當其精神處于崩潰邊緣時,迎接她的也變成了社會的監(jiān)獄。目前為止,國內外對于《黑鏡》中《急轉直下》這部影片的研究較少。筆者引入??氯俺ㄒ曋髁x理論的相關原理,對《急轉直下》中主人公蕾西自我規(guī)范的外在行為進行剖析。
一、全景敞視主義
米歇爾·??率?0世紀極富挑戰(zhàn)性和反抗性的法國思想家,也是著名后現代哲學家。福柯致力于對具體的歷史進行整合研究。??略凇兑?guī)訓與懲罰:監(jiān)獄的誕生》一書中,揭露了現代社會就是一座“圓形監(jiān)獄”,因此人們無時無刻不受著監(jiān)視。
在《規(guī)訓與懲罰:監(jiān)獄的誕生》中,福柯重點引入了全景敞視建筑,借以分析了其中的權力運作方式。全景敞視建筑即“圓形監(jiān)獄建筑”?!按私ㄖ乃闹苁且粋€環(huán)形建筑,其中心是一座瞭望塔。環(huán)形建筑被分成許多小囚室,每個小囚室都貫穿建筑物的橫切面。各囚室都有兩個窗戶。一個對著里面,與塔的窗戶相對;另一個對著外面,能使光亮從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然后,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中心瞭望塔安排一名監(jiān)督者,在每個囚室里關進一人。這些被關者或瘋子,或病人,或罪犯,或工人,或學生?!盵1]
全景敞視主義是一種機制。這種機制與權力的關系就是,機制使得權力運作變得更輕便、迅速、有效,從而巧妙地實現具有強制性的社會。這種機制對個人的影響是可以讓人變得訓練有素,同時也讓人成為失去了個人意識的肉體——馴順的肉體。人們終將自覺養(yǎng)成逆來順受、服從,以及無條件地履行職責和遵守紀律的習慣。
二、主人公的規(guī)訓狀況
在了解了??玛P于全景敞視主義中權力的滲透,以及規(guī)訓中層級的監(jiān)視之基礎上,再對電影《急轉直下》進行解讀。不難發(fā)現,電影中的任何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都是處于服從、遵守以及規(guī)訓的狀況之下,更處于無所不在的監(jiān)視之下。
在《急轉直下》中,主人公所展示的實則是一部現代社會的真實建構史。個人評分成為了一種全社會的參考指標,其重要性表現為個人評分與消費、求職、交際,甚至與親密關系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不難發(fā)現,處在這種評分機制下的人都拼命地迎合這一評分機制。但最終,人們拼命迎合的科技媒介使得人類變得如此無助與被動。
(一)身體規(guī)訓
規(guī)訓是權力干預肉體的訓練和監(jiān)視手段。身體規(guī)訓即對身體行為的約束、訓練和監(jiān)視。影片中,根據具有絕對權力的評分體系,主人公蕾西的個人評分是4.2分,按照社會階級劃分可算作中產階級。以蕾西為代表的中產階級都處于被評分系統(tǒng)操控、擺布的狀態(tài)。這種操控和擺布使得蕾西在其他人面前百般順從,這種順從一方面是處于全景敞視之下的評分體系對她的控制,另一方面是蕾西自身的一種自愿和迎合。這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隱藏在評分系統(tǒng)背后的權力,因此,可以說真正規(guī)訓人們的是隱藏在評分系統(tǒng)中的權力。
電影文本中保持微笑成為了一種身體規(guī)訓。蕾西每天面對鏡子一遍遍地練習自己的笑容,這種笑容已被當作是一種強制性的符號,要求被精心地掌握。這種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與功利有關,即為了身邊所遇到的人都能給自己一個五星的評分。即使是在買咖啡時,并不喜歡贈送的餅干,也會回應服務員一個充滿應付意味的微笑。
做出練習式微笑的表情已經成為蕾西的習慣?!斑@種以社會規(guī)訓為監(jiān)視員的全景敞視使得權力自動化和非個性化。”女性主義批評家桑德拉在其《???、女性氣質以及父權制力量現代化》一文中就表達了“女性的身體在規(guī)訓下變得越發(fā)馴服”的觀點。也就是說,在大多數的社會情況下,人們對外在形象的所做的任何改變都是其在社會的接受程度的影響。
(二)靈魂規(guī)訓
根據??碌睦碚?,電影文本中以蕾西為代表,受評分系統(tǒng)操控著的人們就是“圓形監(jiān)獄”中的“囚犯”。她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場所都需要檢查自己的行為,自己與旁人也都監(jiān)視著這些行為。這種以自我監(jiān)視為主的監(jiān)視方式其實就是現代社會的一種規(guī)訓形式。這種對身體行為的控制影響到他們的思想,最終又形成了其行為的指導原則。
換句話說,這種自我控制已經內化成一種自我意識。在對《急轉直下》中以蕾西為代表的人們進行分析時,筆者認為不能把他們受到的壓迫歸因于擁有較高評分的人群,而忽略了他們自身的靈魂規(guī)訓控制。
蕾西在規(guī)訓的權力中屬于一個被觀看的囚犯,身邊的人如弟弟瑞恩成了其監(jiān)督者,可以看到一切卻不易被人察覺。正是因為蕾西的內心追求與她所身處的環(huán)境有著極大的差距,無論怎么努力,蕾西都是社會規(guī)則中的囚犯。因此,無所謂純粹的“犯罪”,只能說什么變成了“罪”。
在此,蕾西作為“罪犯”,其靈魂變成了要被治理的對象。從肉體到靈魂,蕾西無法超越她的社會等級,也不得不臣服于自己所處的社會等級。這種靈魂治理的來源則是現代科技對靈魂的規(guī)訓,導致人的客體化傾向。同時,以評分體系為代表的現代化科技媒介,所具有的權力早已被過分使用。
三、人物的選擇狀況
按照福柯的分析,犯罪一定會使個人處于整個社會的對立面。電影文本中當蕾西迫切地希望自己的社會等級快速提升時,整個社會就成為了一個整體開始反對她。在身處于資本操控的狀況下,蕾西進入一場不平等的斗爭之中,也進入了一場已安排好結局的懲罰之中。
(一)規(guī)訓之內的靈魂懲罰
影片中蕾西受到的靈魂懲罰起點出現在當她臨出發(fā)去私人島嶼當伴娘時,蕾西和弟弟瑞恩發(fā)生的爭吵。瑞恩認為姐姐這樣奉迎并不友好的娜奧米太過虛偽,姐弟倆為此賭氣相互評給對方1分。蕾西怒氣沖沖從家中出來,正撞到一個高分人士的身上,連聲抱歉都沒換來對方的原諒,她的分數從4.2降到了4.1。這導致了之后一連串噩夢般的懲罰。
蕾西所受到的懲罰,最讓人感到痛苦的不是關于肉體的傷害,而是一種靈魂觀念上的痛苦。這種痛苦代表著人的行為自由以及社會等級受到了限制,更深層的是對于自身的負面影響力擴散了,即自己成為社會群體的公敵。
在此,蕾西的“罪”與“罰”涉及到深藏在背后的階級和權力。有關蕾西的“罪”與“罰”就是整個社會評分機制中的一場游戲罷了。蕾西深陷其中,始終沒有要逃離規(guī)訓社會的欲望。因此,在當今的資本操控之下,規(guī)訓社會的權力結構日益固化。所謂的社會評分體系,能不斷加劇社會階級的固化和權力的絕對性。
(二)規(guī)訓之外的空間
??聫娬{空間對人的禁閉和馴化作用。因此,在規(guī)訓空間中的人們,無時無刻不被權力的規(guī)訓所壓迫。影片中,卡車司機蘇珊是唯一不按評分體系的牢籠行事的人。因為蘇珊處于自己建構起的自由空間中。自由空間即意味著可以自我支配,憑借自由意志而行動,并為自身的行為負責。她建構自由空間的方式是“無視評分系統(tǒng)”,因而不受其擺布。
蘇珊無視評分體系的規(guī)訓與懲罰,正如特立獨行的英國著名作家戴·赫·勞倫斯所認為的那樣,“一個人不必定要求幸福,不必定要求偉大,但求知道生活,而做個真正的人”。蘇珊正是為了做真正的人,以飛蛾撲火般的氣概義無反顧地丟掉評分體系的虛假包袱。
卡車司機蘇珊跟蕾西談起自己高得分的往事,似乎意味著蕾西的結局會是涅盤重生,找到真實自我。然而蕾西的態(tài)度已經清楚地表明了她仍處在朦朧狀態(tài)。如果無法擺脫自身的局限以及固有的軟弱性和劣根化,那么所謂的自由空間無非也只是一個會造成主體迷失的牢籠。
(三)真實的監(jiān)獄
電影文本中整個評分社會就是一個大監(jiān)獄網,其中存在著很多規(guī)訓方式。
數據日益資本化的當下,人們正面臨的是虛擬代碼取代現實世界。而意想不到的是,當蕾西進入到監(jiān)獄網中所設置的監(jiān)獄時,一切曾經所要遵循的社會規(guī)訓反而都可無視掉。因此,蕾西進入了一個容納真實和自由的監(jiān)獄,充滿著愚民和禁忌的牢籠消失了。
在警局里,蕾西被摘除了眼睛里的晶體,她第一次看到了空氣中的真實灰塵。蕾西坐在獄室的床上,心中五味雜陣??粗鴮γ姹O(jiān)室里西裝筆挺的男人,她越看越不順眼。于是不自覺地重復了一下打分的姿勢,才發(fā)現曾經作為評分的機器已不復存在了。隔著走廊對罵了起來的蕾西沒想到自己也會罵出這些話。兩人一邊肆無忌憚的罵著,一邊放聲大笑著,那一刻仿佛長期壓抑下的真實自我噴薄而出。
全景敞視狀態(tài)下監(jiān)獄網的破壞使得蕾西的評分急轉直下。同時自認為是最高等級的評分者,實際上同樣處于規(guī)訓的牢籠之中。只是高評分者在規(guī)訓社會所營造出的高等級幻覺中自得其樂罷了。主人公蕾西看清了評分系統(tǒng)的虛假,并且自愿脫離“牢籠”、追尋自由,重返真實空間才有了實現的可能。
四、結語
《急轉直下》是對當代人們生存狀態(tài)以及心理機能的一種透視。在資本邏輯主導下的社會權力結構日益固化的世界里,所謂的評分體系,不斷加劇了社會階級的固化和權力的絕對性。因此,如今應該消解規(guī)訓權力的過度化,從而擺脫掉科技對人類的極度異化。
參考文獻:
[1]???規(guī)訓與懲罰:監(jiān)獄的誕生[M].劉北成,楊遠嬰,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5:132.
作者單位:
重慶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