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內(nèi)容,既能夠?qū)崿F(xiàn)對于學生心理方面問題的有效防治,對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來說,也是具有積極意義和作用的?;诂F(xiàn)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當中對積極心理學教學的落實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這需要我們予以更多的重視,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有效改進。本文就分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積極心理學教學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心理學 教學思考
1引言
近些年以來各地頻發(fā)的大學生心理問題所導致的案件比比皆是,這些案件折射了當前高校大學生自身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其具體工作的開展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對學生積極心理的培養(yǎng)和心理素質(zhì)的提升來說,目前相關教育工作是存在一定欠缺的。積極心理學作為一種新的心理教育的理念,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認為心理學的任務除了要研究消極心理,治療人的精神或心理疾患之外,更要致力于鑒別和培養(yǎng)有天賦的人以及使人類生活得更加豐富充實和有意義[1]。關注對學生積極心理狀態(tài)的培養(yǎng),是新時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當中的一個新的熱點。做好積極心理學教學,有助于構建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是高校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的關鍵。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當中開展積極心理學教學的意義思考
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去除心理問題,還要幫助學生形成一種積極、良好的心理或行為模式[2]。積極心理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取向進行了更好的展現(xiàn)。以往高校心理健康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以消極心理為起點,關注點在大學生在學習及生活中所產(chǎn)生的困惑,遇到的問題,更多關注學生負性情緒,容易對大學生造成反向的心理暗示。關注的更多的是大學生存在的心理障礙,忽視了對學生主體的重視,忽視學生感受,阻礙教育工作的持續(xù)、深入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偏向理論教育,缺乏積極的心理體驗,如此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性,無法有效落實對大學生健康心理的引導[3]。在新的環(huán)境下,通過對于積極心理學教學的應用,將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由心理問題預防,轉(zhuǎn)變?yōu)閷W生身心健康、健全人格及潛能開發(fā)的促進,這是符合當代大學生個體發(fā)展需求的。能夠更好的讓高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得到回歸,展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與此同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過程當中,積極心理學教學也對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的范圍進行了更好的拓展。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對策及影響因素,在積極心理學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則涉及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理想目標,體驗積極情緒和對社會的積極態(tài)度,樹立自信心,使生活充滿正能量。而縱觀整體大學生來說,其具有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數(shù)量相對較少,大多數(shù)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相對正常。在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其教學活動開展往往集中于少數(shù)具有心理障礙和疾病的學生,那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導存在一定的忽視。在積極心理學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能夠更多的關注大多數(shù)學生,讓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范圍和覆蓋效果得到更好的保障。
3積極心理學教學的思路分析
第一,對教學機制進行合理的改進。從積極心理學教學活動的開展需求角度來說,在相關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我們應對其組織系統(tǒng)進行更好的構建,讓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能夠給予積極心理學教學活動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和環(huán)境,實現(xiàn)對現(xiàn)有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優(yōu)化。積極心理學教學活動開展當中,其主張對于心理健康教育進行適當?shù)母深A,并且讓心理教育在學校教育中能夠和學科教育進行更好的融合,并發(fā)揮高校核心組織功能,打造一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全方位的教育體系和環(huán)境[4],這樣才能夠?qū)⒎e極心理學的教育理念進行更好的展現(xiàn),為廣大高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第二,做好對積極心理學的有效宣傳,增加學生的受益面。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積極心理學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認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zhì)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而積極心理品質(zhì)不只是一個程序,更是個體有效體驗的過程[5]。我們在展開積極性的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做好相應的宣傳,讓學生對于積極心理學有著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好的吸引學生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當中。例如,學校方面可以定期的通過校園廣播、積極心理學書籍發(fā)放、宣傳欄宣傳、開設專家講堂等不同的方式,對積極心理學進行宣傳。
第三,對學生充分的了解和關注。為了更好的提升積極心理學教學成效,我們應該對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合理的對學生進行評估。在現(xiàn)階段高校對于大學生心理疾病的篩查上,其往往是通過精神癥狀自評量表、生活事件調(diào)查量表來進行的,對學生的負面情緒和變態(tài)傾向能夠進行檢測,但是從積極心理學教學的角度來說,這是相對片面的,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在積極心理學教學當中,我們應該對心理評估量表進行完善和改進,豐富評價指標,并且更多的關注學生自身人際關系變化、自信心是否足夠、主觀幸福感等,構建更加立體化、全面的評估系統(tǒng),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更好地掌握。在此基礎上,展開積極心理學教學活動,這樣能夠更好的貼近學生,提升積極心理學的教學效果,展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4結束語
總的來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積極心理學教學的應用是非常關鍵的,同時也是一個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重點。我們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討了積極心理學教學應用的相關問題,以期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提供一些可行的借鑒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邊玉芳,吳洪健,張玲玲.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51(6):115-118.
[2]范春暉.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J]. 山東省團校學報:青少年研究,2015,(4):26-29.
[3]馮建.積極心理學視野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與新思考[J].科教文匯,2019,(9):164-165.
[4]楊春燕.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zhì)培養(yǎng)路徑研究[J].高等教育在線,2019,(9):151-152.
[5]戴天晟.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高教學刊,2019,17:169-173.
作者簡介:羅茂嘉(1986-),女,碩士,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