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尚孩
摘? 要:數學是具有較強實踐性的科目,生活中處處可見數學。小學是學生剛剛接觸數學的階段,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必要。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充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新課改下,加強數學學習與生活間的聯(lián)系,成為轉變教學現(xiàn)狀的核心。小學數學屬于抽象性較強的科目,教師有必要探討生活化教學形式,促使小學數學教學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必要性
小學數學作為數學學科的起步階段,作為要求嚴密邏輯思維的一門學科,其中包含非常多定理與算式需要學生記憶與學習。數學生活化教學可以將抽象的概念變得形象生動,降低數學教學難度。另外,生活化教學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沖破傳統(tǒng)的學習束縛,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數學在生活當中的價值,促使學生愛上數學。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
1.生活化教學情境。
小學生在理解與學習知識時需要教師將他們帶入不同教學情境當中,讓學生在與所學知識點有關系的情境當中掌握數學知識點。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當中能夠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體驗生活的同時學習數學知識點,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魅力。比如,教師在講解“人民幣的認識”這方面的知識點時,可以先給學生們準備好人民幣學具,在課堂當中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好教學情境:一名學生來充當商店的收銀員,商店當中有各種各樣的文具,在這些文具上貼上價錢,例如在鉛筆上貼上5角、在筆記本上貼上2元、在橡皮上貼上1元等,把商品擺好,由其他的學生們來充當顧客進行購買。學生們都非常踴躍,想要嘗試到商店當中購買文具。學生在這樣的購物情境當中認識人民幣。從而可以了解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場景,將生活經驗引入到數學課堂當中,為學生提供熟悉感,進而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可以在情境當中不知不覺的掌握數學知識點。
2.生活化的教學素材。
小學生思維還處在形象具體化階段,學習數學知識還要依靠形象的實物。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要利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師要積極主動從實際生活當中找尋能夠用來輔助課堂教學的素材,讓學生可以看到他們日常生活當中常見的事物,加強對數學知識學習的主動性。例如,教師在講解有關“認識鐘表”這節(jié)課時,教師能夠把家中的表拿到課堂當中,讓學生們也可以帶著家里的一個小鐘表到課堂上,在課堂當中跟著教師的介紹一起學習。另外,教師在講解有關“克、千克、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物品準備好,比如一袋100克的方便面、一袋250克的食用鹽、一千克的可口可樂等,讓學生們自己對物品進行掂量,直觀認識到重量和重量單位。并且,教師在講解關于“分數的意義”過程中,教師可以準備好一個大柚子,在課堂當中將柚子切開為學生們介紹分數的概念與意義,課下還可以與學生們一同吃柚子,或者將柚子獎勵給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通過利用生活當中的物品來為學生們解釋數學知識點,拉近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點,從而更好的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3.生活化問題練習。
溫故知新直接表明了復習的重要價值,復習是學生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過程,良好的復習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到的新知識,獲得更深入的學習體驗。生活化問題練習,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數學教學的含義,大部分學生學習某一個數學知識點時,無法體會到這個數學知識點的意義,只知道是考試必考。因此,教師把問題練習生活化,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數學知識點與生活間的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與記憶。應用題即加強生活與數學概念結合的載體,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對應用題的練習,讓學生利用應用題學會舉一反三。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挑選出具有典型性的應用題,實際演練應用題內容,幫助學生理解。通過呈現(xiàn)出應用題所展示的生活化場景,有利于學生復習數學知識點。
4.生活化實踐活動。
數學發(fā)展當中重視實踐活動是一個趨勢。教師要組織好生活化數學實踐活動,將普通的數學課堂教學當做學生認識生活、掌握數學知識點的實踐課,通過設計與實踐情境緊密聯(lián)系的活動,讓學生可以在生活化的實踐活動當中找到數學問題,探索實際生活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經過親手操作、體驗才可以更好的獲取感性經驗,從而過渡到理論認識。教師要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親自感受成功失敗,促使學生親自探索問題,獲得最終的結論。比如,教師在講解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知識點時,讓學生對自己身旁的各種長方體與正方體進行測量,讓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點,計算出它們的表面積。學生經過信息搜索,進行分析,找到解決方法。學習知識的最好方法是學生可以自己進行發(fā)現(xiàn),只有學生親身發(fā)現(xiàn),才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并且更容易掌握內在規(guī)律性質。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進行探究,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生活化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意識到數學在實際生活當中的重要價值。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做好生活化教學情境、生活化的教學素材、生活化問題練習、生活化實踐活動的策略,鍛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并且良好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xiàn)新課改下提出的培養(yǎng)目標。
參考文獻:
[1]曹萬清.淺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9(05):64-65.
[2]王爽.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qū)和對策[J].才智,2018(26):120.
[3]葉占海.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76-77.
[4]鄧爾水.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0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