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存華 張勝男
【摘 要】 從2019年6月開始,全黨自上而下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文章從四個方面就“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內涵以及具體要求進行了闡述:第一,不忘初心,點亮黨性教育的“常明心燈”;第二,筑牢信仰之基,奮進偉大時代;第三,力戒形式主義,拒做“夾生”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永葆“擔當”本色。
【關鍵詞】 初心;使命;形式主義;擔當作為
走過百年風雨,因初心不改而朝氣蓬勃;邁向偉大復興,因矢志不渝而一往無前。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春夏之交,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fā)地贛州市于都縣,向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碑敬獻花籃。拉開了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教育活動的序幕。中央決定,從今年6月開始,在全黨自上而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正當其時。
一、不忘初心,點亮黨性教育的“常明心燈”
當前,國際形勢多變,存在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各種思想觀念多元復雜,個別黨員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正悄然發(fā)生蛻化變質,致使共產黨員這個“金字招牌”蒙塵。究其根源,還是黨性修養(yǎng)這個“閥門”出了問題,思想產生了“病變”。
黨性修養(yǎng),對每一個共產黨員來說,不是生來就有,不學就知的。也不會隨著年齡黨齡的增長、職務職級的升遷而自然而然提高,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鍛煉,才能逐步樹立起來。如果不能堅持不懈地加強學習,黨性不但不會提高,反而會減弱,甚至可能會喪失。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yǎng)性的必修課,是共產黨人的“心學”,也是共產黨人的高端心境。
“不忘初心”這個詞最早出自佛教經典《華嚴經》,完整的表達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大意是“只有堅守本心信條,才能德行圓滿。”什么是初心?所謂初心就是一個人,一個組織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始發(fā)心和要達到的目標和愿望。農民希冀農田豐收,瓜果滿園;工人希望科技創(chuàng)新,多出新品;音樂家盼望譜出美妙的樂章;教師愿望教書育人,桃李芬芳。那么,我們共產黨人初心是什么?
我們共產黨自成立之初,就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里,把民族復興大任抗在肩上。初心和使命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黨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的出發(fā)點,也是我們的歸宿。
“黨性也就是人民性,黨性和人民性是統(tǒng)一的”。共產黨人姓“人民”,是人民的“兒子”。人民是我黨安身立命之根本(是“地”),“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共產黨人又姓“馬”,姓“共”是黨立身之“本”(是“天”)?!拔覀凕h以馬克思主義為立黨之本,以實現(xiàn)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這是共產黨人的本。沒有了這些,就是無本之木?!盵2]
周恩來總理曾說:“下山不忘山,進城不忘鄉(xiāng),如果忘了,就是忘本”。這個“本”就是人民群眾。正因為我們黨和軍隊無論走到哪里都不忘初心和使命,心中裝有人民,熱愛人民、服務于人民,才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面向未來,面對挑戰(zhàn),全黨同志一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盵3]
“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p>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這個重大歷史節(jié)點,適逢其時地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活動,就是為了共產黨人保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耙园傩招臑樾?,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笔羌钜淮袊伯a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錘煉政治品格,鍛造領航能力。
二、筑牢信仰之基,奮進偉大時代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孔子在回答子貢關于如何治理國家問題時講“自古皆有死,民無信則不立?!币粋€國家最可怕的不是沒有軍隊,沒有糧食,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失去信仰之后的崩潰和渙散。蘇聯(lián)之所以解體就是因為他們信仰缺失。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來講,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靶闹杏悬h、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黨員干部飽含深意的要求。而“心中有黨”卻始終排在第一位的,心中有信仰,腳下又力量。這是其他“三有”的“總開關。”
“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在中央蘇區(qū)和長征途中,黨和紅軍就是依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絕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勝利,創(chuàng)造了難以置信的奇跡?!盵4]
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來自內心深處的信仰篤定、信念堅定和思想自覺,這是敢擔當、善擔當的前提條件。“什么才是一個政黨、一支軍隊的力量源泉?此刻,我們?yōu)槭裁刺貏e需要回望歷史?怎樣避免走得太快太遠,忘掉當初出發(fā)的理由?”[5]金一南教授這肺腑之問,是在尋找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之問,使命之問,是在探求我們共產黨人心中的理想信念。
當前,國際形勢波詭云譎,市場經濟風急浪高,意識形態(tài)暗流涌動,我們黨員干部如果不能堅定理想信念,就會把握不住自我,就會迷失前進方向。堅定理想信念,奮發(fā)擔當精神,必須常補精神之鈣、常固思想之元、常培為政之本,最根本的是持續(xù)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廣大黨員干部要肩負起新時代共產黨人的擔當,最寶貴的思想財富、最強大的精神指引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帶著感情、帶著使命、帶著責任,認真學習領會,自覺從中汲取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動力源泉,尋找登高望遠的思想階梯,用以觀察大局大勢、掌握方針政策、判斷是非對錯、謀劃推進工作。
三、力戒形式主義,拒做“夾生”干部
近年來,隨著“兩學一做”等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大為改觀,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等亂象得到很好的地遏制和糾正。但是個別地方卻出現(xiàn)了新的形式主義和“夾生”干部。影響了黨群干群關系的進一步融洽,損壞了黨的社會主義建設基業(yè)。
今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發(fā)出《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其中對整治文山會海制定了具體措施,倡導行短文,開短會,講短話,為基層工作減負,但有的地方會議有增無減,“文件通知”變“微信通知”、會議記錄變成“全紀實”,要求時間、地點、人物、每個人講話錄像錄音,力求“原汁原味”、“原文原話”。工作檢查“全程留影、留聲、留痕”,一項工作剛布置開展,上級就要求下級頻繁報送工作落實情況,總結經驗做法,絲毫不顧工作的實踐周期和現(xiàn)實規(guī)律。不容下級解釋說明情況,只得胡編亂造、撰寫言之無物的工作總結,以此來彰顯上級對該項工作的關心和重視。對這種現(xiàn)象毛主席批評過“今天通知明天要,只能是假報告”,這是典型的上級官僚逼出的基層形式主義。
學習調研“走形”不“走心”,調研本、扶貧日記本、民情日記本、黨員學習本、主題黨日活動本,本本眾多,有的地方記學習筆記要求用統(tǒng)一顏色的封皮、統(tǒng)一規(guī)格的圖案,有的要求在特定位置統(tǒng)一打印姓名、單位等,有的還要求完成一定的字數和頁數等,這樣的行為不僅不利于工作的開展,也浪費了大量的行政資源,給下級增加了額外的負擔。
同時在工作中不僅存在新式形式主義,其中還夾雜一些“假熟”現(xiàn)象,用老百姓的話叫“夾生”。干工作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虎頭蛇尾,把表態(tài)當行動,聽起來慷慨激昂,頗為精彩,實則言之無物,缺乏操作性。有的把過程當作結果,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電落實文電,看似在抓,實則未抓或抓而不緊;有的業(yè)務干部,對分管業(yè)務不熟悉,對最新政策一知半解。遇到問題自己不懂,也不深入學習研究,出現(xiàn)“本領恐慌”,那些本該用足的政策,他們總是只用一半,常以“沒有相關規(guī)定”“按照慣例”等為由,擋住群眾辦事的腳步。
業(yè)務不熟悉,政策吃不透拿不準,工作能力出現(xiàn)“半熟”。干部自身由于工作能力、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的限制,對工作常常感到有心無力。更進一步,這會影響基層政策落實,衍生軟性不作為,嚴重者甚至可能誤導地方決策。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不是簡單的工作作風問題,而是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大問題”;這不是簡單的對事對人的態(tài)度問題,而是關系我們黨員干部是否不忘初心和牢記使命的問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初心不守、使命不擔,從根子上背離了黨性、丟掉了宗旨,最終會嚴重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與公信力,破壞了黨的執(zhí)政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要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重要任務。地方各級黨委(黨組)要認真負責,力戒新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踏踏實實落實黨中央的部署和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植思想之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放下身段,踏實工作。
四、干事創(chuàng)業(yè),永葆“擔當”本色
“擔當”見于《朱子語類》,擔是肩挑,當是承受。擔和當組合在一起,指的是接受并承擔某種責任,意為承擔。涉險灘,扛重活,挑大梁,唱主角,扛重擔,打硬仗,站隊首,立潮頭,當先鋒,沖在前,敢發(fā)聲,敢拍板是在社會生活中擔當的表現(xiàn)。
第一,擔當是一種舍我其誰的自覺負責的行為,也是信仰、智慧、勇氣、能力的有機統(tǒng)一。毛澤東在他在革命生涯中遭受的多次挫折,包括各種處分、打擊,甚至包括開除黨籍、開除政治局候補委員,趕出紅軍等。然而,逆境中的毛澤東依然能夠坦然面對,始終一心向黨。他沒有忘記革命事業(yè),反而更加冷靜思考,認真學習馬列著作,對農村情況進行了系統(tǒng)扎實的調查研究,為中國革命默默積累著經驗。他曾對周恩來表示:“前方軍事急需,何時電召便何時來。”
“天地生人,有一人當有一人之業(yè);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責?!盵6]從某種意義上說,責任與人生同在,人生活在社會中就要承擔責任,這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人在社會中生存,就要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擔當一定責任。
第二,擔當是把實踐實干積淀為熔爐,淬煉擔當之“心”。干部干部,干字當頭。實干,就是最好的擔當。干就要擼起袖子、甩開膀子真抓實干,干就要走到前列;干,就要有干的行動,就要有干的勁頭,就要有干的膽魄,在實踐實干之中體現(xiàn)并提升擔當精神。李瑞環(huán)在《看法與說法》一書中提到:“湖北神農架地區(qū)野豬糟蹋莊稼厲害,有人想了個高招,用錄音機錄上獅、虎的吼聲和人聲、槍聲,用高音喇叭播放,開始果然有效。但幾天后,野豬發(fā)現(xiàn)只是叫喊而沒動作,就把綁喇叭的桿子拱倒了。當地人說,說空話、唱高調連野豬都騙不了!”[7]我們干工作也是這樣,擔當作為不是喊出來的,裝出來的,需要實打實的行動、真槍真刀地干。
第三,弘揚敢于斗爭的風骨,激昂擔當之“志”。斗爭精神既是自強不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核,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財富。幾年前,電視劇《亮劍》將李云龍形象被塑造成為經典,“亮劍”精神成為了廣大干部群眾津津樂道的話題。應對斗爭,敢抓碰硬,敢闖敢使,無論對手多么強大,有敢于迎敵的氣勢,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就是所謂的亮劍精神。當前,我國進入了奪取偉大斗爭全面勝利的重要攻堅階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這場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面對日益艱巨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錯綜復雜的風險隱患矛盾,尤其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像李云龍那樣保持敢于斗爭、敢于亮劍的昂揚勁頭、錚錚鐵骨,切實在急難險重崗位上真槍真刀磨礪,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在應對大風大浪中涵養(yǎng)蓬勃的斗爭精神,煉就過硬的斗爭本領,特別是在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在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工作中、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上、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上,能夠堅定不移、旗幟鮮明、亮劍碰硬、針鋒相對,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不在挑戰(zhàn)面前退縮,在推進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展現(xiàn)新作為。
第四,厚植擔當能力,克服本領恐慌。擔當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也不是一味蠻干,必須具備多種能力、多種素養(yǎng)的綜合。能力從哪里來呢?只有學習中來,實踐中來。習近平總書記說:“領導干部只有認認真真地學習、與時俱進地學習、持之以恒地學習,才能始終跟上時代進步的潮流,才能擔當起領導重任?!笨倳洷旧砭褪且詫W習促擔當的典范。他曾回憶說,上山下鄉(xiāng)的時候,除了勞動之外,一個是融入群眾,另一個就是到處找書、看書??倳浾f“當時的文學經典,能找到的都看了,到現(xiàn)在脫口而出的都是那時讀到的東西?!弊x書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陪伴習近平總書記至今。歷史在發(fā)展,時代在前進。應該說,今天,黨和國家事業(yè)涵蓋領域的廣泛性前所未有,對領導干部的學習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加強政治能力訓練,加強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使自己的政治素養(yǎng)與黨的要求相適應、與崗位職責相匹配;要緊跟時代步伐,接受新知識、學習新技能,加強政治、經濟、法律、管理等各方面基礎性知識的學習,加強互聯(lián)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和運用,主動彌補知識空白、經驗盲區(qū)、能力弱項,使自己的素養(yǎng)能力跟上時代節(jié)拍,練就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看家本領”,不至于出現(xiàn)“本領恐慌”。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不改,使命在肩。現(xiàn)在我們比任何時候更靠近世界舞臺中央,比任何時候更接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執(zhí)政70周年歷史節(jié)點,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該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宗旨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為中華民族實現(xiàn)復興夢想共同奮斗。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2016.7.1.
[2] 習近平.作風建設要立破并舉、扶正祛邪,2014.5.9.
[3]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2016.7.1.
[4] 習近平.在江西于都縣參觀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時講話,2019.5.20.
[5] 金一南.走向輝煌[m].中華書局出版,2011.6.1.
[6] 柳林.楊氏家譜.
[7] 李瑞環(huán).看法與說法[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3.3.
【作者簡介】
季存華(1970—)男,山東鄆城人,現(xiàn)任中共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委黨校經濟教研室主任,高級講師,主要從事黨校的教學與經濟理論研究工作.
張勝男(1985—)女,山東菏澤人,中共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黨校經濟教研室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