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林晉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需要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本文是對初中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境進行提出并且做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給更多的初中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提供一些良好的借鑒。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困境,對策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內(nèi)容
當代教育所要求的德育需要包括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德育、愛國精神教育、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等,一切德育都是建立在學生行為改進之上,以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為主要的教育目的,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德育的實踐并且得到相應的感悟。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以及方式都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無論如何變化,人類依然要認清德育教育對于育人的重要意義。初中生正處于各種能力以及性格養(yǎng)成和定型的時期,擁有一個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對于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培養(yǎng)有著重大的影響。
二、當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面臨的困境
1.在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忽視了師生互動。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更夠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的基本條件,但是在現(xiàn)實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初中班主任都沒有注意到這一問題,沒有認清楚班主任和學生在班級中分別占據(jù)的地位,很多班主任過分的強調(diào)個人的重要性,在解決一些問題或者沖突的時候以班主任自我為中心,沒有去關心當事人學生的感受,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這很有可能會導致班主任在學生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久而久之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會喪失,這對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有著巨大的阻礙作用。
2.忽略了學生對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德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這項工作開展的感興趣程度,在現(xiàn)實的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很多學生并不是真正愿意參與到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來,從而被動的參與到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很多是由于情勢所迫以及班主任的施壓等原因,這些不良的因素導致學生表面順從德育工作,而實際上卻沒有真正的參與到德育工作中來。
三、針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困境的對策
1.加強學生的德育理論學習。
要想做好德育工作,班主任首先需要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到德育工作的內(nèi)容,加強對學生的德育理論知識的指導,讓學生不斷的加強對德育理論知識的理解,并且指導學生如何將德育理論知識合理的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
班主任可以借助學校發(fā)的《中學生守則》或者學校的校規(guī)等來對學生進行德育理論知識的指導,還可以開展一些有關于思想品德的課程,借助這些理論知識來約束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讓學生將這些德育理論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吨袑W生守則》中有寫到“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班主任可以將這句話拿出來對學生開展德育工作,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夠有那種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的良好精神品質(zhì),讓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也能夠富有這種熱愛的精神,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加強學生的德育理論知識學習是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必要內(nèi)容,讓學生學會運用德育理論知識處理生活中的事情,成為具有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學生。
2.班主任需要起帶頭作用,做學生的榜樣。
學生在學校主要學習的對象出了書本中的知識,還有一個重要的學習對象就是教師,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將教師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因此,教師個人的行為可以直接的影響到學生的行為,教師需要去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舉止,讓教師的每個動作、每句言談都成為學生學習的參照物,初中班主任通過規(guī)范個人的行為來給學生樹立一個講文明、有禮貌以及熱愛祖國等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zhì),這不僅是初中生需要去學習的東西,還是初中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品質(zhì)。所以,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充分的意識到個人的行為對于學生的影響,加強個人的內(nèi)在修養(yǎng)來積極的影響學生,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水平。
3.班主任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
在當今通訊發(fā)達的時代,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已經(jīng)變得非常的便利,可以通過發(fā)生信息或者語音及時的與家長進行交流,讓教師和家長都可以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及時的掌握。尤其是對于一些道德品質(zhì)存在一些問題的學生,初中班主任需要先和學生本人進行深入溝通,能和學生直接解決的話是最好的,但是對于交流之后還是不能改正的學生班主任不應該立即向其家長告狀,這是班主任在學生心中的信任所在,班主任需要充分的尊重學生,可以選擇家訪等更為親切的方式,用實際的行動來表達對學生的關心,讓德育工作的開展能夠更加的順利。
四、總結
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對于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養(yǎng)成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對于學生德育的教育不僅需要班主任的作用,還需要家庭、社會的共同作用,只有三者的共同作用才能有效的達到提高初中生道德品質(zhì)水平提高的目的。初中班主任需要定時對德育工作的開展進行反思與總結,基于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并且與時代的發(fā)展緊密結合,從而提高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范樹成.德育過程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35.
[2]劉德蕓.提高中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思考[J].新鄉(xiāng)教育學院報,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