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癸宏
(樂山市中醫(yī)醫(yī)院 四川 樂山 614000)
當人體胰島分泌功能出現(xiàn)異常,或者胰島素分泌發(fā)生缺陷,就會造成代謝紊亂,引發(fā)糖尿病[1]。糖尿病患者最明顯的特點是高血糖,同時還伴有多飲、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癥狀。如果血糖水平長期居高不下,就會對心、腦、眼、神經(jīng)、腎臟,以及其他臟器造成損害,出現(xiàn)功能性障礙,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質(zhì)量[2]。雖然,血糖監(jiān)測是目前臨床診斷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受患者自身、疾病,或其他因素的影響,會出現(xiàn)漏診或誤診的情況,影響了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基于此,本次研究將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實驗組,30例志愿者作為對照組,觀察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檢驗的診斷效果。現(xiàn)將結果總結如下:
從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選取3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組,再選取同一時間段來我院進行健康檢查的30例志愿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為保證研究結果的準確性,選取研究對象時已經(jīng)排除了精神障礙、依從性差、未成年的患者及志愿者,并與待檢人員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實驗組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最小年齡38歲,最大81歲,平均(53.28±2.52)歲,最短病程1.7年,最長11年,平均(4.25±1.13)年。對照組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最小年齡37歲,最大80歲,平均(53.37±2.65)歲。經(jīng)一般資料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不具有統(tǒng)計差異,P>0.05。
于早上6、7點抽取兩組人員的空腹靜脈血5ml,并在2小時內(nèi)完成血清分離。利用血紅蛋白檢測儀檢查糖化血紅蛋白,利用生化分析儀分別檢測血清C肽、空腹血糖水平。早餐2小時后,再次抽取兩組人員的靜脈血5ml,利用生化分析儀檢測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
根據(jù)檢測結果,詳細記錄兩組人員的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等指標。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血清C肽水平為(1.03±0.05)μg/L,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為(10.43±2.51)%,空腹血糖水平為(9.75±2.31)mmol/L,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為(12.37±0.37)mmol/L,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表 兩組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及血糖水平對比()
表 兩組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及血糖水平對比()
餐后2小時血糖(mmol/L)實驗組 30 1.03±0.05 10.43±2.51 9.75±2.31 12.37±0.37對照組 30 1.52±0.49 5.14±0.47 4.32±0.24 4.68±0.19 t 5.448 11.346 12.806 101.266 P 0.000 0.000 0.000 0.000組別 例數(shù) 血清C肽(μg/L)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mmol/L)
作為一種全身代謝性疾病,糖尿病具有發(fā)病率高、病程長、終身性等特點[3]。伴隨著糖尿病的發(fā)展,還會引發(fā)多種危重并發(fā)癥,如腦血栓、白內(nèi)障、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不僅造成了機體功能障礙,還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4]。因此,只有做好糖尿病的篩查與診斷工作,才能實現(xiàn)盡早治療、有效控制的目的。
實驗組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說明,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診斷能夠提升糖尿病診斷的準確率。在糖尿病診斷中,如果僅僅依靠血糖監(jiān)測判斷血糖的高低,很容易出現(xiàn)誤診或漏診等不良事件。血清C肽是胰島素分泌的一種產(chǎn)物,檢測血清C肽水平,實際就是在了解胰島功能。當胰島功能發(fā)生異常,無論是減退或是喪失,血清C肽水平都會明顯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是糖與血紅蛋白結合后的產(chǎn)物,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就能夠詳細了解患者體內(nèi)血糖的穩(wěn)定情況。因此,將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用作糖尿病的臨床診斷,不僅能夠提升診斷準確率,還能夠準確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狀況。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診斷中,應用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檢驗,具有顯著的臨床診斷效果,還能為進一步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