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侃1,胡光菊2
(1.宜昌市優(yōu)撫醫(yī)院老年病科,湖北 宜昌443002;2.宜昌市中心醫(yī)院老年病科,湖北 宜昌 443000)
血管性癡呆是心腦血管出血、病變、缺氧或缺血等引起的腦組織損傷過程,多引起患者發(fā)生認知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和醫(yī)療負擔[2]。炎癥反應因子水平的異常與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及治療密切相關,且可能與藥物治療的效果有關[3]。NSE、S100β和Aβ是體內(nèi)與認知功能相關的生物大分子,在多種認知功能障礙疾病患者中均呈現(xiàn)明顯的高水平表達,且可能是藥物干預治療的靶點[4]。本研究分析銀杏葉提取物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治療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效果及對CRP、BNP水平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以本院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診治的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所有研究對象均符合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中關于血管性癡呆的診斷標準;年齡>60歲;臨床資料完整且符合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要求。排除標準:并發(fā)惡性腫瘤患者;嚴重的代謝系統(tǒng)疾病患者;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臨床資料不完整、中途退出研究對象;對本研究中使用藥物存在明顯的不良反應患者。10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對照組(n=50)患者采用鹽酸多奈哌齊治療,觀察組(n=50)患者采用銀杏葉提取物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治療。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63~78歲,平均70.7±8.7歲,病程3~7年,平均5.5±3.2年,體重指數(shù)為25.8±6.55 kg/m2;觀察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63~77歲,平均70.4±8.2歲,病程3~8年,平均5.6±3.4年,體重指數(shù)為25.4±6.45 kg/m2;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分布、性別比例、體重指數(shù)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n=50)患者采用鹽酸多奈哌齊(衛(wèi)材藥業(yè)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978)治療:口服 ,5 mg/次,每天1次。觀察組(n=50)患者采用銀杏葉提取物(口服,80 mg/次,每天3次,金納多德國威瑪舒培博士藥廠,H20140768)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治療。兩組研究對象均用藥治療3個月,療程結束后觀察治療效果。
本研究采用腦簡易精神狀況檢測量表(MMSE)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認知功能狀態(tài)評分。MMSE評分共包含5項:其中包含定向力為10分,記憶力為3分,注意力和計算力為5分,回憶能力為3分和語言能力為9分。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還原黏度與高切還原黏度等血液流變學參數(shù)采用R80 型血液流變儀檢測。
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分析患者治療前后血清中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檢測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檢測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檢測試劑盒購自R&D公司)、中樞神經(jīng)特異性蛋白(S100-β,檢測試劑盒購自Santa Cruz公司)和β-淀粉樣蛋白(Aβ,檢測試劑盒購自CST公司)水平變化。所有檢測操作均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統(tǒng)計采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完成。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認知功能項目評分均明顯升高(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認知功能評分升高更明顯(P<0.05),見表1。
表1 銀杏葉提取物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對認知功能評分的改善作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n=50)
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血清中CRP及BNP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上述指標降低更明顯(P<0.05),見表2。
表2 銀杏葉提取物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對CRP及BNP水平的改善作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n=50)
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血液流變學參數(shù)血漿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及紅細胞沉降率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上述指標降低更明顯(P<0.05),見表3。
表3 銀杏葉提取物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分析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n=50)
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血清中NSE、S100β和Aβ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上述指標降低更明顯(P<0.05),見表4。
表4 銀杏葉提取物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對NSE、S100β和Aβ水平影響分析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n=50)
血管性癡呆已成為威脅老年人群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與缺血缺氧性腦損傷過程密切相關,且發(fā)病率有升高的趨勢。但是目前關于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炎癥反應、血液流變學等有關。本研究在分析銀杏葉提取物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治療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效果及對CRP、BNP水平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時發(fā)現(xiàn)與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認知功能項目評分均明顯升高,血清中CRP、BNP、NSE、S100β和Aβ水平均明顯降低,血液流變學參數(shù)血漿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及紅細胞沉降率水平均明顯降低,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上述指標變化更顯著,提示銀杏葉提取物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有效改善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降低血清認知功能相關因子及血液流變學參數(shù)水平。
炎癥反應因子水平的異常參與了認知功能障礙的病理學過程,且可能與藥物干預治療的效果有關[5]。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容易發(fā)生認知功能障礙,急性期血漿pro-BNP和CRP水平顯著升高的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更為嚴重,預后差,且血漿Hcy、血清hs-CRP水平增高可能是腦血管病患者出現(xiàn)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可能參與到腦血管病患者認知功能損害機制中[6]。鹽酸多奈哌齊片聯(lián)合養(yǎng)血清腦顆粒治療可顯著改善腦血管病所致VCI患者認知功能,降低hs-CRP和Hcy表達水平,改善腦血流灌注和神經(jīng)電生理功能,提高臨床療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7],且血清NSE和CRP濃度與卒中后認知障礙關系密切,可反映腦卒中患者的認知障礙程度,即血清NSE和CRP可作為卒中后認知障礙的生物學檢測指標[8]。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容易出現(xiàn)認知功能障礙,急性期血漿pro-BNP和CRP水平會明顯升高的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情況更差,預后不佳,且血清S-100β和hs-CRP水平可作為評價T2DM患者認知功能的非侵入性指標,而卒中后急性期的CRP水平與卒中后癲癇伴隨的認知功能障礙可能存在相關性[9]。本研究也證實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認知功能項目評分均明顯升高,血清中CRP、BNP水平均明顯降低,血液流變學參數(shù)血漿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及紅細胞沉降率水平均明顯降低,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上述指標變化更顯著,提示銀杏葉提取物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能有效改善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且其作用可能與其降低血清炎癥反應因子水平有關。
認知功能相關因子NSE、S100β和Aβ是參與認知功能障礙的重要生物大分子,且其水平的恢復是多種藥物干預治療的重要機制[10]。血清VEGF、Ang-2、NSE和S100b蛋白與腦卒中認知功能損傷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且腦梗死組患者S100β和NSE水平間具有正向相關性,S100β和NSE可有效反映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程度值[11-12]。S100β水平與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和PANSS評分呈明顯的相關性,麻醉導致老年前列腺手術患者手術后出現(xiàn)認知功能障礙,這可能與麻醉過程中NGF下降、NSE和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升高有關系,但對于老年前列腺手術患者來說丙泊酚出現(xiàn)的認知功能障礙更小,可能與丙泊酚能夠降低血清NSE水平有關[13]。本研究也證實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認知功能項目評分均明顯升高,血清中NSE、S100β和Aβ水平均明顯降低,血液流變學參數(shù)血漿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及紅細胞沉降率水平均明顯降低,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上述指標變化更顯著,提示銀杏葉提取物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有效改善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其效果與降低血清認知功能相關因子水平有關。
因此,銀杏葉提取物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能有效改善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降低血清認知功能相關因子及血液流變學參數(sh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