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亮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對于慢性胃潰瘍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患者身體康復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9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觀察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生活質量評分以及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結果 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95.5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物質生活評分(46.24±3.12)分、軀體健康評分(51.32±3.94)分、心理健康評分(51.34±4.31)分、社會功能評分(53.46±4.21)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4.67±3.24)、(42.75±4.12)、(43.64±3.48)、(43.05±3.92)分,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且觀察組的SAS評分(34.53±5.24)分、SDS評分(35.12±4.69)分均低于對照組的(46.62±6.13)、(45.38±5.07)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促進慢性胃潰瘍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并提高生活質量過程中采用在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應用效果和積極的影響作用。
【關鍵詞】 針對性護理;慢性胃潰瘍;康復;生活質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0.086
慢性胃潰瘍是臨床消化內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 臨床表現為反酸、噯氣、灼熱、惡心、嘔吐、便血等癥狀, 對胃腸道黏膜造成嚴重破壞, 具有病程長、反復發(fā)作等特點, 嚴重者甚至可導致胃穿孔, 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1]。相關臨床研究顯示, 慢性胃潰瘍的發(fā)病因素較為復雜, 與精神壓力、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存在密切關系。因此, 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對于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恢復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本文著重探討分析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對于慢性胃潰瘍患者治療過程的臨床影響作用,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9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5例。對照組男25例, 女20例;年齡25~48歲, 平均年齡(37.5±4.3)歲;病程2~10年, 平均病程(6.4±2.3)年。觀察組男26例, 女19例;年齡24~49歲, 平均年齡(37.8±4.7)歲;病程1~11年, 平均病程(6.7±2.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本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和參加研究同意書。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主要內容包括:嚴格遵守醫(yī)囑按時按劑量服用藥物, 進行相關健康教育, 指導患者采用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 具體內容如下。①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 緩解其焦慮、抑郁的心理壓力和緊張不安的情緒, 鼓勵其保持平和開朗的心態(tài), 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著重強調慢性胃潰瘍的治療存在一個相對較長的周期和過程, 指導其積極配合治療, 爭取早日康復。②患者進行慢性胃潰瘍相關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 認真仔細講解發(fā)病原因和機制、相關臨床表現和癥狀、常規(guī)治療方法及治療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對于患者所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給予耐心解答, 消除其內心的擔憂和疑慮, 強加其對于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 自覺遵守醫(yī)囑、約束各種不良行為, 降低疾病復發(fā)率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③指導患者嚴格遵循醫(yī)囑, 按時按量服用治療藥物, 在治療期間不得隨意停藥或更換藥品。④指導患者采用科學合理的飲食方式, 控制高脂、多鹽、多糖的攝入, 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易消化的食物, 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忌食煙酒。指導患者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和抵抗力, 降低胃潰瘍復發(fā)的風險。應當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和運動量, 堅持遵循持之以恒、循序漸進的鍛煉身體原則。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生活質量評分以及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①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胃鏡復查結果顯示潰瘍面完全愈合;有效: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胃鏡復查結果顯示潰瘍面積明顯縮小;無效:臨床癥狀及潰瘍面積無任何改變??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評估患者護理后的的生活質量, 包括物質生活、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4項, 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③采用SAS和SDS對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 評分越高表示其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3, 4]。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的物質生活、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比較 護理前, 兩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護理后, 兩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且觀察組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慢性胃潰瘍主要是由于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因素所導致的胃黏膜損傷而引起的胃部慢性的炎性反應, 在臨床上通常表現為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和特殊類型的胃部炎癥, 具有治療難度大、病程相對較長、容易反復發(fā)作等特點。因此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加以有效的護理干預, 對于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復發(f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物質生活、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結果與過永勤等[9]的相關研究成果相吻合, 其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83%, 對照組的為78.26%。
綜上所述, 慢性胃潰瘍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 能促進患者恢復健康,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婷. 針對性護理干預實施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工作中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探究.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3(39):93-94.
[2] 蔡玉敏.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慢性胃潰瘍患者負性情緒、生活質量及依從性的影響.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7, 26(19):3647-3648.
[3] 王世華.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慢性胃潰瘍患者生活和睡眠質量的影響.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7, 26(7):1311-1312.
[4] 楊哲, 陳麗輝, 高虹. 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對其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 16(95):187, 189.
[5] 張桂榮.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慢性胃潰瘍患者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7):225-226.
[6] 劉艷玲.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慢性胃潰瘍患者痊愈進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臨床研究, 2016, 24(4):202-203.
[7] 文俊萍. 開展針對性優(yōu)質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黑龍江醫(yī)學, 2015, 39(11):1279-1281.
[8] 王旭, 陸娜, 孔維涵. 系統(tǒng)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7(19):3751-3752.
[9] 過永勤, 胡雯.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慢性胃潰瘍患者痊愈進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5, 53(8):121-123.
[收稿日期: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