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物理教學通常具有重要的影響,其不僅在高考中占據著重要的分數比,而且在物理本身有著較高的難度。因此,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加強對學生學習狀況的關注,并對其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fā)現,并給予對應的解決方法,使學生有效走出學習誤區(qū),以最好的狀態(tài)學習物理。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習;常見誤區(qū);解決方法
對于高中物理而言,其通常與生活具有直接的關系,具有科學性以及實用性等優(yōu)勢,在對學生具備的動手操作以及學習能力進行培育過程中具有良好作用。但由于高中物理具備較強的理論性及抽象性,對于理性思維相對比較缺乏的高中生而言,通常無法對物理實現有效的學習。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其作為主導者,需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及其學習能力,設計出具有針對性、分層次的教學活動及內容,以此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學有所得,并在短暫的課堂學習中實現有效的學習。因此,物理教師需加強對學生學習狀況的關注,做好輔助工作,并對其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fā)現,并給予對應的解決方法,使學生有效走出學習誤區(qū),從而確保物理教學的質量。
一、 高中物理的學習誤區(qū)
(一) 學習目標不明確
對于大部分高中生而言,通常會受到家長及同學的影響,造成較大的壓力,這就致使大部分學生將物理成績的提升作為學習物理的目標,而忽視了對學習知識的充分掌握及鞏固。這樣的學習目標通常會致使學生將題海戰(zhàn)術作為學習的重中之重,長此以往,物理的學習就會成為純粹的背誦過程。由于物理學科屬于邏輯與抽象集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其對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抽象能力通常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高中學生實際學習的時候,不僅需要對零碎知識點進行充分掌握,而且還需要通過知識點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并具備舉一反三的學習及思維能力。因此,學習目標缺乏明確性是學生當前學習物理的一個誤區(qū)。
(二) 基礎的掌握不牢固
在對物理的知識體系進行構建的時候,大部分學生會忽視對自身根基的搭建。學生在對任何知識開展學習的時候,都需要構建堅實的基礎,加強基礎知識的強化。對于大部分高中生而言,由于其具有較大的考試壓力,尤其是計算大題占據較大的分值,通常會成為學生學習中的“專攻”項目。但是,對于這些題目而言,其通常沒有扎實的知識基礎及較強的綜合力,就會對學生的解題完整性造成影響。同時,學生反復的做題,通常會使學生出現麻木感,這就會使學生自我感覺對知識掌握良好,并可以輕松的駕馭任何物理試題。這種誤區(qū)的存在,通常是因為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程度不足,只能套用公式,按照步驟做題,這就會對其物理學習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三) 缺乏物理思維
就物理學科來說,其通常與其他學科存在較大的區(qū)別,其更偏向于對物理知識的有效理解,這不僅僅是靠單純的記憶就能夠完成的。大部分高中學生在對物理知識進行理解時,只是注重對各個公式、符號的具體內涵進行記憶,而忽視了對公式自身存有的物理意義以及實際應用場合的充分了解。這種狀況下,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只是注重記憶與背誦,沒有形成相應的物理思維,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也是自成體系、自成邏輯。如果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較為零散,只是細枝末節(jié),這樣會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反感,并無法充分掌握物理知識。
(四) 理論實驗脫節(jié)
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沒有對其理論的實際意義進行研究,通常會使學生產生膩煩感,特別是在對具有較大壓力的高中課程開展教學中,需加強對實驗課程的開展。高中物理教學中,實驗課通常會被教師所輕視,并將實驗課用作講解理論知識、試題等,這就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影響。部分學校安排了物理實驗考試,這種方式通??梢约訌娢锢碇R的實踐,但是實驗的重視終究是少數,再加上實驗效果無法明確,沒有專門的物理實驗學科,這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只是停留于枯燥的課本學習中。因此,學校需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從而確保物理知識的實踐。
二、 高中物理學習的誤區(qū)解決方法
(一) 明確學習目標
目標的設定通常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制定學生學習目標的時候,需要明確教師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對象,促使學生實現良好的學習。首先,需明確教師開展教學的目標。教師在實際教學前,需要明確學生需要學習到的知識內容,特別是每個知識點所包含的物理原理,需確保清晰且明確的傳輸給學生。新課改時期,在對高中物理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全部傳授給學生,而且還需要對學生自身的學習及實踐能力、學科素質等實施全面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需要對新課標要求進行詳細研讀,將新課標當作指導思想,對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有效、操作性較強的教學目標。其次,學生需要明確了解到自己是教學的對象以及教學的主體。因此,教師需要對一個班級中學生所具備的知識儲備,實際學習的能力、特點、態(tài)度等進行充分了解,并對學生實施分層,根據分層給予學生對應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習比較好且態(tài)度比較端正的高中學生,教師需要對其當前的學習態(tài)度進行鼓勵保持,并對其學習能力實施深入的培育,盡量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并引導其積極的幫助學習較差的學生;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高中生,教師需著重培養(yǎng)其上進心,引導學生積極的挑戰(zhàn)自我,且教師需具備充足的耐心,不斷地鼓勵學生,促使其對基礎知識進行充分的掌握,轉變其學習的態(tài)度??傊?,教師需要對每個分層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確保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夠學到符合自身良好發(fā)展的知識以及技能。
(二) 基礎學習的落實
對于物理知識而言,尤其是其概念性的知識通常較為復雜,因此,學生需要對自身的學習基礎進行夯實,以此提升其物理水平,并在對物理知識進行實際學習的時候,教師需引導學生對章節(jié)中概念性的知識加強理解,通過對物理公式進行充分記憶后,對其公式的實質及內涵進行深入了解,并通過對物理符號的實際應用條件及范圍進行充分了解,以強化學生對物理定義的理解。因此,在學習基礎知識的時候,教師需通過實驗引導的形式,強化學生對知識模糊點的理解,從而使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得以有效提升。例如在開展“超重和失重”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布置相應的有趣實驗:把一個鉤碼掛在一個紙條的下面,這時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用手指捏住紙條兩頭,之后讓學生想一想鉤碼怎樣才可以扯斷紙條。學生的回答基本都是用力向上加速或用力向下減速,這時教師可以提出第二個問題:紙條是可以承受鉤碼的重量的,但是為什么會被扯斷呢?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替換掉紙條,然后做勻速、變速滑動,引導學生關注力的變化,繼續(xù)讓學生思考,進一步提出教學內容:超重與失重。通過這個實驗,學生大體了解了其中的概念和道理,會更加順利地步入學習狀態(tài)。最后,教師可以用生活中的案例進行補充說明,例如乘坐電梯、飛機時在起降時就會出現失重和超重現象,如此一來,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三) 物理思維的形成
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需確保物理知識掌握的系統性,通過對物理零散知識點的強化,并與每個章節(jié)加強聯系,可以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時,學生在解答教師所提出的物理問題的時候,需根據與問題相關的條件與經驗,實施系統性分析,從而確保自己的作答更具有層次性,從而使學生形成系統的物理思維。同樣,在對“行星軌跡是橢圓”學習中,教材上對這一結論的推理過程進行了省略,從而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結合開普勒定律,對其進行推理,并得到這一結論:因為橢圓與圓外形上基本相接近,因此在處理的時候,可將其作為圓實施處理。太陽處于這一圓的圓心上,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圓面積”的定律,可進一步推理為行星的運動方式為勻速的圓周運動,周期關系中的半長軸則可以進一步改變?yōu)檐壍赖陌霃?。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而且還能夠對物理知識探究思維實施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維。
(四) 理論應用于實驗
實驗作為物理學科的重要部分及基礎內容,能夠促使學生更加有效的了解到概念知識,在對物理知識進行學習中,需充分重視實驗內容的學習,通過實驗,可以使學生運用知識的靈活性得到有效增加,并通過觀看物理實驗的相關教程,能夠使學生更加充分的了解到物理實驗,從而使其充分掌握到物理知識。例如,學生在對“圓周運動的向心力”進行學習時,教師嘗試對一次性的塑料杯進行使用,開展“水流星”的實驗,塑料杯通過給予一定的速度進行轉圈,杯子中的水在運動速度達到最高點的時候,仍舊不會灑落,但是,隨著速度的逐漸降低,杯子中的水反而會灑出。教師在完成實驗演示后,可以向學生提問:“確保杯子中的水不灑,需符合哪些條件,為什么?”這種實施實驗教學的形式,通??梢猿浞旨ぐl(fā)出學生自身的好奇心,從而更加積極的對實驗原理實施探究。由于物理知識相比其他學科通常較為抽象,學生對大部分的知識點都無法進行有效理解,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需要指導學生構建相應的物理模型,如與光學具有相關性的“點光源”模型;與電學有關的“點電荷”模型等。通過將課程上講解的理論知識落實到實驗教學中,讓學生親手操作實踐,把抽象且復雜的物理知識轉變?yōu)閷哪P停瑥亩罨瘜W生對相關物理知識的理解。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高中的物理知識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及抽象性,這就致使大部分學生認為有效的學習物理知識具有較高的難度,雖然大部分學生通過題海戰(zhàn)術,成績已經得到一定提升,但是,面對多變的題型,仍舊無法使學生成績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想要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就需要根據物理知識特點,充分掌握其基礎知識,并加強對物理實驗課的重視,通過理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促使學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識,防止學生步入學習物理的誤區(qū),并為其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魏偉越.關于高中物理學習的誤區(qū)及對策分析[J].科技風,2019(2):52.
[2]周潤杰.高中物理學習的誤區(qū)及對策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8,5(20):346-347.
[3]展玥.分析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方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1):14+51.
作者簡介:
馮美基,甘肅省敦煌市,甘肅省敦煌市敦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