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風華 徐進棟 朱連勤
(1.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山東青島266109;2.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理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山東青島266109;3.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山東青島266109)
飼料產(chǎn)生霉變是自然界常見的現(xiàn)象,霉變飼料主要受到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黃曲霉毒素等一系列有毒有害成分的污染,其中ZEN是由禾谷鐮刀菌為主的鐮刀菌產(chǎn)生的一種次級代謝產(chǎn)物[1],具有類雌激素的作用,能夠刺激雌性激素分泌,引起動物機體生殖系統(tǒng)方面的異常,同時ZEN 還具有免疫毒性、細胞毒性、遺傳毒性、器官毒性等[2-3]。該毒素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污染谷物(玉米、小麥等)、食品和飼料,直接或間接進入食物鏈,危害人類健康及生命安全。有學者對世界范圍內(nèi)的谷物及副產(chǎn)物霉菌毒素污染程度進行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由鐮刀菌產(chǎn)生的ZEN污染程度具有廣泛性,世界范圍內(nèi)禾谷類作物和飼料中ZEN污染形勢依然嚴峻[4-5]。陳麗媛[6]對全國2018年1~6月飼料及原料霉菌毒素分析報告中顯示,飼料原料中ZEN檢出率為99.7%,平均含量為190.20 μg/kg,朱風華等[7]對山東省2017年飼料原料中霉菌毒素調(diào)查顯示,ZEN 的檢出率為49.21%,平均含量為462.78 μg/kg,超標率為24.51%。為了摸清山東省飼料原料及配合飼料霉菌素素的污染情況,防范對畜牧業(yè)生產(chǎn)帶來的危害,本課題組對2018 年飼料原料及配合飼料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狀況進行跟蹤調(diào)查,以期對生產(chǎn)有指導作用。
本試驗所用樣品,采集時間為2018年1~12月份,來源于山東省各地規(guī)?;瘎游镳B(yǎng)殖場、飼料廠,樣本總數(shù)量8 510 份,詳見表1。樣品采集方法按GB/T 14699.1—2005 進行。樣品采集后,用四分法縮減取樣約200 g,粉碎過20目篩后,裝入自封袋內(nèi),貼好標簽,標明樣品名稱、采樣時間、采樣地點,置于-20 ℃冰箱保存,備用。
表1 被檢飼料原料和配合飼料樣品種類和數(shù)量
利用上轉發(fā)光競爭抑制免疫層析法(UPT),采用多參數(shù)控溫測定試劑盒(ZEN)提供的方法檢測飼料中ZEN 含量,按照試劑盒中固體樣品前處理方法進行,ZEN用70%甲醇做提取液,本試驗所有檢測樣品均利用試劑盒中的參數(shù)卡1進行。其檢出限為50 μg/kg。本方法對小麥的回收率87%~120%。實驗室內(nèi)分析CV≤15%(n=45)。上轉發(fā)光免疫分析儀為北京熱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
參考《GB 13078—2017 飼料衛(wèi)生標準》,ZEN在飼料原料中玉米及其加工產(chǎn)品(玉米皮、噴漿玉米皮、玉米漿干粉除外)的限量值為≤500 μg/kg,玉米皮、噴漿玉米皮、玉米紫干粉、玉米酒糟類產(chǎn)品的限量值為≤1 500 μg/kg,其他植物性飼料原料≤1 000 μg/kg。青年母豬配合飼料≤100 μg/kg,仔豬配合飼料≤150 μg/kg,其他豬配合飼料≤250 μg/kg,犢牛、羔羊、泌乳期精料補充料≤500 μg/kg,其他配合飼料≤500 μg/kg。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AS9.3 軟件進行統(tǒng)計,描述性統(tǒng)計量采用Means過程,頻數(shù)統(tǒng)計采用freq過程。
2.1.1 玉米及副產(chǎn)品中ZEN的檢測結果(見表2)
表2 玉米及副產(chǎn)品中ZEN檢測結果
玉米中ZEN 污染率為34.99%,含量為50.10~2 032.38 μg/kg,平 均 值 為297.64 μg/kg,中 值 為151.84 μg/kg,超標率為20.22%。
玉米副產(chǎn)品中玉米胚芽餅粕ZEN檢出率最高,為86.45%,含量為50.61~2 328.92,平均值為391.40 μg/kg,中值為169.59 μg/kg,超標率為26.69%。玉米蛋白粉、DDGS 檢出率分別為76.56%、72.96%,含量為50.08~4 829.15、50.18~9 438.70 μg/kg,平 均 值 為680.99、275.18 μg/kg,中值為485.79、123.36 μg/kg,超標率為47.96%、3.17%。
2.1.2 小麥及副產(chǎn)品中ZEN的檢測結果(見表3)
小麥及副產(chǎn)品ZEN 污染率較高的為小麥和小麥胚芽,分別為60.87%、60.00%,含量為72.64~301.58、50.33~423.49 μg/kg,都不超標。小麥次粉和麩皮,檢出率分別為6.45%、6.06%,含量為109.00~545.30、55.00~55.00 μg/kg,都在限量標準范圍之內(nèi)。
表3 小麥及副產(chǎn)品中ZEN檢測結果
2.1.3 其他飼料原料中ZEN的檢測結果(見表4)
米糠及粕ZEN 檢出率為31.25%,含量為51.66~151.12 μg/kg,不超標。花生餅粕ZEN 檢出率為30.00%、含量為50.60~1 000.00 μg/kg,最高含量等于限量標準,但不超標。大豆皮ZEN檢出率25.00%,含量為62.73~163.74 μg/kg,在限量標準范圍之內(nèi)。
表4 其他飼料原料中ZEN的測定結果
2.2.1 豬配合飼料中ZEN的檢測結果(見表5)
豬配合飼料中生長及育肥豬配合飼料ZEN污染率最高,為48.78%,含量為50.02~392.40 μg/kg,平均值為108.13 μg/kg,中值86.35 μg/kg,超標率為2.70%。仔豬、青年母豬配合飼料檢出率分別為為40.67%、38.01%,含量為50.07~379.16、50.09~491.60 μg/kg,平均值為85.36、77.88 μg/kg,中值為69.19、66.37 μg/kg,超標率分別為7.38%、10.63%。
2.2.2 禽配合飼料中ZEN的檢測結果(見表6)
表5 豬配合飼料中ZEN的測定結果
表6 禽配合飼料中ZEN的測定結果
禽配合飼料中產(chǎn)蛋鵪鶉配合飼料ZEN污染率最高,為100.00%,含量為57.30~489.39 μg/kg,不超標。其次,小雞、生長及產(chǎn)蛋雞配合飼料檢出率分別為85.71%、72.92%,最高含量分別為601.01、886.73 μg/kg,中值分別為241.94、175.23 μg/kg,超標率分別為1.85%、2.86%。小鴨、生長及產(chǎn)蛋鴨配合飼料檢出率分別為82.89%、77.76%,最高含量分別為1 542.08、1 219.52 μg/kg,中值分別為215.76、147.03 μg/kg,超標率分別為5.82%、5.99%。
2.2.3 其他精料混合料中ZEN的檢測結果(見表7)
表7 其他精料混合料中ZEN的測定結果
其他精料混合料中奶牛精料污染率最高,為70.83%,最高含量為480.23 μg/kg;育成羊精料和驢精料檢出率分別為63.64%、50.00%,最高含量分別為76.17、117.06 μg/kg,都不超標。
龔阿瓊等[8]對2017~2018 年原料及飼料中霉菌毒素變化趨勢研究發(fā)現(xiàn),與2017 年相比,玉米赤霉烯酮污染范圍有所縮小,但超標率呈上升趨勢。本試驗結果表明,飼料原料中玉米及副產(chǎn)品是主要污染對象,玉米污染率為34.99%,超標率為20.22%。玉米副產(chǎn)品污染率在72.96%~86.45%,超標率3.17%~47.96%。小麥及副產(chǎn)品和其他飼料原料污染率在6.06%~60.87%,除了花生粕ZEN 最高含量為1 000 μg/kg 外,其他飼料原料均在限量標準范圍之內(nèi)。玉米是配合飼料的主要原料,其胚芽較大,儲存的營養(yǎng)物質豐富,呼吸旺盛、攜帶菌種量較多,因此,在水分含量充分的情況下,尤其是破損玉米,被蟲侵蝕后,更容易感染霉菌[9]。2018 年6~8 月份山東省氣溫比往年偏高,降水量偏大、日照時數(shù)偏少,造成高溫高濕的條件,有利于玉米被由禾谷鐮刀菌污染而發(fā)生赤霉病,進而產(chǎn)生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由于玉米攜帶ZEN 毒素,其副產(chǎn)品在加工及儲存過程由于溫、濕度有利于ZEN 的形成,因此玉米副產(chǎn)品ZEN含量超標是毋庸置疑的。
配合飼料ZEN 的污染令人擔憂,除了產(chǎn)蛋鵪鶉,雞、鴨和豬配合飼料ZEN含量都超標,原因之一是玉米及副產(chǎn)品在配合飼料中配比太高所致。其他精料混合料奶牛、驢、育成羊中ZEN的含量不超標,可能原因是,國家對食品安全監(jiān)管力度較大,防止動物奶產(chǎn)品霉菌毒素超標,飼料生產(chǎn)企業(yè)在收購玉米中嚴把質量關,禁止污染飼料進入生產(chǎn)線。2018年8月非洲豬瘟開始在我國蔓延,一直到2019 年養(yǎng)豬業(yè)還舉棋不定,如果能加強飼料原料監(jiān)控,控制ZEN 對飼料的污染,或許能降低疫情的損失,保證養(yǎng)殖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飼料原料玉米及副產(chǎn)品有不同程度超標,小麥及副產(chǎn)品、花生粕、米糠粕比較安全。雞、鴨和豬配合飼料ZEN 含量都超標,需重點關注。產(chǎn)蛋鵪鶉和奶牛、驢、育成羊精料混合料較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