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國家對高中生的教育成果要求已經不是單純的關注學科內容,更多的是提倡學校注重對學生的德育的素質教育培養(yǎng),因此如何在學科中體現(xiàn)出素質教育內容,讓學生可以在學習自然科學的同時,不斷完善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從而成為健全的社會綜合性人才。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實踐;德育教育
一、 引言
過去在我國高中階段的教育體系中,主要重視的是學生的學科成績,對學生群體的思想品德一類的德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工作較為薄弱,而主要的原因是學校一直將升學作為首要任務,對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很重視,教師團隊對教育工作重視程度也不夠,并沒有想過要重點關注于學生的德育類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而高中生物是一門專門研究生命現(xiàn)象以及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自然學科,隨著教育理念的轉變,如何在高中生物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已成為了教育從業(yè)者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
二、 高中生物中的德育素質工作
在高中生物整體的教育階段中,開展德育類素質教育逐漸成為了教育工作的重心工作,而德育一直都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已經滲透到了學生全面的發(fā)展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并不應該只是單純的對有過失或者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口頭說教,教育工作者思考的應該是如何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內的教學過程中去,換言之,也就是如何與課堂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在教學開展的階段,教育從業(yè)人員必須把控好教學原則、精心設計出學科內容,這樣只有才有可能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德育教育必須要注意教育落實的方法,尤其是在實際的生物教學工作,必須思考如何通過適時自然的教學手法開展針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以及面向社會的責任感教育。
在現(xiàn)實中生物教學階段,教育從業(yè)者應該注意遵循生物教學的規(guī)律,不斷的擴大、鞏固學生群體的生物知識,利用生物學科的學習過程來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觀察理解能力以及基礎知識運用能力,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將思想品德教育落實到生物教學工作中,讓德育素質教育與生物教學工作相輔相成。
生物科學在漫長的發(fā)展歲月里,不光是可以向學生展示自然界生物發(fā)展的生命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感悟到中外偉大的科學家為了全人類的生物技術事業(yè)而進行了奮斗與抗爭,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體會到更多的人生啟迪,逐漸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明白何為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并在未來生活工作中為社會大集體發(fā)光發(fā)熱。
三、 為學生實施愛國主義教育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并不是生物學科獨有的,但是如何在生物學科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素質教育還是需要教育工作者以及科任老師需要注意的事。
生物老師應該認真研究課本上的內容,再科學合理地與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結合,然后針對學生群體的特點進行正確的引導,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達到高效的育人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的生物學科任務中,針對《遺傳與變異》這環(huán)節(jié)的知識點上,已經不在單純的是為學生講解自然科學中的知識內容,任課老師應該依據教材資料上重點的知識,向學生介紹我國為“人類基因組技術”作出的科技貢獻,并為展示了我國在遺傳方面上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分子領域的研究水平,讓學生深刻感受雖然我國在生物技術方面起步較晚,但是整體的研究成果卻在世界上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在國際上的影響巨大,為人類未來的生物發(fā)展道路掃清了障礙,中國開始逐漸走上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國家在生物領域上的成就以及技術可以說讓學生群體由衷的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不斷激發(fā)著學生對祖國的自豪之情。
四、 為學生進行挫折教育
在生物學科中,為學生進行挫折教育的機會不少,歷來不少偉大的科學家?guī)缀醵际歉矣谂c命運抗爭的英雄人物,例如,人教版的《遺傳與變異》中便對孟德爾科學家發(fā)現(xiàn)生物遺傳學規(guī)律的背景進行了重點的介紹,讓學生看到了一位不屈不撓、認真執(zhí)著的偉大科學家在追求真理上的精神,雖然孟德爾研究在當時并沒有得到世人的理解與重視,但孟德爾并沒有因為外界的打擊而灰心放棄。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過程中,任課教師應該在為學生講解豌豆遺傳特性的同時,為學生進行挫折教育,讓學生明白到在追求人生理想以及目標的階段,不應該為外界的批評或是質疑就是輕易的動搖,對自己的人生應該有明確的規(guī)劃,在學習生活中如果遇到問題,一味的逃避永遠都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努力的克服生活中的障礙,以孟德爾面對挫折的態(tài)度來正面的激勵學生,幫助學生能夠正確的看待問題,看待挫折,學生應該明白學習的過程就跟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科學真理的過程是一樣的,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想要取得好的成績,有一個好的結果,那么就必須經歷過無數的風雨,克服過無數的困難,才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讓學生相信,困難就像彈簧,我們強大起來了,困難也就弱了,只有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人,最后才能收獲更多更寶貴的人生財富。
五、 結束語
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任課的教師不能只是思考如何將自然科學知識傳播下去,更重要的是利用生物學科的特點,為學生展示出更為廣闊的價值觀,讓學生得以身心更為全面的發(fā)展,塑造出健全的三觀理念,加強對自身以及外界的責任感。
參考文獻:
[1]鄔昌紅.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德育滲透探略[J].考試周刊,2018(3):160.
[2]熊碩.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德育的實施體系構建[J].教育科學論壇,2018,436(22):19-22.
[3]謝婉英.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滲透[J].中國農村教育,2018(2):40.
[4]鄧小玲.淺議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4(36):254-255.
[5]孫香媛.高中生物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吉林教育,2014(19):101.
作者簡介:
楊歡,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