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方向是現(xiàn)階段教育界的熱點,其中,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關鍵問題。本文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深入研究和探討,并提出相關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是我國整體教育的開端,是各學科教學開展的基礎。而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與知識點較豐富,學科涵蓋的生活性質與實踐也較多。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自主性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幫助完成課堂任務,從而提高課堂有效性。
一、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作用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于現(xiàn)代化教學中,傳統(tǒng)型的人才也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代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需求。當今高速發(fā)展的時代需要的是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并且敢于突破的高素質人才。而這種需求正是自主性教學的教學目標,并且關鍵在于奠定綜合素質基礎的小學階段。因此,自主性教學在小學階段開展具有必要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是基本教學理念之一。然而由于教師在課堂中長期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始終存在著學生積極性低的問題。面對這一情況,教師必須創(chuàng)新完善教學模式,利用自身語文素養(yǎng),積極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環(huán)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促進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
二、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 拉近師生的課堂距離
小學生通常年齡較小,十分需要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拉近與學生的課堂距離,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溫暖。教師對于學生的期望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學生處于一個溫暖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中時,就會愿意付出精力來學習。這一現(xiàn)象在后進生群體中尤為明顯,后進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期盼,從而增強自主學習意識,主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根據故事內容給學生們準備相關劇本,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到表演中來,教師可以讓同學們分為幾個小組,一組扮演小女孩,其他組扮演其他人物,教師可以作為旁白出現(xiàn),為學生搭建故事背景,而學生們則可以一同為任務配音,再作出自己設計的動作。這樣學生既能更加深入了解課文內容,又能拉近與教師的距離,感受到教師的悉心教導和共同參與。
(二) 主動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
面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的問題,語文教師應該立足實際,根據本班同學的實際情況主動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應該轉換教學理念,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中來。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利用小組分段討論、給出自由答案以及鼓勵大膽發(fā)言等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引導學生糾正錯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激勵式教學模式,對表現(xiàn)十分優(yōu)秀的小組進行獎勵,獎勵可以如一本圖書、一些水果等等。這種教學模式旨在利用鼓勵的手段開創(chuàng)全新的教學形式,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例如,在學習《奇異的琥珀》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提出一些關于課文內容的問題,如琥珀是從哪來的?怎么來的?琥珀為什么長得這么奇異?教師可以鼓勵每個學習小組回答問題,還可以進行競賽搶答,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們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同時,教師提出的這些問題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學生說出答案之后,更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三) 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框架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十分豐富,主要包括了散文、敘事文、古詩文等等,知識內容較多,學生很難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理解全部知識。這時,教師應該根據本班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個人愛好興趣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讓學生通過知識構建滿足對自主學習的需求,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考試時,學生能夠利用知識體系來幫助完成試題,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更能通過知識體系解決教師給出的問題。例如,在學習《老人與?!愤@一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劃分出老人與海的課文段落,再根據段落讓學生自主提取中心句,利用中心句來構建老人與海名著段落的知識體系。
(四) 以學生為課堂主體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當作課堂主體,利用互動交流等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在具體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準備學習內容,重視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以課堂主人的方式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教師應該摒棄單方面灌輸知識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自主備課、講課,自主布置作業(yè)。工具書是學習的拐杖,是無聲的老師。學生如能主動借助工具書就能自行解決許多學習上的疑難,提高語文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生最重要的工具書是字典和參考書,即使是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也十分重要。例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幫助學生從工具書中提取知識內容,讓學生充分準備自己的講課內容,并在課堂中展示出來,每個小組的學生都可以到講臺上展示自己教學內容。各個小組之間還可以利用競賽原則進行分數評比,選出最優(yōu)秀最認真的學習小組。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現(xiàn)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要靠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中來,利用自主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冬宇.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才智,2018(33):26.
[2]靳喜紅.小學語文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七卷)[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5.
[3]劉益群.新課改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三部曲”[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作者簡介:
李霞,四川省綿陽市,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協(xié)和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