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shù)學教學一定要突出基礎及發(fā)展性,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獲取基礎的數(shù)學知識,實現(xiàn)人人學習數(shù)學的目標。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差異,避免采用一刀切的教學形式,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推行因材施教。因此,文中通過對因材施教的必要性的介紹,提出了小學數(shù)學教學當中因材施教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育;因材施教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理念,教師們要通過教育來充分挖掘出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們客觀存在學習能力與認知水平的差異性,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堅持使用因材施教,為每一名學生提供教學助力,實現(xiàn)公平教育,滿足教育均衡發(fā)展的需求。因此,文中具體分析小學數(shù)學教育因材施教的策略非常必要。
一、 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因材施教作為小學數(shù)學有效教學的一種方法??墒鞘艿絺鹘y(tǒng)應試教學模式的影響,因材施教只是一種形式,并未貫徹落實,缺乏實質性的作用。教師們一般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不重視學生的差異性,造成大部分學困生失去了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更有甚至出現(xiàn)厭煩心理,直接限制了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阻礙了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率的提高。而因材施教具體就是:每一位學生成長歷程與知識基礎不一樣,因此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各不一樣。教師一定要充分的掌握學生們的個體發(fā)展情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不同學生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提出不同的教學任務,不斷縮短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而實現(xiàn)總體發(fā)展的目標,推進學生全面進步發(fā)展。
二、 小學數(shù)學教育因材施教的應用策略
(一) 科學劃分學習小組
教師要科學的劃分學習小組,分為A、B、C三組。讓每一個小組當中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優(yōu)劣互補,方便學生們展開公平競爭以及小組內部互相幫助,教師要帶領學生小組內共同進步,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帶著成績差的學生進步,為學生互相溝通提供機會。
(二) 采取因材施教教學
為了更好的提高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展開精心備課。備課直接關系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從B組學生的學習情況入手備課,挑選出適宜的教學手段。實際因材施教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選擇教學內容時,不能選擇較大難度的知識,讓每一個小組學生都可以良好的理解基礎知識。
例如,學習小學概念有關的知識時,從B組學生學習情況入手,有意的放緩教學速度,為B、C組學生留下充足的理解的空間,讓所有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腳步。為了更好的增強課堂教學效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們適當?shù)奶岢鼍邆浒l(fā)展性意義的問題,為A組學生提供良好機會的同時,為B、C組的學生帶來一定的啟發(fā)。實際的因材施教的過程中,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選擇適當?shù)膶嶋H表揚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學生們保持主動學習的信心,幫助學生更好的獲取數(shù)學知識。
(三) 科學合理作業(yè)分層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作業(yè)與考試是較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需要展示出因材施教的理念。不論是日常練習還是各種考試,都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選擇的空間,讓學生完成適合自身情況的練習。首先,為開放習題提出不同要求。開放性習題包含一題多解或者是一題多變。面對這些問題,教師要為不同學生提出不同要求。例如對于一題多解的題目,C組的學生只要掌握一種解題方法即可;B組學生要學會從不同角度來分析探究不同解題方式,選擇最簡捷的一種方法;A組學生要掌握多種解題方法的同時,探究其他相同類型問題的解題方法。其次,對于不同題目展開分類,分為A、B、C三層,分別對應優(yōu)生、中等生以及后進生。學生所相應的不同層次的題目是必須要完成的題目,鼓勵學生選擇做高一層次的題目。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進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進步。
(四) 科學合理分層評價
因材施教的教學當中,分層評價也非常關鍵,是保證全部學生一同進步的前提條件。推行分層評價當中,要為每一個小組獲得的成績進行評價,并且還要對產生的問題提供科學合理評價。針對A組學生的評價,在表揚他們的同時,提示他們不能過分自信驕傲,要不斷努力,獲得更大的進步;針對B組的學生,教師在肯定他們的同時,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獲得顯著進步;針對C組學生,教師要以表揚為主,即便學習過程中存在不少的問題,也不能直接展開批評,而是應該引導學生自己找出問題的原因并且加以糾正,之后叮囑學生注意事項。
綜上所述,小學數(shù)學要樹立良好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學習心理,幫助學生自主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使教學水平與深度與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相接近,真正的發(fā)揮出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們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讓全部學生在原先的基礎上獲得進步,從而推進全部學生一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盛.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因材施教理念落實策略[J].青海教育,2018(9):40.
[2]張振林.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因材施教[J].學周刊,2015(32):84.
[3]左桂花.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幾點做法[J].求知導刊,2015(21):111.
作者簡介:
胡蓉,江西省吉安市,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城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