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誠
摘要:初中語文閱讀對于提升學生語感、拓展其知識視野及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有著積極促進作用。從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看,依然沒有擺脫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單一的不足,需要教師正視初中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加以解決。本文就初中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探究,以期對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有所增益。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6-0077-01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非常重要的途徑,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存在一些制約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問題。需要教師認真查找問題存在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不斷優(yōu)化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
1.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教師依然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沒有落實學生閱讀教學的主體地位,形式機械單調,缺乏創(chuàng)新,難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閱讀質量和效率不高。二是閱讀內容主要局限于教材中所選錄的文本,內容陳舊缺乏趣味性和知識性,題材狹窄,學生閱讀熱情不高。這也導致學生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參與度不高,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制約了學生思維活躍度。三是針對閱讀教學,教師在問題設計方面缺乏有針對性的提問,無法引導學生展開有效、高效閱讀。
2.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策研究
2.1 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需要教師摒棄傳統(tǒng)單一、機械的教學模式,結合閱讀能力要求及學生的閱讀興趣,探索并采取靈活多樣的閱讀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使學生在充滿創(chuàng)意、滿載收獲的閱讀中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充實與思考,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閱讀教學形式,教師可結合內容及學生閱讀需求來確定:
一是以課前演講帶動課堂閱讀教學。即在閱讀課開始前增設演講時段,由學生結合閱讀內容展開演講。其內容可以是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思考、見解,也可以是學生對閱讀材料相關的知識與信息分享。為了準備演講學生需提前預習閱讀材料,有助于課堂閱讀教學高效并取得良好效果活動。如,《黃河頌》閱讀教學中,可安排學生提前預習,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感悟選擇演講的內容,如,對詞、曲作者生平的介紹、對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的介紹及自己對作品的感悟等。
二是以建立學生小課堂深化閱讀體驗。即教師根據課外閱讀內容,設置學生閱讀小課堂,學生在小課堂上可以相互分享閱讀感悟,在心得與感悟的分享中,學生對閱讀材料的內容及主旨有了深刻理解,達到課外閱讀的目的。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熱情,教師可將最受學生喜愛的暢銷書籍作為閱讀教材,可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2.2 豐富閱讀材料增長見識豐富知識儲備。
一是提倡學生展開個性閱讀共享。在閱讀中,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符合自己閱讀興趣的書籍,這些書籍可謂題材豐富。教師可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多閱讀,多思考,并針對學生的個性閱讀在課堂上進行分享。既使學生在分享中對閱讀書籍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時營造出知識共享的學習氛圍,對于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優(yōu)化智力及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有著積極影響。
二是選取適合的類文進行閱讀拓展。教師可結合課堂閱讀內容,為學生選取并推薦從題材、寫作風格、知識類別等類似的書籍展開課外閱讀。以強化學生對課堂閱讀內容的認知和思考,可以大大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這種閱讀文法也是豐富初中語文閱讀內容的有效文法。如,在《阿長與山海經》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選取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xiāng)》等作品進行拓展閱讀,以增進學生對魯迅先生創(chuàng)作有深一步了解。
2.3 針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方式強化閱讀效果。
由于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在課程設置及教學安排方面更多地依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針對學生閱讀能力及習慣采取一些有助于強化閱讀效果的教學措施。
一是追問啟發(fā)式教學。針對學生的閱讀設計帶有引導和啟發(fā)式的追問,以了解學生的閱讀進度、閱讀質量及閱讀收獲,同時通過啟發(fā)和引導,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消除學生閱讀中的疑難點,推動閱讀繼續(xù)深入并取得高質量的閱讀。在追問設計方面,教師要注重與閱讀材料及學生狀態(tài)相結合,把握好提問的時機,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推動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及脈絡,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營造環(huán)境輕松、思維開放的學習氛圍。追問的設計要堅持自淺及深、從易到難的原則,效果則以推進學生深入思考、提高閱讀積極性為主。
二是閱讀技巧式教學。要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達到預期效果,教師應總結一些有效的閱讀技巧和文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包括閱讀書籍及閱讀方式等的選擇?,F(xiàn)代信息技術及互聯(lián)網的出現(xiàn),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如何選擇適合、有益于學生閱讀的書籍是教師要教授給學生的。選擇的書籍需符合學生年齡、興趣及理解力等,同時教會學生正確、有效使用工具書,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和效率。閱讀技巧方面,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選擇精讀與通讀。如,對于經典的、自己有興趣同時有助于語文學習的書籍可進行精讀,對于拓展知識視野的書籍則可采用通讀法即可。
初中語文閱讀對于提升學生語感、拓展其知識視野及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有著積極促進作用。需要教師針對目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探索,采取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模式、豐富閱讀材料、強化閱讀方法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閱讀質量、效率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趙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2]張凱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