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金德
在只有重力或者彈力做功的情形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發(fā)生相互轉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這個規(guī)律叫做機械能守恒定律. 對某個研究系統(tǒng)而言,機械能是否守恒?可以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分析和判斷.
1. 只有重力做功時機械能守恒
如果一個系統(tǒng)內只有重力做功,系統(tǒng)內只有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發(fā)生相互轉化,沒有與其它形式的能發(fā)生轉化,則系統(tǒng)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總和保持不變,即機械能守恒.
【例1】如圖1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從高為h、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頂端A點由靜止下滑,到達斜面底端B點時的速度為2v0. 若小球從A點沿斜面以初速度■v0下滑,求小球到達斜面底端B點時的速度.
分析:小球沿斜面從A點運動到底端B點的過程中,只有小球所受的重力做功,其它的力不做功,則由小球和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通常就說小球)機械能守恒. 取斜面底端處的重力勢能為零,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小球由靜止下滑時:mgh=■m(2v0)2
小球以初速度■v0下滑時:mgh+■m(■v0)2=■mv2
解以上兩式得:v=3v0 .
2. 只有彈力做功時機械能守恒
如果由彈簧與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內只有彈簧的彈力做功,系統(tǒng)內只有彈性勢能與動能之間發(fā)生相互轉化,而不與其它形式的能發(fā)生轉化,則系統(tǒng)的彈性勢能和動能總和保持不變,即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例2】如圖2所示,一輕彈簧一端固定在墻上,另一端與物體A相連. 彈簧的原長為L,勁度系數為K. 當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為x時,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為EP =■Kx2. 物體A的質量為m. 現設法壓縮彈簧,使彈簧的長度縮短l,然后撤除壓縮裝置,物體A在彈簧作用下開始運動. 求當物體A的速度為v時彈簧的長度.
分析:撤除壓縮裝置,物體A在彈簧作用下開始運動后,由物體A、彈簧和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只有彈簧的彈力做功,其它的力不做功,可見,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 設當物體A的速度為v時彈簧伸長(或縮短)長度為y,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Kl2 =■mv2+■Ky2
即:y=■
則此時彈簧的長度為:
L1=L+■或L2=L-■.
3. 重力與彈力同時做功,但無其它力做功時機械能也守恒
如果系統(tǒng)內同時有重力和彈力(這里的彈力僅指象彈簧等物體所產生的力,此彈力做功,將引起彈性勢能與其它形式的能發(fā)生相互轉化,高中階段僅限于彈簧所產生的彈力)做功,系統(tǒng)內只有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和動能之間的相互轉化,而系統(tǒng)的總機械能保持不變,即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
【例3】如圖3所示,輕彈簧一端系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點,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彈簧的原長為L. 將小球拉到與O點等高處,并使彈簧的長度恰好等于原長. 將小球由靜止釋放,當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彈簧伸長的長度為l,求小球到達最低點時速度的大小.
分析:由小球、彈簧(通??呻[去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在小球從A處運動到B處的過程中,只有重力和彈簧的彈力做功,故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 取B處為重力勢能的零勢能位置,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mg(L+l)=■mv2+■Kl2
則小球在最低點B處的速度為:v=■.
4. 有內力(非重力和彈力)做功,但所做的功的代數和為零,則機械能守恒
如果系統(tǒng)內除了重力和彈力做功外,系統(tǒng)內的其它力(即內力)也做功,且這些力做功的代數和為零,此過程實現系統(tǒng)內一個物體的機械能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系統(tǒng)的總機械能不變,即機械能守恒.
【例4】如圖4所示,帶有光滑的半徑為R的1/4圓弧軌道的滑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滑塊的質量為M,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由靜止開始從A點釋放,當小球從滑塊的B處水平飛出時,滑塊的反沖速度為多大?
分析:在小球下滑過程中,由小球和滑塊組成的系統(tǒng),除小球所受的重力做功外,小球與滑塊間的彈力也做功,小球所受到的彈力對小球做負功,滑塊所受到的小球對它的彈力對滑塊做正功,使得小球的一部分機械能轉移到滑塊上. 但由于兩個彈力大小相等,作用點始終在同一點,因此,這兩個彈力做功的代數和等于零,即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
取B處為重力勢能的零位置. 設滑塊的反沖速度為v2 . 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mv1 2 +■Mv2 2
由于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的作用,則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動量守恒:
mv1=Mv2
解以上兩式得:v2=■.
5. 有外力(非系統(tǒng)內的力)做功,且所做的功的代數和為零,則機械能守恒
若系統(tǒng)內除了重力和彈力做功外,系統(tǒng)外的力(外力)也做功,且外力做功的代數和為零,則系統(tǒng)與外界無能量交換,系統(tǒng)的總機械能保持不變,即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
【例5】如圖5所示,粗細均勻的U形管內裝有總長為4L的水. 開始時閥門K閉合,左右支管內水面高度差為L. 打開閥門K后,左右水面剛好相平時左管液面的速度是多大?(摩擦阻力忽略不計)
分析:取水柱和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在水柱運動的過程中,系統(tǒng)內有重力做功,系統(tǒng)外有大氣壓力做功,其中左邊水柱受到的大氣壓力做正功,右邊水柱受到的大氣壓力做負功,這兩個力做功的代數和等于零,因此,系統(tǒng)與外界無能量交換,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
從初始狀態(tài)到左右支管水面相平止,此過程相當于有長L/2的水柱由左管移到右管. 此過程中系統(tǒng)的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加. 整個水柱勢能的減少量等效于高L/2的水柱高度降低L/2重力勢能的減少量. 設水柱總質量為8m,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mg·■=■·8m·v2 ???解得:v=■.
6. 有內力(非重力和彈力)做功,且所做的功的代數和不為零,則機械能不守恒
如果系統(tǒng)內除了重力和彈力做功外,系統(tǒng)內的其它力(即內力)也做功,且這些力做功的代數和不為零,此過程實現系統(tǒng)內與系統(tǒng)外物體間能量的轉移或轉化,系統(tǒng)的總機械能將發(fā)生變化,即系統(tǒng)的機械能不守恒.
【例6】海岸炮將炮彈水平射出. 炮身質量(不含炮彈)為M,每顆炮彈質量為m. 當炮身固定時,炮彈水平射程為s,那么當炮身不固定時,發(fā)射同樣的炮彈,水平射程將是多少?(不計其它阻力)
分析:取炮身和炮彈為研究對象. 顯然,在發(fā)射炮彈的過程中,系統(tǒng)內力做了功,將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所以,系統(tǒng)的機械能不守恒.
當炮身固定時,化學能全部轉化為炮彈的動能,即:
E=■mv2
當炮身不固定時,化學能轉化為炮身和炮彈的動能,即:
E=■mv1 2 +■Mv2 2
由于炮身和炮彈組成的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它們的總動量守恒,即:
mv1=Mv2
由于炮彈做平拋運動的射高相等,則炮彈兩次射程之比等于拋出時初速度之比:
■=■
解以上幾式得:s1=s■.
7. 有外力(非系統(tǒng)內的力)做功,且所做的功的代數和不為零,則機械能不守恒
若除了系統(tǒng)內重力和彈力做功外,系統(tǒng)外的力(外力)也做功,且外力做功的代數和不為零,則系統(tǒng)與外界有能量交換,系統(tǒng)的總機械能將發(fā)生變化,即系統(tǒng)的機械能不守恒.
【例7】質量為m的小球,用長為L的輕繩懸掛于O點,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從平衡位置P點緩慢地移動到Q點,如圖7所示,則力F所做的功為( ???????)
A. mgLcos θ ???????B. FL sin θ
C. mgL(1-cos θ) ??D. FL cos θ
分析:取小球(包括地球)為研究對象,除了重力做功外,還有外力F也對小球做功,且外力做正功,將有能量從外界轉移到小球上,使得小球的機械能增大,故小球的機械能不守恒. 設F所做的功為W,根據動能定理得:
W-mgL(1-cosθ)=0
則有:W=mgL(1-cosθ),可見本題的正確選項為C.
總之,一個系統(tǒng)是不是滿足機械能守恒定律,關鍵在于該系統(tǒng)中有哪些力參與了做功,是將何種形式的能量轉化為何種形式的能量. 如果只是動能和勢能間的相互轉化,而沒有與其它形式的能發(fā)生轉化,則機械能總量保持不變,即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
責任編輯 ??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