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小龍
“年輕的時候,世界總是簡單而善良的,當你老的時候,你會發(fā)現,老無所依……”電影《老無所依》中最后的對白,讓我哀傷了很久。
大約兩年前,我發(fā)現媽媽開始有些健忘,不記得自己的歲數,不記得把存折放在了裝雞蛋的籃子里,常常會走錯路。為防止母親走失,我?guī)е焦S上班。我倆每天坐公交車往返于長江兩岸,單程四十多分鐘。媽媽退休前是高中的語文老師,喜歡捧著書靜靜閱讀的感覺,生病后,我不知母親還能否正常閱讀了,但每次坐在圖書館,母親依舊安靜、恬淡,或靜靜地坐著凝思,或望著窗外碧藍的天空,或者一頁頁翻著手里的書,像撫慰著初生的嬰兒。恰好單位旁邊就是一家圖書館,我把水和飯給媽媽準備好,特意交代管理員注意一下我媽媽。下班時,媽媽總是會在工廠門口的一棵樹下等我。那幾年,我和媽媽就像是朋友,很有幸福感。
去年春天,母親的身體和精神狀況如同“下臺階”一樣下滑,起初,我以為在家,也能照顧好老年癡呆的母親。因此,我每月花4000元在一家家政中心找了一個阿姨,負責煮午飯和晚飯,幫忙照顧母親。在我的預想里,每天早上安頓好母親,等到家政阿姨來到家里,自己就可以安心去上班,晚上回來正好阿姨下班了,自己哄好母親睡覺,就可以結束一天。一個月過去了,第一個家政阿姨就跟我提出不做了,在她看來,照顧老年癡呆的母親太辛苦了,還不如去普通家庭打掃衛(wèi)生煮煮飯來得舒坦。接下來的幾個月,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家政阿姨也走了。
無奈之下我只好辭掉了工作,自己在家照顧媽媽。一年的時間下來,我的生活接近崩潰,人生似乎進入了一種無序狀態(tài)。每天為了照顧母親,我不能隨意出門,拒絕了所有朋友的聚會,也不敢奢望感情生活。我開始出現失眠、焦慮的情況。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專業(yè)的護理知識,而且一個人的體力有限,母親在我照料下,身體并沒有變得更好。在經濟方面,一年多沒有收入,每個月的生活費、母親的醫(yī)療費以及各種開銷,之前的積蓄已經漸漸變得捉襟見肘。治療老年癡呆的開銷大多無法走醫(yī)保報銷,母親每月的藥費就需要800~1500元,一旦不小心因為老年癡呆導致發(fā)生意外住院,開銷就更大了。
老年癡呆的母親,逐漸成為壓垮我的沉重負擔。在朋友的建議下,奔波了將近一個多月,我終于找到了一所能接收老年癡呆老人的私人老年公寓。我又回到原來的工廠上班,每天下班后,看見母親曾經等我的那棵大樹,總會淚如雨下。有一天,我下班后,突然看到媽媽真的站在那棵大樹下,我以為眼睛花了,揉了揉仔細看,真的是媽媽,花白的頭發(fā)被風吹得飛揚起來。我飛跑過去,一把抱住她,哽咽著:媽媽,你咋跑到這里來了?那么遠,你咋來的?那天,媽媽走了差不多一天,走走停停,從敬老院來找我……
每天下班,我都會過來,牽著母親的手,緩慢行走。有一次有人問我這是誰?我脫口而出,“我是她媽媽”,隨即才意識到口誤,連忙改口說“她是我媽媽”。其實,在癡呆癥老人子女眼中,父母的確像是變回了孩子。時間長了,我就想,當子女的不必想著把癡呆癥老人扭回原來的樣子,把能否重新認識親人作為治療的標準,而要嘗試接受這種狀態(tài),甚至不妨把它當作上天的禮物。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癥日,阿爾茨海默癥也被俗稱為“老年癡呆”,據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全球每3秒新增1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目前中國有老年癡呆患者800萬人,占世界患者總數的1/3,更可怕的是早期老年癡呆患者幾乎沒人就診,中期就診的患者不到12%,即使是晚期也只有25.4%。很多人和我一樣,在父母出現記憶力不好或是性格行為情緒改變的問題時,沒能及時注意到這些是老年癡呆的早期癥狀。有人覺得這些老人容易焦躁,無法溝通,有暴力傾向,因此避而遠之。對于病人和家屬,老年癡呆從輕度認知障礙到最后的植物狀態(tài),會經歷幾年甚至幾十年,這是非常痛苦的過程。因此,對于老年癡呆問題一定要提早預防,盡早發(fā)現。
老年癡呆來臨前,微妙變化別忽視
國際阿爾茲海默癥協會列出來10個重要的老年癡呆警告標志:
1.記憶力的喪失
老年癡呆早期患者會出現輕微的記憶力的喪失,例如會經常遺忘最近發(fā)生的事情,但是對很久之前發(fā)生的事卻記得很好,沒有記憶困難的表現。當病情發(fā)展到中期后,患者會出現對遠期記憶遺忘的情況。病情到晚期,患者會出現嚴重的記憶喪失,大腦中僅有碎片化的記憶,對親人、朋友變得完全忘記陌生。
2.執(zhí)行熟悉任務困難
老年癡呆患者早期還會有對熟悉的物品和朋友叫不上來名字的情況,無法自己獨立地完成購物、烹飪、金錢計算等。而中期會出現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個人的衣食住行和衛(wèi)生方面無法獨立完成,后期會嚴重到生活完全無法自理,大小便失禁等。
3.語言能力出現問題
有些老年癡呆患者在早期語言能力上出現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不能合理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想法,說話變得啰嗦,一句話反復說,或者回答問題時答非所問。有些老年癡呆患者會變得沉默。而到中后期,患者會出現閱讀能力的缺失,語言能力的喪失等。
4.時間和地點的失定向
老年癡呆患者會對時間地點變得模糊,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出門后忘記回家的路,對自己所在的位置無法正確辨認。忘記今天的日期時間。
5.判斷能力的下降或缺失
老年癡呆患者早期會出現理解判斷能力降低,看電視的時候無法理解電視里的內容,無法正確思考和判斷事物,很容易上當受騙。
6.抽象思維有問題
老年癡呆問題還會表現在抽象思維能力的逐漸喪失。早期的患者會出現讓患者去燒開水,他可能會沒有將水壺里面放水就放在爐子上,無法學習新鮮事物,無法模仿他人的動作。
7.亂放東西
亂放東西也是老年癡呆患者早期比較明顯的特征,患者經常會把一些重要的物件如:錢、存折等放在不該放的地方,或者放過后自己再也無法找到。把衣服放在廚房,把杯子放在廁所等。
8.情緒或行為變化
老年癡呆患者在中期之后,會出現情緒行為上的改變,會因為自己總是忘記東西而變得急躁、焦慮,莫名地發(fā)脾氣,憎恨家人朋友等。
9.個性的變化
患者的個性上在早期也能發(fā)現一些變化,例如本來活潑愛說愛笑的人,慢慢變得沉默、抑郁、多疑、情感淡漠或者變得暴躁。
10.主動能力的缺失
老年癡呆的初期表現還在于患者的主動能力降低,不喜歡參加團體活動,生活上變得慵懶,不愛運動,不喜歡與人交往,喜歡獨處等。
如何預防老年癡呆?
老年癡呆的發(fā)病率是隨著人群年齡的增長而增高的。排除一些遺傳和疾病導致的老年癡呆,常見的老年癡呆是可以通過行為和飲食的調理來進行預防的。那么如何科學預防老年癡呆呢?
“限”:限制飲食
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大家維持健康的身體狀態(tài),有助于預防老年癡呆的發(fā)生。飲食上要記住一個“限”字。首先酒要限制飲用量,不可過量,同時強調要低鹽、低脂,避免過量的食用紅肉、油炸、加工類食物。地中海飲食方式是預防老年癡呆不錯的選擇,據相關研究顯示,地中海飲食方式可使輕度認知障礙轉為阿爾茲海默型癡呆的概率下降 48%。(地中海飲食內容主要為:橄欖油、蔬菜、水果、魚、海鮮、豆類,適量的紅酒和大蒜)
“戒”:戒煙、戒垃圾食品
長期吸煙對人體的心血管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并有增加人體患老年癡呆的概率,有相關研究表明,長期吸煙人群比不吸煙人群患老年癡呆的概率高出3倍。對健康不利的各類垃圾食品,中老年人群最好也是少吃或不吃為妙。
“動”:常動腦、常運動
國際阿爾茲海默癥協會還建議中老年人群增加社交活動,如參加老年大學、俱樂部活動,志愿者等等,良好的社交環(huán)境可以幫助預防老年癡呆的發(fā)生。
責編/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