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秋紅,賈海玉,曹中朝,張強,劉濱松
高血壓是目前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類心血管類疾病,可累及心、腦、腎等器官導致功能或器質性損傷,也是導致心血管出現(xiàn)突發(fā)事件的重要誘因[1-2]。近些年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危害人類的生命健康,并加重和誘發(fā)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3]。有部分高血壓患者會伴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升高,稱之為H型高血壓,Hcy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可以導致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進而引起各種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4]。目前對于Hcy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水平的改變有關[5-6]。為了進一步認識H型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fā)病的風險,現(xiàn)對H型高血壓患者血清Hcy、ADMA、IL-6與脂質代謝及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的關系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內蒙古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老年醫(yī)學中心一病區(qū)治療的高血壓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血清Hcy水平分為H型高血壓組(n=43)和非H型高血壓組(n=57)。H型高血壓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45~78(58.28±10.29)歲;高血壓病程1~18(9.28±4.32)年;家族遺傳史患者10例;合并癥:高血糖10例,高血脂9例。非H型高血壓組男32例,女25例,年齡43~79(57.59±10.21)歲;高血壓病程1~19(9.91±4.78)年;家族遺傳史患者12例;合并癥:高血糖11例,高血脂7例。另選同期在醫(yī)院進行體檢的健康志愿者50例為健康對照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均正常,男26例,女24例,年齡41~76 (56.19±10.26)歲。3組受試者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方案經(jīng)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受試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確診為原發(fā)性高血壓,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制定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的診斷標準[7],即收縮壓≥140 mmHg或舒張壓≥90 mmHg;②其中H型高血壓患者為Hcy≥10 μmol/L;③患者精神狀態(tài)正常,能夠配合本研究方案的實施;④患者入組前2周內未接受抗高血壓藥物的治療。(2)排除標準:①患者并發(fā)其他疾病導致的血壓升高;②并發(fā)嚴重的心血管等疾病患者;③入組前已服用降壓藥物治療的患者。
1.3 觀測指標與方法
1.3.1 生化指標檢測:患者入院次日、健康對照組體檢當日采集晨起空腹靜脈血約3 ml,離心得血清,置于-60℃冷藏待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ADMA、Hcy、IL-6及血脂指標[載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載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計算ApoB/ApoA1比值],所用試劑盒均購自上海羅氏診斷有限公司,操作步驟嚴格按說明書要求進行。
1.3.2 IMT檢測:采用Voluson S10 Expert型彩色超聲診斷儀(美國GE公司)檢測各組受試者的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探查部位為頸總動脈、左右頸內外動脈和頸動脈分叉處。
2.1 3組血清ADMA、Hcy、IL-6水平比較 H型高血壓組、非H型高血壓組患者的血清ADMA、Hcy、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對照組,且H型高血壓組上述指標高于非H型高血壓組(P均<0.01),見表1。
2.2 3組血脂水平比較 H型高血壓組、非H型高血壓組患者TG、TC、LDL-C、ApoB、ApoB/ApoA1水平,均高于健康對照組,HDL-C、ApoA1水平均低于健康對照組(P<0.01);上述指標H型高血壓組高于或低于非H型高血壓組 (P<0.01),見表2。
2.3 3組IMT比較 H型高血壓組、非H型高血壓組和健康對照組IMT分別為(1.39±0.38)mm、(1.07±0.37)mm、(0.62±0.25)mm,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61.550,P=0.000)。
2.4 相關性分析
2.4.1 單因素分析: H型高血壓患者ADMA、Hcy、IL-6與TG、TC、LDL-C、ApoB、ApoB/ApoA1、IMT呈正相關,與HDL-C、ApoA1呈負相關(P<0.01),見表3。
表3 單因素相關性分析
2.4.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高血壓為因變量(賦值1=H型高血壓,43例;0=否,57例)。以前述指標或因素為自變量,共11項。考慮到總樣本量有限,從11個指標中先保留下本研究關注的ADMA、Hcy、IL-6等指標,再對一些當前相對熟悉或影響作用已有公識的如TG、TC、LDL-C等指標,免納入回歸分析。此外,為提高統(tǒng)計效率并使回歸結果清晰,經(jīng)對當前資料的研判,將原為連續(xù)數(shù)值的自變量,按2組總體均值(適當取整)進行分段或分層,轉化成二分類變量。各變量賦值見表4注?;貧w過程采用逐步后退法,以進行自變量的選擇和剔除,設定α剔除=0.10,α入選=0.05。回歸結果:共有6個變量被保留入回歸方程(P<0.05)。結果顯示ADMA(高)、Hcy(高)、IL-6(高)、ApoB(高)、ApoB/ApoA1(高)、IMT(高)均可能是H型高血壓的危險影響因素(P<0.05,OR>1),見表4。
表4 Logistic回歸分析
注:各自變量回歸賦值:ADMA≥4.8 μmol/L=1, 否=0;Hcy≥8.2 μmol/L=1,否=0;IL-6≥8.5 ng/L=1,否=0;ApoB≥0.9 mmol/L=1,否=0;ApoB/ApoA1≥1.5=1,否=0;IMT≥1.1 mm=1; 否=0
根據(jù)流行病學統(tǒng)計,H型高血壓患者腦血管病變的發(fā)生率顯著升高,患者腦卒中、腦梗死、腦栓塞的發(fā)生率為非H型高血壓患者的10~20倍。這是因為H型高血壓患者的Hcy水平明顯升高,而Hcy能夠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引發(fā)血管結構發(fā)生改變,進而導致血管功能紊亂,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獨立危險因素[8-9]。在Hcy水平升高對于頸動脈斑塊誘發(fā)的機制研究中,現(xiàn)有報道認為Hcy可產(chǎn)生超氧化物、過氧化氫、羥基等活性氧中間產(chǎn)物以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進而影響血管性因子的分泌,影響血管及血流運動功能,并可誘發(fā)凝血酶的產(chǎn)生和血小板的凝聚,進而促使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10-11]。ADMA通過競爭性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而參與Hcy對血管內皮的損傷,同時ADMA還能促進血管的鈣化進一步升高血壓,誘導各種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12-13]。另外,Hcy水平的升高對于血管內皮的損傷也屬于炎性反應的一種,以IL-6為代表的炎性因子,其水平的變化也能夠反映機體炎性反應水平、Hcy對血管內皮損傷程度及對頸動脈粥樣斑塊的影響[14-16]。
表1 3組血清ADMA、Hcy、IL-6水平比較
注:與健康對照組比較,aP<0.05;與非H型高血壓組比較,bP<0.05
表2 3組血清脂質代謝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健康對照組比較,aP<0.05;與非H型高血壓組比較,bP<0.05
本結果顯示,H型高血壓患者伴隨著ADMA、Hcy、IL-6水平的升高,其中Hcy水平升高可促進ADMA的釋放進而使得血清中ADMA水平升高,ADMA可導致超氧離子的分泌增多,進而影響其代謝過程,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并且,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是一種參與機體動脈粥樣硬化的多功能損傷因子和慢性炎性因子,其水平的升高可在機體內部產(chǎn)生含氮中間產(chǎn)物,導致一氧化氮合成增加,加速血液凝固過程,促進血栓形成,誘發(fā)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從而誘發(fā)冠心病。對血管內皮的損傷也是一種炎性反應,導致體內炎性細胞因子水平的上升[17-18]。Hcy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可能是高血壓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之一。另外,在H型高血壓患者中TG、TC、LDL-C、ApoB、ApoB/ApoA1水平也明顯升高,HDL-C、ApoA1水平顯著降低,表明H型高血壓患者血脂異常程度較非H型高血壓組患者更大,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明顯升高,其原因可能與ADMA水平的高低有關。ApoA1為高密度脂蛋白的組成蛋白,ApoB則為低密度脂蛋白的組成蛋白,而ApoB/ApoA1比值則同時反映了ApoB、ApoA1兩方面的變化情況,當ApoB水平升高,ApoA1水平降低,患者體內的膽固醇在血漿中循環(huán)并沉積在動脈血管壁上,從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19-20]。IMT是頸動脈粥樣斑塊形成的量化指標, H型高血壓患者的IMT水平升高,提示頸動脈斑塊的形成對患者頸動脈內膜增厚有促進作用。在相關性指標的分析中,H型高血壓患者的ADMA、Hcy、IL-6與TG、TC、LDL-C、ApoB、ApoB/ApoA1、IMT呈正相關,與HDL-C、ApoA1呈負相關,提示H型高血壓患者ADMA、Hcy、IL-6水平與脂質代謝及IMT有顯著的相關性[21]。進一步經(jīng)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ADMA(高)、Hcy(高)、IL-6(高)、ApoB(高)、ApoB/ApoA1(高)、IMT(高)均可能是H型高血壓的危險影響因素,因此,對于高血壓者應重點監(jiān)測其ADMA、Hcy、IL-6水平,盡量避免H型高血壓的出現(xiàn),以降低高血壓患者不良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22-23]。
綜上所述,H型高血壓患者血清ADMA、Hcy、IL-6水平與脂質代謝及IMT有顯著的相關性,均為H型高血壓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因此,監(jiān)測H型高血壓患者血清ADMA、Hcy、IL-6、脂質代謝指標水平,對其發(fā)病情況及病情評估有重要意義。
利益沖突:無
作者貢獻聲明
包秋紅: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論文撰寫;賈海玉:提出研究思路,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論文審核;曹中朝、張強:實施研究過程,資料搜集整理,論文修改;劉濱松: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