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報ZAKER哈爾濱 150000
國慶節(jié)前夕,由新晚報ZAKER哈爾濱發(fā)布的“給祖國送祝福,封面主角就是你”H5新聞類產品,自發(fā)布當日(9月29日)至10月9日15時,參與人次達到3890771,實際pv1691萬,成為國慶節(jié)期間新聞類H5的爆款產品。用戶只需在智能手機上,通過完成點擊、滑動、上傳等動作,就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制作成國慶節(jié)主題的“新晚報封面”,這個可以自由抒發(fā)愛國熱情的載體,組成了一個個別致的“新晚報封面”。
10月20日,ZAKER哈爾濱與新晚報新媒體中心聯合推出了《十九大學習筆記》H5,參與人數超過600萬,這是繼“給祖國送祝福,封面主角就是你”H5新聞類產品后創(chuàng)造的又一個現象級“大數據”。在2018年的十九大報道中,H5已成為一種標配,各大媒體紛紛制作了各式各樣的H5產品,極大豐富了十九大報道的內容形態(tài)。
一月之內兩個“爆款”的出現,充分說明了主流媒體的內容供給是有導向、有態(tài)度的優(yōu)質內容輸出源,這是主流媒體人對政治規(guī)律和新聞規(guī)律的主動把握。爆款內容策劃能力,專業(yè)技術團隊支持,官方媒體的多端媒體矩陣,都是H5新聞類爆款產品誕生的重要依托。
H5新聞類產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聞閱讀的門檻。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浪潮下,用戶每天在手機上所消耗的時間已經超過線下讀物和PC端,更多的媒體選擇移動端優(yōu)先發(fā)布策略,H5新聞類產品便是在這一傳播圖景下的新型主力。H5新聞產品在傳播過程中,只需通過受眾轉發(fā)分享的簡單操作就可以實現在人際網絡相連接的朋友圈,或者其它社交媒介中的鏈式傳播。
移動端傳播的H5新聞產品,由于界面沒有外部因素的影響,大大加強了用戶的參與式體驗,增強用戶的代入感。新聞產品的互動性有助于建立讀者或用戶與媒體之間的關系,H5新聞產品更容易讓用戶感受到自身與媒體所傳達內容的聯系,一些定制、測試類H5新聞產品可以成為實現用戶個性化表達、思想傳遞的載體,以此提高受眾的二次分享意愿。
不再局限單一的新聞呈現方式、選題優(yōu)良的新聞類H5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新聞呈現方式:數據、文字、圖片、音頻,能夠在這一制作環(huán)境中得到全方位的排列組合,音畫面的結合使H5新聞產品更具有觀賞性,這樣的呈現方式讓新聞更加直觀、生動、形象且具有一定的藝術觀感。動圖、音樂、視頻和互動組件的加入使H5新聞產品更容易激發(fā)年輕用戶群體的情感共鳴,從而用戶更容易接受此類新聞形式所呈現的信息。
H5新聞產品所具有的游戲性和互動性也打破了文字傳播的單一性特點,讓新聞變得更“好看”且更具有傳播力,突出新聞的核心內容,聚焦用戶注意力,在吸引新用戶的同時提高產品活躍度和用戶粘性。
作為新聞類 H5 產品,在元素的選擇上可以同時兼容圖片、藝術字、音視頻、互動組件,使新聞跳出固有模式和設定,通過色彩設計和邏輯處理使用戶在觀感上擁有多維度的互動體驗,同時更加適應當前人們的閱讀習慣。政治類新聞、節(jié)日主題、專題發(fā)布,也可通過加入圖表、數據、關系圖達到可視化內容輸出,將新聞多層次呈現,提供事件不同方面的深刻解讀。
H5新聞類產品將新聞的代入感和游戲的趣味性完美結合,極大的豐富了新聞的完整性,使用戶在游戲過程中收獲新聞信息,優(yōu)質的內容和創(chuàng)意之間的完美融合是用戶需求的最好媒介,H5新聞產品在制作過程中跳出常規(guī)的新聞解讀思路,深入用戶內心需求,通過故事的完整性做到對用戶心中優(yōu)質內容需要的真正觸達。
“我要上封面”H5新聞產品在發(fā)布后收到多家企業(yè)電話垂詢。1691萬pv和389萬人次參與的背后蘊藏的是無限商機,敏感的商家不會放過這樣的曝光機會。
這種新型的、綜合性極高的展示方式,現已成為很多商家營銷推廣的新選擇,漸漸在眾多媒體推廣形式中脫穎而出。它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數字廣告,漸漸從單一的營銷廣告向內容產品轉型,以更加開放的態(tài)度引領內容營銷新趨勢。
網絡媒體的迅速崛起,大量新型媒介出現,使信息的受眾者擁有了廣泛的信息接收渠道和更獨立的主體意識。盡管在新聞的二次加工、新聞信息轉碼方面,媒體仍需要不斷地探索,但建立在諸多先進技術上,在視覺、聽覺、場景創(chuàng)建方面有著較大的傳播優(yōu)勢的H5新聞產品,需要媒體繼續(xù)挖掘其價值空間,而后生產更具有深度、有溫度的新聞作品。
現象級、原創(chuàng)性融媒體產品的爆發(fā),也恰恰說明了優(yōu)質原創(chuàng)內容是主流媒體安身立命之本和傳統(tǒng)優(yōu)勢所在,能否持續(xù)推出平面媒體“鎮(zhèn)版之作”和在網絡空間形成“刷屏之勢”的融媒體產品,是衡量媒體融合發(fā)展水平與成效的重要標準。
媒體融合,不是為了融合而融合,而是為了切實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這就需要我們在媒體融合發(fā)展過程中堅持內容為王,注重用戶體驗,媒體融合通過多樣化傳播方式、分眾化互動服務方式,以創(chuàng)意為引領,以新聞和技術為依托,才能收獲更多讀者和用戶的信賴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