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水榮
[摘要]為探討施肥對樟樹生長的影響,在福建省將樂縣大源鄉(xiāng)開展了不同施肥方式樟樹生長的試驗,結果表明:追肥撒放、基肥穴施和追肥溝施這三種施肥方式對林木生長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不同施肥方式對不同年度的林木生長的促進作用有差異?;恃ㄊ┖妥贩蕼鲜﹥煞N方式肥效長,效果好,而且不會造成養(yǎng)分流失,是人工林培育中較好的施肥方法。
[關鍵詞]樟樹;施肥;基肥;追肥;生長
[中圖分類號]S791.2[文獻標識碼]A
施肥是速生豐產林的重要營林措施,施肥能夠增加林地土壤養(yǎng)分含量,對促進林木生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在林業(yè)生產中較常使用。施肥目前主要有施基肥、追肥、后期施肥等三種。施基肥是有林地準備時把肥料放在挖好的穴中,在杉木等速生豐產林中常采用時施;施追肥是在造林后當年或第二年進行,主有有撒施和溝施兩種,在珍貴樹種造林中較常采用;后期施肥是在中齡林分中進行,一般是在間伐后進行,在培育大徑材時使用。這三種氮肥方式,對林木的生長均有較好的作用。
樟樹(Cinnamomum bodinieri Levl.)是樟科高大的喬木樹種,高可達30~40m,胸可達0.3~1.0m,是珍貴的用材樹種。目前天然的樟樹資源越來越少,因此人工種植樟樹是保護和開發(fā)樟樹資源的有效途徑。為促進樟樹的生長,在福建省將樂縣開展了不同施肥方式對樟樹幼林生長的試驗研究,以期為樟樹人工林的經營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地區(qū)概況
樟樹人工林不同施肥方式試驗設在福建省將樂縣大源鄉(xiāng),地點在西田村28林班7大班5小班,面積8hm2。造林地前身為杉木林,于2013年采伐,同年10月進行劈草煉山,12月進行挖穴回表土,穴規(guī)格為“六四四”(穴面60cm×60cm,穴深40cm,穴底40cm×40cm)。2014年造林,造林樹種為樟樹,造林密度為2500株/hm2,2014~2016年每年撫育兩次,2017~2018年每年撫育一次。
1.2 研究方法
樟樹施肥試驗采用四個處理四次重復的完全區(qū)組試驗方法。四個處理分別為“基肥穴施”(把肥料放到穴底,施后回表土)、“追肥撒施”(造林當年的5月把肥料施放在樹周圍1m見方的土壤中)、“追肥溝施”(造林當年的5月在幼樹上方50cm處挖一條長50cm寬30cm深30cm的溝,把肥料放在溝中,然后蓋土)、“不施肥”(對照)。四次重復,共設置16個標準地,標準地面積為600 m2。肥料為復合肥,施肥量均為每株500g。
1.3 調查方法
2014~2018年每年的12月對標準地進行調查,測定樹高,誤差為±0.01m。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肥方式對當年樟樹生長影響
施肥能增加林地土壤的養(yǎng)分含量,從而影響林木的生長。但不同的施肥方式對林木生長的影響是不同的。從表1可知,追肥撒施對一年生樟樹有較好的促進作用,當年生平均樹高達到0.85m,分別比另外三種高0.10~0.12m,而基肥穴施、追肥溝施和不施肥的三種林分一年生樹高相差很小。這是由于當年生的樟樹幼樹較小,根系也較小,還沒有深入到林地深處,而基肥穴施和追肥溝施的肥料在土壤下部,根系還不能吸收,因而對林木的生長影響較小。追肥撒施的肥料就在土壤表層,能夠被一年生的樟樹根系吸收,因而對林木生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2.2 不同施肥方式對2年生長影響
經過一年的生長,樟樹的根系生長較快,能夠深入到下層土壤吸收養(yǎng)分,因而三種施肥方式的肥料都能夠被樟樹根系吸收,從而促進了林木的生長。從表2可知,二年生樹高從高到低分別為追肥撒施、追肥溝施、基肥穴施、不施肥的林分,前三者基本相近,但不施肥的林分平均樹高分別只有前三者的83.3%、84.5%、86.2%,說明三種施肥方式都對樟樹的生長有促進作用。第二年的凈生長量以追肥溝施的最高,達0.74m;基肥穴施的第二,達0.70m;追肥撒施的第三,達0.65m;而不施肥的最小,只有0.52m。
2.3 不同施肥方式對3年生長影響
追肥撒施由于是把肥料施在土壤表層,一方面有利于樹木的吸收,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養(yǎng)分流失,還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從表3可知,三年生樹高從高到低分別為基肥穴施、追肥溝施、追肥撒施、不施肥的林分,前三者基本相近,但不施肥的林分平均樹高分別只有前三者的76.7%、78.7%、82.3%,說明三種施肥方式都對樟樹的生長有促進作用。第三年的凈生長量以基肥穴施的最高,達0.91m;追肥溝施的第二,達0.82m;追肥撒施的第三,達0.70m;而不施肥的最小,只有0.56m。追肥撒施的肥料在土壤表層,由于樹木吸收和養(yǎng)分流失等原因,至施肥后第三年,還留在土壤的養(yǎng)分已經很少,因而對林木的生長影響較小;基肥穴施、追肥溝施兩種方式由于肥料在土壤深處,養(yǎng)分被樹木慢慢吸收,因而對林木生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2.4 不同施肥方式對4年生長影響
與第三年生長相似,基肥穴施、追肥溝施的兩種方式對林木生長還有較好的促進作用,而追肥撒施對林木生長的影響已經很小。從表4可知,四年生樹高從高到低分別為基肥穴施、追肥溝施、追肥撒施、不施肥的林分,不施肥的林分平均樹高分別只有前三者的66.3%、71.1%、81.7%。第四年的凈生長量以基肥穴施的最高,達1.20m;追肥溝施的第二,達1.02m;追肥撒施的第三,達0.69m;而不施肥的最小,只有0.55m。
2.5 不同施肥方式對5年生長影響
基肥穴施由于是把肥料施放在穴的底部,因而肥效最長,至第五年時仍能促進林木生長,而追肥至第五年時肥料的養(yǎng)分仍留在土壤的很少,因而對林木的促進生長不大。從表5可知,五年生樹高從高到低分別為基肥穴施、追肥溝施、追肥撒施、不施肥的林分,不施肥的林分平均樹高分別只有前三者的65.3%、70.6%、86.7%。第五年的凈生長量以基肥穴施的最高,達1.14m;追肥溝施的第二,達1.03m;不施肥的第三,為0.71m;追肥撒施的最小,只有0.65m。
3? ? 結論與討論
施肥是人工林經營中重要的營林措施,在培育速生豐產林中常采用,對促進林木的生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本次對樟樹施肥試驗中發(fā)現(xiàn),三種施肥方式對林木生長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不同施肥方式對不同年度的林木生長的促進作用有差異。追肥撒施對1~2年生林木有促進作用,但對3~5年生林木影響較小;追肥撒施對1年生林木影響較小,對2~4年生林木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對5年生林木也影響較小;基肥穴施對1年生林木影響較小,對2~5年生林木都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從施肥效果來看,以基肥穴施為最好,5年生平均樹高達4.70 m,年均生長0.94m;追肥溝施第二,5年生平均樹高達4.35m,年均生長0.87m;追肥撒施最差,5年生平均樹高為3.54m,年均生長0.71m。追肥撒施還容易引起養(yǎng)分流失,造成污染環(huán)境,因此建議不使用;基肥穴施和追肥溝施兩種方式肥效長,效果好,而且不會造成養(yǎng)分流失,是人工林培育中較好的施肥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先動.根外追肥對禿杉一年生苗木生長的影響[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9,36(3):137-140.
[2] 陳勝進,葉代全,呂紅翠,等.銅鋅肥對不同林齡杉木生長及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J].森林與環(huán)境學報,2017(02):155-162.
[3] 陳存及,陳伙法.闊葉樹種栽培[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