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學科是綜合類的一門學科,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點,但是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學生學習語文興趣不高,語文課堂學習效率低下等。這就需要教師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改善語文教學課堂中枯燥的局面,構建起一個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教學方法的重要作用分析
我們所說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為了實現(xiàn)所規(guī)定的教學目的,完成學校所指定的教學任務,在學習過程中師學共同所采用的辦法,即教法與學法。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但是現(xiàn)在的社會對于語文教育不是特別的重視,對于初中生來講,對于語文學科不如其他學科一樣重視,上課時也不是特別積極,這樣就會對學習語文這門學科失去興趣。所以,為了讓學生對語文學科感興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添加適當?shù)慕虒W方法來豐富語文課堂教學,讓課堂的氛圍變得活躍起來,讓學生從厭惡語文課轉變成喜歡語文課,對語文學科產生興趣,教師使用適當?shù)姆椒?,會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通過對教學方法的使用,在語文課堂中豐富教學效果,在課堂中讓學生發(fā)揮主動性。教師不要一味進行教學,要引導學生思考,主動進行知識的探索,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
對于課堂教學方法,我國學者對教學方法進行了分類:李秉德主編在《教學論》中把教學方法分為五類:(1)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2)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3)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4)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方法。(5)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
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中,尤其在語文課堂中面對不同的教學目的與任務、不同的情境,我們也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一)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來展現(xiàn)語文課堂魅力
語文課是與其他的學科教學不一樣的。比如在上數(shù)學課的時候,我們教什么,教師直接教學生就可以,學生只要看到了教材上的內容,就會明白。語文課教的內容雖然是文字,但是,我們學習的并不是文字,但是大多數(shù)的語文教師在上語文課時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教語文課的時候,教師機械地教學,學生在聽課時候,不會主動地學習,對課文理解不是很透徹,學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致。
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來進行語文教學。比如,老師在講授《天凈沙·秋思》這首古詩的時候,首先對古詩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朗讀,緊接著運用討論法,小組討論讓學生合作、自主、探究對古詩的內容和作者生平以及這首古詩的時代背景進行一個大致的了解,結合注釋,進行小組討論對其進行翻譯,自主學習,標注不懂的生字、生詞,進行全班交流,再有不懂的讓老師進行解答。
其次,學生要時刻跟上老師的思路,這樣學生才能更加深層次地理解《天凈沙·秋思》這首古詩所要表達的內涵和情感。
最后,這節(jié)課要結束的時候,學生也了解了這首詩所要表達的內涵和情感,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首詩名字叫《天凈沙·秋思》,而整首詩沒有提到一個秋字,但是卻描繪了一幅夕陽西下的場景,從而表達出了旅人哀苦的感情,了解文中通過景物所表達的意象。朗讀時,多媒體配樂,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更加能夠體會到作者當時寫這首詩時所要想表達的感情,這樣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就能夠感悟詩中所表達的悲傷的那種感情。
在這一節(jié)語文課中,老師在教授過程中就結合了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初中語文課文教學,主要有講授法、討論法和練習法三種方法。
講授法是我們教學中用得最普通的一個教學的方法,分為講述、講讀、講解、講演這四種方法。講述一個事件發(fā)生與發(fā)展過程。講讀:教師將講述與講解和學生的閱讀進行一個有機的結合的一種講授方式。講解:對一些復雜難懂的概念、原則等一些專業(yè)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縝密的論證與細致的解釋。講演:教師根據教材中的某一個具體的模塊、專題進行一個有根據的敘述,其間很少有其他活動的插入。講授法不是一味地去讓老師講授知識,是要求教師在講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啟發(fā)教學,讓學生掌握知識,并且能舉一反三。語言方面具有生動性,生動地傳授知識。例如《天凈沙·秋思》這一課中,教師帶領學生對這篇課文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并要跟緊教師所朗讀的節(jié)奏,整個課堂的節(jié)奏還是老師一直在掌握,來讓學生進行更有效率的學習。
(二)運用討論法進行課堂教學
討論法:教師的指導下,以教材為中心,小組為單位,通過問題的討論之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通過同學之間的辯論活動,獲得新的語文知識來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教學方法。討論法分為三點要求:(1)討論的問題要對學生有吸引力。在設計問題時,要選擇有趣味的、能引起學生注意和積極性的問題,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討論時積極參與。(2)學生在討論問題中學會思考。教師要對于學生討論的問題進行積極引導,避免學生的討論偏離主題。(3)做好討論小結。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所討論的問題進行一個總結,對學生的表現(xiàn)也給予簡單的評價,使學生不僅獲得知識,還能對自己的能力及表現(xiàn)有客觀的認識。例如在《天凈沙·秋思》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討論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求學生多朗誦古詩,來引導學生進入情景閱讀,對古詩進行深層次的理解。之后在班級內展開交流。
(三)運用練習法進行課堂教學
練習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覺地進行控制和校正,通過反復地練習來形成技巧、技能的教學方法。練習法的主體是針對的學生,教師在語文課堂上使用練習法,有下面五點要求:(1)練習目的要明確。練習一定是有目的地進行的,語文課堂中應該有步驟地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技能,并進而來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語文能力。(2)語文課文練習材料要精選。教師選取語文練習材料時,是要根據學生實際學習語文的程度情況來進行選擇,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促進他們對語文學科的思維能力。(3)使用恰當?shù)木毩暦椒?。對于語文學科的練習方法是應該按照一個恰當?shù)牟襟E來進行,不管是語文課上練習還是課下作業(yè)練習,都應該要求學生思維的具有一個積極性。語文練習方式要多樣的,有的可以采用全部練習法,有的可以采用分段練習法。(4)練習的數(shù)量、次數(shù)與時間要進行適當分配。學生需要進行足夠的練習才能把技能、技巧形成。(5)教師對學生的練習結果要掌握。學生在語文練習之后,要檢查語文練習之后的成效,存在哪些缺陷、不足之處。 在《天凈沙·秋思》這一課堂中,隨時都穿插著學生的練習,進行有準備、有目標的練習,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了解這首詩所要表達的含義。
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合理地運用了這些方法,先要求學生基于課本知識以及課外知識自主學習,不僅讓學生收獲了課程之內的知識,還有效拓展了他們的課外知識。接著還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討論活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收獲了快樂、增長了知識。最后,我們利用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開展互動式教學,使學生能夠隨時將自己的學習狀況反饋給教師,確保了教學的高效性。
三、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方法
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光要使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還應該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其創(chuàng)新就是要提倡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要有主體地位,讓學生進行自主與合作學習。
(一)在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學習
在語文課堂之中,想讓學生高效率地學習,就要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遠大于教師的授課時間。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我們應以教材內容為主、拓展學習為輔助,給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資源。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語文課文內容,為學生搜集和整理相關的課外學習資料供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將課外學習資料與課文內容相互對照,從而能更加理解所要講述的內容。
例如在《荊公改字》一課的教學中,老師要給學生搜集到作者王安石的生平,通過知人論世法,理解作者王安石,了解當時作者的創(chuàng)作心情,讓學生充分理解之后,再讀課文,思考王安石把字改來改去體現(xiàn)了什么精神。最后老師引出王安石想表達的精益求精的精神。讓學生通過對這篇文章的理解,明白創(chuàng)作詩歌過程中對字句的凝練,在做事情上也要精益求精。
(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討論活動
小組學習是學生合作學習的主要體現(xiàn)形式,也是教學法中的討論法。在小組學習中每個學生都能夠發(fā)揮自身特長,保證不被忽視,小組之中的同學相互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進行科學的分組,老師應根據學生們在某一方面的特長來進行分組,比如學習、性格、能力等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小組的范圍取長補短。這不僅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利于增添學生之前的同學友誼,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
例如我們在《愚公移山》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討論活動?;顒铀懻摰闹行膯栴}就是愚公為什么移山。學生結成一個學習小組,并有一名小組長。小組討論活動由組長主持,首先讓每一名小組成員輪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最后集中討論。學生對愚公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并根據自己的分析在課文中找出對應的例子。教師不能看著學生自己討論,也要參與其中。這會使師生之間的距離得以拉近,有效地提升小組討論的效率。最后,學生得出小組討論的答案,再與其他小組進行相互交流,使學習討論的范圍得以更加廣泛。
(三)教學方法運用過程進行創(chuàng)新
語文課堂想要做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那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將講授法進行創(chuàng)新,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在教學語言上,盡可能多地對學生展開提問,多給學生發(fā)表對于課文的意見的機會。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語言互動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時刻集中注意力,并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老師來說,應該鼓勵學生,有不懂的問題積極向老師提問,將自己不懂的問題,或者對教學內容的建議積極告訴給教師。教師則需要認真聆聽學生的問題或建議,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學生進行解答。師生的互動過程是一種交互的教學過程,讓教師與學生處于一種平等的地位,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學生更加主動、熱愛學習,進而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與以前的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不同,雖然還是采用以前的教學方法,但加以創(chuàng)新,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自己的興趣、養(yǎng)成學習的習慣、學會相互合作,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作為教師,也應該積極為學生們營創(chuàng)一個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成長環(huán)境,使初中語文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持續(xù)性的提升。
作者簡介:李媛媛,女,1996年生,遼寧省阜新人,學科教學(語文),在讀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