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同時代賦予青年不同的使命,不同時代也孕育不同的青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著青年也進入了新時代,青年作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感,新時代青年應當堅定理想信念、勇于創(chuàng)新發(fā)展、練就過硬本領才能不辱使命。為了早日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要對青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重視起來。
關鍵詞:新時代青年;愛國主義教育;使命與擔當
塞繆爾·亨廷頓認為愛國應該以本國利益為出發(fā)點,時刻關心祖國的安危,愛國主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核心凝聚力。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青年人肩上承載的是民族的使命和重托。
一、青年使命相關概念分析
青年歷史使命,就是青年人要肩負起報效祖國,建功立業(yè)的任務和責任。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建設和發(fā)展需要青年人去推動。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進入新時代,交給青年的責任更重了,青年肩負的使命更艱巨了。歷史賦予了青年人無比光榮而圣神的歷史使命。青年只有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做社會主義建設合格的接班人。青年要更加的努力,更加的為幸福奮斗,青年素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只有把青春的夢想與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踐相結(jié)合,才能描繪人生美好的新篇章。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是一種教育活動,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激發(fā)青年的愛國之情。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在新時期時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這一代人對五四精神最好的繼承。進入新時代,加強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就是為了增強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就是為了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zhì)。青年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后備軍,青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重點培育對象應該是青年,要培養(yǎng)青年擁有強烈的愛國情感,自覺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腳踏實地為中華民族奮斗終身。青年以青春力量推動國家闊步前行,國家也以遼闊舞臺助力青年奮發(fā)向上,當代青年應繼承和發(fā)揚五四精神,使愛國主義成為勇于擔當、砥礪奮進的內(nèi)驅(qū)動力。
二、新時代加強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必要性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班人。當代青年正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把青年一代培養(yǎng)成理性的愛國主義者。愛國主義是支撐全民族奮發(fā)向前的精神動力,愛國主義教育應成為青年思想教育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F(xiàn)如今國內(nèi)外形勢,給青年愛國主義教育帶來了沖擊與挑戰(zhàn),所以在青年群體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有助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推進,我國的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但是西方國家無時無刻對我國進行著文化軟滲透,侵蝕著廣大青年的思想,一些青年思想逐漸被西化,致使一些青年愛國主義觀念淡化。針對文化沖擊,為了促進青年愛國主義的培育,我們必須在青年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醒引導他們在學習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要自覺抵制外來的腐朽低俗文化,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讓他們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奉獻一生,做國家合格的接班人。
(二)有助于青年增強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個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發(fā)展中積淀形成的。民族精神是國家的脊梁,是國家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基石。中華民族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jié)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自古以來,廣泛流傳的愛國故事數(shù)不勝數(shù),如青年科學家錢學森放棄國外的優(yōu)厚待遇,投身于國內(nèi)的科研事業(yè),正是他的一片赤誠愛國之心,才得以讓他無怨無悔,才可以讓我國的導彈事業(yè)實現(xiàn)了質(zhì)的飛躍。正如奮斗在一線的邊防戰(zhàn)士、消防戰(zhàn)士,他們放棄闔家團圓的幸福,堅守在邊防一線,守衛(wèi)祖國。放棄小家,守護大家。最美逆行是他們最好的稱號,他們不是不怕,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職責、有任務。他們負重前行,是為了百姓生命財產(chǎn)著想。他們都是英雄,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正是有了他們這樣的榜樣,才讓愛國主義在新時代綻放光芒。在青年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才能激起青年的雄心斗志,才能有助于增強青年群體的凝聚力。青年群體可以通過重走紅色革命圣地,參觀學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了解與學習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認同感,自豪感。在國家有難,社會有需要的時候,青年可以團結(jié)起來,眾志成誠,增強民族凝聚力,抵制有損國家利益的行為。
(三)有助于青年擔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
新時代的奮斗和前進離不開青年,青年伴隨著時代進步,時代培育有志向的青年。十九大報告專門對青年進行了寄語:“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始終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xiàn)實?!弊鳛樾聲r代的一員,享受著新時代帶給我們的美好生活,青年沒有理由不去奮斗,我們應當在青年群體中繼續(xù)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國家的建設中來,為國家出力。愛國并不是口號,愛國要落實到社會實踐活動之中,從小事做起,把個人前途融入到國家發(fā)展之中,一個人只有將個人的前途與國家的大局結(jié)合在一起,才能信念堅定。才能把愛國做到極致,綻放光芒,才能真正實現(xiàn)個人的價值,才能擔負起國家賦予的重任。
三、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作為確定的人,現(xiàn)實的人,你就有規(guī)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都是無所謂的,這個任務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與現(xiàn)存世界的聯(lián)系而產(chǎn)生的?!毙碌臅r代賦予新的使命,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青年要不負黨的重托。我們要培育青年練就過硬本領,我們要為每個青年播種夢想,讓青年心中有夢、心中有國。在新時代新征程的偉大實踐中,拓展人生舞臺,激發(fā)進取力量,為中國夢注入強大青春能量,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一)培育青年為國家前途命運而奮斗的使命和擔當意識
不同時代賦予青年不同使命,不同時代也培育著不同青年。進入新時代,青年的責任和肩負的使命更艱巨了,青年要把青春夢想與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踐相結(jié)合,才能描繪人生美麗的新篇章。青年是祖國的未來,青年擁有朝氣,青年富有力量,我們必須把青年培育成艱苦奮斗的接班人。砥礪前行,奮斗不止。習近平總書記講:“青春是用來奮斗的,青年一代必須投身到為人民爭取幸福的奮斗之中。只有同人民一起奮斗,青春才能亮麗;同人民一起前行,青春才能昂揚;同人民一起夢想,青春才能無悔。新時代青年真切的感受到了國家富強帶給自己的榮譽感和幸福感,這就要求青年要通過努力奮斗把遠大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青年在奮斗路上,遇到不同的問題就去解決,遇到不會的問題就去學習,遇到困難就去尋找辦法,要有不怕苦不怕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青年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要在偉大事業(yè)中肩負起自己的使命,自覺承擔起那份責任,用迎難而上的姿態(tài)來面對困難,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始終發(fā)揚永不放棄的奮斗精神,緊跟時代潮流,做奮發(fā)向上的有為青年。當代青年既是追夢人,更是圓夢人。青年要肩負起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使命和擔當,與國家榮辱共存亡,與時代共進退,與偉大事業(yè)共進步。讓奮斗成為生活向前的動力,綻放青春光芒,共同譜寫新篇章。
(二)培育青年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而拼搏的崇尚理想
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青年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后備軍,擔負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青年要樹立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遠大理想。我們青年追求的遠大理想要與中國夢的復興緊緊相連,我們要把青年培育成堅定的信仰者。歷史和現(xiàn)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一代要堅定理想信念,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的缺鈣?!鼻嗄暌獦淞⑦h大理想,理想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指引人生的方向。青年要堅守人生的信念,有了信念,就有了人生的信仰,當你挫折時,它會支持你戰(zhàn)勝困難。青年一代要堅定理想信念,不能得了軟骨病,在偉大斗爭推進過程中,我們要讓黨員青年沖鋒在前,充分發(fā)揮榜樣力量和模范帶頭作用,相信理想的力量,讓理想信念在青年心中扎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三)培育青年為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而守正的家國情懷
在全球化浪潮下,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中國融入世界的步伐日益加快。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我國,與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生交鋒與碰撞。十九大大報告中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西方多元文化浪潮沖擊下,我們要把青年培育成一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守護者、傳承者、弘揚者。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民族的精神財富。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我們要充分挖掘傳統(tǒng)文化中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增強青年的民族責任感。我們要培養(yǎng)青年的愛國愛家相統(tǒng)一,中國夢是國家的夢,也將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有讓個人夢為中國夢助力,才能讓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家國情懷是一種源自內(nèi)心的情感,家國情懷深深植根于我們的靈魂之中,既是民族大義的體現(xiàn),又是對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西藏玉麥鄉(xiāng)的牧民詮釋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愛國情感,這些都是家國情懷最真實的寫照。我們要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弘揚愛國主義。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新征程上,我們還會遇到很多挑戰(zhàn),只要我們青年一代心有國家,守正創(chuàng)新,在自身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勇于奉獻,就能給國家的發(fā)展注入青春的血脈,任何困難就會變得很渺小。
(四)培育青年為踐行國際主義而努力的包容精神
我們既要有家國情懷,也要有國際視野,我們要把青年培育成具有廣闊視野和包容并蓄的青年,引導青年樹立國家主權(quán)意識。愛國作為一種情感,就是要忠誠的熱愛自己的祖國。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今天,新中國遠離了硝煙與戰(zhàn)火,享受著和平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在這個美好的世界,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幸福,仍然是需要青年開拓的。和平年代真正的愛國應是理性的引導,發(fā)揚愛國主義,要摒棄狹隘的民族主義,積極踐行國際主義。馬克思、恩格斯提出:“全世界無產(chǎn)者聯(lián)合起來”口號,這一口號為國際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當今世界,求和平、謀發(fā)展、促合作是各國共同的愿望。如果一個國家搞自我封閉就可能被國際社會邊緣化,正所謂離開國際主義的愛國主義是狹隘的。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增強,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作為迅速發(fā)展的國家需要把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統(tǒng)一起來,我們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青年的國際主義教育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通過多種渠道對青年進行實踐鍛煉,既要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之情,又要求培育他們樹立國際主義精神。
青年強則中國強,作為新時代青年,要把愛國主義作為生命的靈魂,要自覺肩負起國家賦予的使命。勇?lián)厝危频Z前行。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奏響新時代的最強音,開啟新時代的新征程!
參考文獻
[1] 第十九大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2017,10,28.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版,第329頁.
作者簡介:張春燕,女,漢族,河北唐山人,河北師范大學,2018級碩士研究生在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