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軼暉 陳殿軍
濟南市明湖小學校園是毛主席視察北園的紀念地。1958年8月9日毛主席在此視察北園地區(qū),后來這里被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為貫徹這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學校借助獨特的教育資源,充分發(fā)揮紅色基因鑄魂育人的積極作用,把紅色文化引進校園,提出培育“有文化、有自信、有理想、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一、打造紅色景觀,營造紅色氛圍
環(huán)境對人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毛主席視察北園紀念地順理成章地成為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獨特資源。走進明湖校園,在蒼松翠柏環(huán)繞中,毛主席塑像巍然屹立,塑像對面是毛主席詩詞文化墻,他們遙相輝映,向我們展示出毛主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雄偉氣魄。
深入校園,兩處特殊的園子先后映入眼簾—梅園、潤園。其中,梅園源自毛主席一生愛梅,曾寫下《卜算子·詠梅》這樣的經典詩詞,“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鼻山杳坊ǖ那嘻悺载?,歌頌革命者面對困難時堅強不屈的美好情操,鼓勵大家要有敢于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學校建梅園、栽梅花。每到冬春之際,十幾種梅花相繼開放,師生在此吟詩賞梅,緬懷偉人和革命先烈。校內還以“井”的形式修建了一處潤園。一是紀念毛主席,吃水不忘挖井人,取飲水思源之意。二是隱含我們對教育的理解,我們認為教育是潤的藝術,要文脈相承。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中南海豐澤園,毛主席特別喜歡的地方是菊香書屋。從1949—1966年,他大部分活動幾乎都在這里。借此屋名,我們也在校內建造了一處“菊香書屋”,專門收藏毛主席的傳記、著作和他喜歡看的書,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像毛主席一樣從小愛讀書,讀好書,讀經典的書。
除此之外,學校的教學樓“潤澤樓”“崇文樓”和功能室“聞韶驛站”等名字的背后也都含義深刻。譬如“潤澤樓”,既兼顧了毛主席名字中的“潤”字,又關聯我校“潤”文化的內涵,時刻提醒每一位教育人教育需精耕細作,更需潤物無聲……
在明湖小學,一門一樓延續(xù)紅色基因,一草一木涵養(yǎng)學生紅色品性。別具匠心的校園文化建設,成為學校傳承紅色基因的隱性課程。
二、開發(fā)紅色課程,感悟紅色精神
毛主席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他有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執(zhí)著的革命精神、寬廣博大的胸懷以及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同時,他還是獨具藝術風格的詩人。他的每一首詩詞都立意高遠、感情深邃,承載著中國共產黨在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的革命歷程中孕育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飽含著革命先輩對后代的鼓舞與期待。
為深入挖掘毛主席詩詞中蘊含的偉大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校在中國教育學會的指導下,把“毛澤東詩詞與學校文化建設”納入課題研究,以毛澤東詩詞為承載,編寫了《毛澤東詩詞》讀本,并依據不同主題分成六冊:一年級的《自信人生》展現了毛主席少年成長階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二年級的《壯麗山河》流露出毛主席愛我河山、愛我中華的真情實感;三年級的《憂國憂民》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四年級的《偉人情懷》是毛主席作為一名普通人情感的展示;五年級的《運籌帷幄》體現了毛主席的軍事思想;六年級的《說古論今》是毛主席世界觀、人生觀、歷史觀的綜合展現。經過六年誦讀,學生不斷感受到革命先輩的理想信念、精神品質和民族品格,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課程是紅色文化傳承的關鍵。為了用好紅色資源,學校重視課程實施研究,將紅色文化引入各學科課程的教學目標中。書法課上,教師在指導學生書寫毛主席詩詞、研習書法技巧之余,會格外注意引導學生感悟毛澤東思想,了解和學習紅色文化。四年級全體學生通過器樂課程學習,不僅能夠用巴烏、葫蘆絲演奏《阿瓦人民唱新歌》《五彩云霞》等紅色歌曲,對這些音樂的創(chuàng)作背景也深有感悟。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自覺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立志把老一輩革命家不畏艱難、勇于拼搏的精神傳承下去,刻苦學習,奮發(fā)向上。經過多年深入的研究與實踐,學校在厚植紅色基因、感悟紅色精神上成果日漸豐碩。
三、開展紅色活動,錘煉紅色品質
活動是教育的載體。為了傳承好我黨艱苦奮斗、勇于奉獻、敢于擔當的優(yōu)良作風,學校通過開展追憶偉人風采、傳播紅色事跡、爭創(chuàng)英雄中隊、重視儀式教育等活動,深化德育工作,錘煉學生品質。
1.追憶偉人風采
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誕辰日,每到這天,學校都會舉行毛主席誕辰紀念活動,風雨無阻。全校師生肅立在廣場上,向毛主席塑像敬獻花籃,重溫偉人事跡,誦讀、書寫偉人詩詞。學校將12月作為一個特殊的月份,開展“毛主席詩詞誦讀月”活動,并對各年級學生進行考核。經過反復學習強化,學生在追憶偉人風采的同時,堅定了理想信念、加強了品德修養(yǎng)。
2.傳播紅色事跡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廣泛開展先進模范學習宣傳活動,營造崇尚英雄、學習英雄、捍衛(wèi)英雄、關愛英雄的濃厚氛圍。今天,我們在盡享英雄前輩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美好生活時,更應該銘記他們的豐功偉績。學校利用紅領巾廣播站,進行英雄故事、革命故事宣講活動。校大隊部定期給學生推薦紅色電影和紅色書籍,要求學生不僅要看,還要會講,以此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各班級紛紛舉行紅色文化主題的班隊會,如“崇尚英雄,精忠報國”“難忘長征路”“緬懷先烈,寄托哀思”等,這些英雄的事跡和精神,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愛國熱情,為當代學子鑄就了信念的脊梁。
3.爭創(chuàng)英雄中隊
為培養(yǎng)青少年對黨和國家的樸素情感,用英雄身上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獻身精神感染他們,我校根據濟南市少工委提出的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創(chuàng)英雄中隊”活動要求,進行了英雄中隊創(chuàng)建活動。隊員們積極查閱英雄事跡材料、閱讀英雄書籍、講述英雄故事、朗誦贊美英雄的詩歌、尋訪身邊的英雄,向英雄人物學習,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袄畎哺χ嘘牎钡年爢T們有幸來到德州,見到了親歷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并被授予一級戰(zhàn)斗英雄的李安甫。隊員們一睹英雄的風采、聆聽英雄的故事、牢記英雄的囑托,被這位傳奇英雄不屈不撓的精神深深地折服。在榜樣的感召下,隊員們心中燃起熊熊斗志,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4.重視儀式教育
儀式教育具有德育的內在功能。每年“六一”前夕,學校都會為新生舉行隆重的入隊儀式,增強少先隊員們的光榮感、自豪感和責任感。在正式入隊前,新生要先接受入隊前教育:認識少先隊隊旗、隊徽、紅領巾;學習少先隊隊禮、隊歌、宣誓誓詞;對少先隊組織有初步了解,知道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代表紅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染成的;每個隊員都應該佩戴它和愛護它,并為它增添新的榮譽。入隊當日,學校會請優(yōu)秀少先隊員為一年級新生佩戴鮮艷的紅領巾。在鮮艷的隊旗下,新隊員們高舉右手,莊嚴宣誓。踏著先輩們的足跡,繼承和發(fā)揚少先隊的光榮傳統,理想的種子就此萌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紅色基因的種子在明湖學子的心中茁壯成長。通過多年傳承紅色基因的實踐,我們逐步總結、凝練出學校紅色基因的精神內涵和特質:艱苦卓絕、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知行合一、活學活用的讀書精神;注重實踐、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這些紅色基因引導每一位少先隊員心懷對祖國的祝福,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人生的道路上昂揚前進!
【陳殿軍,山東省濟南市明湖小學校長;曹軼暉,山東省濟南市明湖小學副校長】
責任編輯︱陳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