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新征程中,黨中央就教育改革發(fā)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教育部也相應地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為我們新時代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實好國家的教育政策,是推進教育進一步發(fā)展的關鍵?!吨袊掠诽亻_設專欄,解讀教育的“頂層設計”,探討教育的“奮進之筆”,為教育更好發(fā)展助力。
勞模是勞動群眾的杰出代表。各行各業(yè)的勞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勞動模范身上體現(xiàn)的‘愛崗敬業(yè)、爭創(chuàng)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是偉大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他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大力宣傳勞動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理念,讓勞動光榮、創(chuàng)造偉大成為鏗鏘的時代強音?!睂W校是弘揚正能量的大舞臺,學校必須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以勞模精神引領學校發(fā)展,是新時代學校的一項重要探索。
一、勞模精神的時代價值
勞模是整個社會的財富,勞模精神需要傳承。以勞模精神引領學校文化建設,就是要充分發(fā)揮勞模以及勞模精神的社會效益,營造“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創(chuàng)造、尊重人才”的氛圍,促進學校持續(xù)發(fā)展。
馬克思主義認為,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也就是說,價值是一種關系范疇,是用來表示主體與客體之間需要與滿足關系的。對于主體而言,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客體屬性,就是有價值的。
勞模精神是推動生產力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模精神的價值體現(xiàn)在:
政治價值 勞模具有明確的政治價值取向和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在創(chuàng)造物質文明的過程中,注重和參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參與民主管理,并且能夠團結和調動周圍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共同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
經濟價值 勞模們在不同的崗位上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創(chuàng)造了比一般員工更多的經濟價值。勞模以其擔當,成為技術創(chuàng)新的領頭人。除此以外,勞模以他們自身的形象、奉獻的精神為所在單位帶來巨大的隱形經濟價值,形成品牌效應。
文化價值 新時代勞模精神體現(xiàn)了我國當前新的勞動文化,這種文化是先進的文化。勞模的拼搏創(chuàng)新、誠信敬業(yè)、真誠奉獻精神是這種文化的重要內涵。
社會價值 市場經濟是講求誠信的經濟,誠信也是市場經濟下十分重要的交易原則。沒有誠信,就沒有和諧社會。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做到誠實無欺,那么我們這個社會就會多一分和諧、少一分矛盾。勞模以其正直、善良、誠實、守信等美德為全社會樹立了誠信的形象。
倫理價值 勞模身上有著巨大的倫理道德感召力和精神力量,他們同時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模范和表率。勞模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奉獻精神為國家建設作貢獻,以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和取得的輝煌業(yè)績推動著社會全面進步,以自己的崇高品格和先進事跡為全國人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和光輝的旗幟。
二、以勞模精神引領學校發(fā)展的路徑
以勞模精神引領學校發(fā)展,可以考慮從以下路徑來進行。
一是弘揚榜樣力量,引領師德師風建設。學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必須貫徹與時俱進的思想,根據(jù)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的要求,從更高的層面上,深化內容,形成制度,完善機制,建立體制,以實現(xiàn)師德師風建設工程的目標。經過持續(xù)不斷的努力,要使廣大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學習勞模精神,進一步樹立遠大的職業(yè)理想,樹立敬業(yè)精神,進一步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進一步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機制和保障體系,進一步確立良好的師德風范和師德形象。其一,訴諸工會組織平臺,強化靈魂塑造和師德師風教育。師德作為教師的行為規(guī)范,主要通過教師內心的信念起作用,主要依靠教師在師德修養(yǎng)過程中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覺悟來提升。師德師風建設要求教師在實踐中,勤于學習,嚴格要求,通過自身的學習、修養(yǎng)和自我鍛造,實現(xiàn)師德水平的提升。在師德師風建設中,工會應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積極參與教師靈魂塑造的全過程:調動教師學習和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引導教師了解各種社會思潮;筑牢教師的理想信仰,提升教師的精神境界,加強教師人文素養(yǎng)培育;搞好學校文化建設,凈化校園環(huán)境,營造高雅的學習氛圍,貼近群眾、貼近工作、貼近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以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為平臺和抓手,寓教于樂、寓教于美、寓教于行,用知識開啟心扉,使教師的思想境界始終處于時代的前沿。其二,加強機制建設,形成師德師風建設合力。師德師風建設應在黨委領導下進行,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各組織協(xié)同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體制。師德師風建設還應取得社會的支持。新聞媒體要積極報道教師的先進事跡,形成尊師重德的社會輿論,引入社會監(jiān)督力量,形成揚善懲惡的良好氛圍,提高教師的教書育人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
二是宣傳勞模事跡,塑造廉潔自律黨員隊伍?!叭h必須牢記,反對腐敗是黨心民心所向。有黨心民心作力量源泉,反腐敗斗爭必定勝利?!痹谑藢弥醒爰o委五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全局高度,為把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奪取反腐敗斗爭新勝利,提出了新的要求。認真學習貫徹講話精神,進一步錘煉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意志,砥礪共產黨人的黨性品格和擔當精神,是全黨的重要政治任務,對學校反腐敗斗爭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當前,學校反腐體制機制建立了,但還不夠完善;思想教育加強了,但思想防線還沒有筑牢。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重構政治生態(tài)的工作艱巨繁重,黨員干部教育是反腐敗工作的主要內容,倡導廉潔自律、克己奉公、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作風,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氛圍,在學校文化建設中刻不容緩。每一個勞模都是各行各業(yè)工作的佼佼者,更是各行各業(yè)反腐倡廉的楷模和中堅力量。我們可借助勞模資源,進行反腐。其一,設立反腐警示中心,建設勞模廉政建設實踐體驗基地。挖掘勞模資源,創(chuàng)設模擬感悟與開放體驗相結合的勞模精神與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情景展示和模擬實踐平臺。借助文字資料、圖片、影視、實物等形式,運用互聯(lián)網和幻影成像、虛擬現(xiàn)實等現(xiàn)代展映技術手段,全方位展示勞模的成長歷程與道德模范的優(yōu)秀事跡。通過展演小品、模擬法庭、問題探討、主題辯論、勞模精神宣講等,打造內涵豐富的勞模精神與廉政教育情境。其二,建設校園勞模文化地標,與相關部門共建勞模廉政警示博物館。發(fā)揮勞模工作室的輻射效應,借助現(xiàn)代科技手段,通過電子屏、校園廣播以及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宣傳勞模事跡。同時,將學校勞模文化地標建設納入學校遠景規(guī)劃,建造校友勞模浮雕群,全方位展示勞模校友風采。建立勞模實物展示廳,征集勞模實物,為勞模廉政警示博物館的建設奠定基礎。
三是學習勞模精神,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勞模是各行各業(yè)勞動者的杰出代表,是社會各界學習的楷模,廣大學生也應該學習勞模精神。第一,可以在省市模范集體、“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等中遴選一批產業(yè)特色明顯、技術優(yōu)勢顯著,適合開展現(xiàn)場教學,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團隊或工作室設立實踐育人基地,并以勞模名字命名。支持學校與基地結對,組織學生到基地進行社會實踐、專業(yè)實習等活動,體驗勞模精神,激發(fā)學生學習勞模的熱情。第二,可以在日常教學中,以勞模精神引領學生成長成才。比如,組織學生采訪勞模,整理編纂勞模口述史,講述勞模的成長故事,甚至邀請勞模走進學校、走進課堂,用真情、真事、真話,感染、感動、感化廣大學子,激發(fā)他們奮發(fā)進取、崇尚勞動、樂于實踐、勇于創(chuàng)造的信念和斗志。第三,鼓勵支持學生志愿團隊建設,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傾聽勞模、關愛勞模的志愿服務活動,特別是要關心勞模的退休生活,從而使學生真正走近勞模、學習勞模精神。第四,搭建勞模育人平臺,加大勞模對課程的介入。要整合校內外師資,將勞模請進來,優(yōu)化勞動課程設置,實施開放式教學,將勞模精神貫穿實踐教學全過程。
【郭根,上海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劉 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