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智藝
(福建省漳浦縣沙西中心學校 福建 漳浦 363215)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遍喿x和寫作關系密切,閱讀教學是學生積累語言的主要途徑,隨文練筆是閱讀過程中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有效措施,是一種將讀與寫完美融合的簡易的寫作訓練。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何進行習作教學呢?
長期以來,在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中,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過分強調接受與掌握,忽視發(fā)現與探究的價值,影響了學習的結果和效果。新課程倡導探究性學習,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渠道,在觀察、實踐中,積極探究。我們的課堂學習中應抓住學生意欲探究的內容,引導超越文本,展開研究,從而激活他們的學習潛能。有些課文結尾(或中間)的語言嘎然而止,耐人尋味,有一種余音繚繞之感。這種“余音”正是作者沒有言盡,情感表達最為強烈、深沉、含蓄的地方。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把這種“余音”挖掘出來,這些語言的空白賦予了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和創(chuàng)作的財富。讓學生把課文中情節(jié)跳躍的空白處補上,使文章內容更具體、完整。
例如,執(zhí)教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再見了,親人》一文,作者從藝術需要出發(fā),在文中只寫了志愿軍說的話,而朝鮮人民會說些什么呢?文中沒有寫。這種藝術的空白就留下了可供學生探究的空間。于是,教師這樣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同學們,八年來,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朝鮮人民并肩作戰(zhàn),打敗了美帝國主義侵略者;停戰(zhàn)后,又和朝鮮人民齊心協(xié)力,重建家園?,F在志愿軍要回國去了,雙方依依不舍。同學們,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篇課文寫的是志愿軍回國時,在火車站向前來送行的朝鮮人民群眾告別的情景。既然是告別,就應該是雙方的,但是,課文只寫了志愿軍說的話,此時此刻,朝鮮人民會說些什么?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聽了志愿軍說的話,會說什么呢?下面我想把你們分成三組:第一組的同學以大娘的身份,第二組的同學以小金花的身份,第三組的同學以大嫂的身份分別說出與志愿軍告別時要說的話。這樣延續(xù)文本意猶未盡處,給學生提供了隨文練筆的機會和空間,培養(yǎng)了他們豐富的想象能力和思維的靈動性。把課文的結尾作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展開新思路的起點,這樣的小練筆就更有效地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使練筆更加生動鮮活。
在語文課堂上,訓練感悟的能力,培養(yǎng)感悟的方法,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目的之一。只有掌握了感悟能力,學生才能借助課文這個載體,與作者進行精神交流?!墩Z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積累、感悟和運用?!薄伴喿x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不斷感悟和思考。”因此,理想的閱讀教學強調學生對文章充分地感悟,從而形成對文章的理解。感悟由此也成為理想閱讀教學中最高層次的階段。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幾乎每篇課文都洋溢著濃濃的情感,在教學中,我們要營造濃濃的情感氛圍,讓情感的紐帶將學生、文本緊密相連,讓學生在感動中“潛心會文”,與文本對話,實現文本與學生的雙向交流,在交流中使感動升級,并通過文字盡情抒發(fā)自己的感情,一吐為塊。遇到好的文章或精彩、典型的片段,我們就不應該錯失學習和模仿的機會。仿寫可以針對全篇進行,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片斷練習,可以是句式表達、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總分結構等模仿。
例如,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一課,通過學習,學生對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有所了解,心中激起了對世界和平的渴望,于是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小練筆:你想對戰(zhàn)爭中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園的人們說些什么?你又想對發(fā)起戰(zhàn)爭的人們又說些什么?因為學生的情感已經被調動起來,所以他們有內容可寫,有感情可發(fā)。有位學生這樣寫:“親愛的朋友,殘酷的戰(zhàn)爭奪去了你們最親愛的人的生命,毀壞了你們美麗的家園,我們理解你們內心的悲痛,但是,你們一定要堅強,擦干淚水吧,要相信,和平之花總有一天會在你們那里開放,你們一定能像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在陽光下成長……發(fā)動戰(zhàn)爭的人們,你們覺醒吧,請放下你們手中的武器,別再傷害無辜的人們了,要知道傷害別人的同時就是傷害你們自己……”就這樣,孩子們寫出了他們之所想,寫出了他們之所思。不難發(fā)現,通過這樣的小練筆,學生對文本的認識已經不止停留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上了。適時安排的練筆實際上是催化劑,加速了內化與外化的交融,讓學生由此及彼,有感而發(fā),獲得對生活的感悟。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文章的內容能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力,如《生命 生命》、《和時間賽跑》、《將心比心》等,通過學習,學生用心感受字里行間包含的思想感情,他們的心里一定有一些話要說,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動筆寫一寫,讓他們把心中的情感釋放出來。這樣活用學生的感受、感悟,潛移默化隨文進行練筆,有助于對文章中心的感悟,也可以滲透人文思想,喚起讀者的感情共鳴。學生在完成這練筆題時,必定會對文章再一次進行解讀,再一次感受桑娜和漁夫那寧可自己受苦也要收養(yǎng)孤兒的美好心靈。這樣做,學生不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思維能力也得到切實的培養(yǎng)和提高。既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在現代生活中應用的情況,也加強了學生實際應用語文的能力訓練,同時又開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因此學生學得興致勃勃,又實實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