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月燕
(福建省南安市延平中學 福建 南安 362343)
中學英語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知識的重要途徑,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如何教,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怎樣學,一直都是研究者探討的重要問題。英語課堂改革理念認識膚淺、英語課堂有效時間短、教學模式單一、小組合作流程化、英語課堂評價標準模糊化、評課反思主觀化,學生在英語課堂中依然不能釋放活力,教師依然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潛力,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學校無法為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提供寬松的外部環(huán)境,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英語課堂教學的健康發(fā)展,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一直沒有突破性進展。
英語教學改革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各個學校根據(jù)各自學情建立了一整套的英語教學模式,并且在教學中大力推廣使用。如何將常態(tài)的教學模式與學科、學段、課型有效結合,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如果教學模式單一,教師流于形式,學生疲于應付,英語課堂效率低下,開發(fā)學生能力、培養(yǎng)學生潛能就是一紙空文。
英語教學改革以來,教師大都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已經成為英語教學改革中的“經典”,如何讓這種經典模式發(fā)揮它最大的效果,如何在討論前進行預熱;如何在小組活動中避免“個人秀”“一言堂”;教師如何給予小組合作有效的指導;不然,小組合作失去了意義,更無法體現(xiàn)新課改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英語教學中評價標準的建立至關重要,英語課堂評價要有針對性、時效性、合理性,英語課堂評價可以充分發(fā)揮其激勵作用,對每一個學生的長期發(fā)展尤為重要,但是英語教學中,教師如何對學生的英語課堂表現(xiàn)進行合理的評價,學校如何對教師的英語教學進行合理的評價都十分重要,因此合理的英語課堂評價標準是保證英語教學改革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
聽課、評課、反思是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但現(xiàn)實情況是:大部分教師在評課時采用“中庸”的評課方式,優(yōu)點永遠是主流,缺點永遠是補充,老師在自評時也很少客觀的看待英語課堂問題,導致評課成了優(yōu)質課、示范課,觀摩的功能永遠大于學習反思的功能。
3.1 要充分透徹的了解課改理念。從理論上講,教學策略可以讓教師更新理念,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愛學習”;促進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會學習”從實踐上講,教學策略是教學理論的具體實踐,教師要了解學情,精心備課,設立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師要注重點撥,傳授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要規(guī)范組織英語課堂,巧妙設計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有利于打造高效英語課堂,優(yōu)化教學效果。
3.2 要合理規(guī)劃管理英語教學時間。學生的英語課堂單位時間是確定的,如何通過教師的規(guī)劃和運用,給學生帶來的有效學習時間卻大不相同,由此引起的學生學習成就也就大相庭徑。實際上,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愿意投入的學習時間越長,教師能贏得的隱形或相對教學時間就越多,能實施的教學任務量就越多,教學的效率就越高??梢?,教學時間管理對教師的高效教學和學生的高效學習影響深遠。
3.3 要建立高效的英語教學模式。高效的英語教學基本可以描述為“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簡言之,“高效英語課堂”至少在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等三個方面要有突破,概括為:輕負擔,低消耗,全維度,高質量。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現(xiàn)在英語課堂容量,課內外學業(yè)負擔等。二是效益的最優(yōu)化。也就是學生受教育教學影響的積極程度。主要表現(xiàn)在興趣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與品質等諸多方面。高效英語教學的五個環(huán)節(jié):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展示評價、質疑再探、拓展提升。
4.1 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該遵循三個有利于的原則。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該遵循三個有利于的原則,即: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知識與能力;有利于思想情感教育;有利于智力智能的培養(yǎng)。凡是不符合這三個有利于的作法,都應該改。
4.2 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該注意英語教育的多元性原則。教育現(xiàn)代化的特點之一也正是教學內容和教材的個性化的特點之一。根據(jù)這一特點,同時根據(jù)我國的地域差別,各地對英語的需求程度不同。實踐證明,單一的課程設置是行不通的,所以在修訂大綱、教材、考試時,應充分注意這一實際。
4.3 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該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該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改革必須充分考慮當?shù)鼗虮拘5膶嶋H,根據(jù)客觀條件,因地制宜,只要能在原有基礎上,改革后能符合三個有利于的原則,就應該大膽去改。
4.4 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該遵循科學化的原則。在教改中,首先我們要對英語教學的歷史進行反思,客觀地分析,肯定成功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以便在教改中方向明確,少走彎路。其次,在教改中,我們要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成功作法,為我所用。再次,在教改的路上,要不時地注意回頭望,遇到問題要多做辯證的分析,少點主觀臆斷,要實事求是。
總之,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每一個親歷者都應該根據(jù)各自的校情、學情和本人的知識體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改革也無固定方法可套用。任何人和學校切不可照搬照抄,唯有適合的才是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