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市長慶小學 趙雪琴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詞匯積累都直接影響小學作文的教學效果。課外閱讀不但能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幫助學生掌握多樣化知識,了解生活的多樣性,更能幫助學生豐富生活經(jīng)驗,積累豐厚的文化知識,提升自我認知的能力,實現(xiàn)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很多的小學生都害怕寫作文,認為作文太難寫了。這是因為在作文寫作當中,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和擁有一定的詞匯量,而小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相對較差,面對相對較難的作文寫作時,由于恐懼,很多學生會打退堂鼓,對學習寫作文的興趣自然也就降低了。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得老師更加關注課本知識的傳授和考試成績的高低,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不夠重視。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較低,主動理解和掌握知識的能力比較弱,這不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
課堂上老師給學生布置好作文的寫作題目后,由于學生對作文寫作的相關要求不夠理解,找不準寫作的方向,在生活中又不會搜集素材,使得作文的內容空洞零散,沒有明確的指向,寫出來的都是“流水賬”。
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經(jīng)驗有限,對寫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比較弱,所以在寫作文的時候可用素材相對就少,寫出來的內容也只是限于學校課堂和生活當中學到知識,這對于寫作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加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文寫作質量和閱讀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部編版”語文教材的總主編溫儒敏說過,語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讀寫能力,最基本的是培養(yǎng)讀書的習慣。
小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濃厚,積極性比較高,再者,課外閱讀有很強的趣味性,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由此可見,讓學生多讀課外書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老師應該多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增長知識,開拓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課外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土壤,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的發(fā)展。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段和實際情況,選擇生動有趣的故事書,要選擇學生喜歡又具有教學意義的。比如我推薦了《一千零一夜》《城南舊事》《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少年讀史記》;當然,更要讀作家的名著《稻草人》《草房子》《朱自清散文選》等;有時候我也會選取學生喜歡的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系列,如《最后一頭戰(zhàn)象》《狼王夢》等,故事可讀性強,內涵引人思考,有助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閱讀當中培養(yǎng)興趣、獲取知識,提高寫作能力。
閱讀不但讓人類汲取了知識,還豐富了人類的精神世界。從小學作文的寫作學習上來看,想要寫出一篇好作文,對于素材的選擇就非常重要,而素材主要來自生活的積累,小學生最好最有效的素材積累就是大量的課外閱讀,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積累大量的故事素材、情景素材和語言素材。
根據(jù)現(xiàn)狀,我國小學生課外讀物類型非常的全面,形式多種多樣,所以我推薦了《木偶奇遇記》《老人與?!贰遏敒I遜漂流記》《窗邊邊的小豆豆》《西游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多讀書、多思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提高,作文能力得到有效的強化。
小學生在作文寫作時普遍存在“難以下筆”的現(xiàn)象,課外閱讀可以有效地解決小學生自身知識儲備不足的問題,通過對課外讀物中寫作技巧、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的模仿,來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的能力,逐漸樹立自己的風格。
在小學作文的寫作時,明確中心思想、確定寫作方向和構思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大方向明確,才能使文章的中心更加鮮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當中,明確文章的寫作方向,抓住故事的主干。
由于小學生的社會經(jīng)驗太少,在寫作時內容往往乏味空洞,甚至“無病呻吟”,老師和家長普遍錯誤地認為課外書是閑書雜書,對學習沒有什么好處,只注重課本知識的學習,忽略了課外讀物的重要性。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單單只依靠語文教材上學到的知識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能使學生學習了解到課本以外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從而提高作文的寫作運用能力。
隨著社會文明的發(fā)展,教育部門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新課標指出,不僅僅要提高小學生的知識水平,更要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要通過語文教學加強德育教育工作,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水平,使學生能朝著多方面全面發(fā)展。
總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當中,老師要認識到課外閱讀對小學作文寫作有效性的重要意義。本文結合實踐得出,課外閱讀是小學生的成長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是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小學生語文新課標對課外閱讀的要求于閱讀總量不少于100 萬字,只有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才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興趣、積累素材、拓展知識面、提高寫作水平,讓學生們發(fā)揮各自的特點,使寫出的文章不再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