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天和小學 沈 辰
合唱是一種集體藝術形式,它通過合唱團中每個團員的共同協(xié)作達到音色融合、聲部協(xié)調的歌唱藝術效果。合唱教學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音樂教學形式,合唱教學具有經濟實惠的優(yōu)點,同時又具有協(xié)調一致的難點,合唱教學雖然用較少的經濟投入使最多的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但是要實現(xiàn)音色融合、聲部協(xié)調的良好教學效果,卻需要全體合唱成員的高度合作,在凝心聚力、協(xié)調一致中達到完美和諧。合唱是演繹音樂的重要形式,合唱教學是音樂教學的主要方式,我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重視合唱教學,引領學生感受音樂的豐富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他們的合唱技能,幫助他們掌握合唱方法,積累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驗,形成群體意識及協(xié)調、合作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興趣是合唱教學的首要任務,只要使每一位學生對合唱都產生興趣,他們才會快樂歌唱、齊聲合唱。愉快的情緒對音樂認知活動具有激勵和促進作用,積極的情感能夠催長學生的合唱興趣,我在音樂教學中以情促學,用情感喚醒和激發(fā)學生的合唱興趣。我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出創(chuàng)造情境、歌曲感染、賞識鼓舞等多種以情促學的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即在合唱之前給學生提供一種具體的音樂情境,用音畫結合的形式呈現(xiàn),讓學生在視聽享受中獲得情感體驗,悄然無痕地將學生引入合唱活動。情境改變了單調枯燥的教學形式,給學生營造了形象生動的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積極的合唱情感,以輕松活潑地融入合唱活動。
歌曲感染旨在挖掘歌曲所蘊含的思想情感,依靠歌曲豐富的情感去感染學生,達到以情怡情的效果,在合唱教學之前,引導學生去解讀歌曲的內涵,品悟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在聆聽中感悟合唱的魅力,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美的享受,為音樂的情感所感動,為合唱教學做好了情感鋪墊,以愉悅的心情進入合唱環(huán)節(jié)。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是暫時的,我們在合唱教學中要不時地給他們注入動力,以激發(fā)和維持他們的合唱興趣。適時的賞識鼓舞是最好的辦法,例如,在教學《敲起我的小木鼓》一課中,當學生合唱一段時間后,我沒有等到他們情緒減弱就予以一定的表揚鼓勵,表揚他們一次比一次唱得好,我的鼓勵增強了他們的滿足感與成就感,給他們注入“興奮劑”,使他們“滿血復活”,合唱狀態(tài)又恢復如初,依然沉浸在快樂的合唱之中。
俗話說得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苯逃且环N慢的藝術,教學速度過快反而達不到好的效果。學生合唱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階段性的發(fā)展過程,合唱技能、方法的培養(yǎng)需要循序漸進,在合唱教學中節(jié)奏不能太快,要讓學生在充分的練習中穩(wěn)步提升。
循序漸進要求合唱教學具有階段性,要合理運用和拓展教材,由淺入深地開展教學。童聲可分為7~8 歲的童聲前期和9~12 歲的童聲成熟期,我在音樂教學中,依據學生的演唱發(fā)展水平,耐心地分階段開展合唱教學,低年級教學從簡單的輪唱入手,借助科爾文手勢穩(wěn)定高音,然后向填充式合唱過渡,到中年級才開始正式地組織學生合唱,并逐步滲透學生一定的合唱方法。在高年級階段則逐漸增大合唱教學力度,適當提高合唱教學難度,開展多聲部合唱,并豐富合唱形式,如男生合唱、女生合唱、混聲合唱等,引導學生在各種合唱活動中探究掌握各種合唱技巧。這種循序漸進的滲透方式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fā)展規(guī)律。
合唱教學如同體育教學一樣,要預先做好一些準備活動,為合唱教學做好鋪墊。熱身練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旨在使學生的喉嚨和心態(tài)都能充分放開,通過熱身活動將學生的身心調整到理想狀態(tài),同時,在練習中提高學生發(fā)音位置的準確度以及對氣息的掌控度,練好合唱的基本功,掌握一定的演唱方法,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合唱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小黃鸝鳥》一課中,我在教學齊唱部分時,先帶領學生練聲,讓學生視唱旋律,簡短的預熱,提高了學生的音準和聲音的連貫。
循序漸進要求合唱教學不能一直停留于低級要求層面,在學生掌握了合唱的基本方法要求后,我們要引領學生向更高層次邁進,在處理好音樂的變化與銜接的同時,還要做到從內心起歌,用真摯的情感去歌唱。我們要發(fā)揮歌曲的感染力,引導學生進入歌曲的情感世界,與創(chuàng)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把歌曲的情感化為自己的心聲,使學生在合唱中與音樂渾然一體,達到音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合唱是一種群體性活動形式,講究的是歌聲齊整如一,合唱與獨唱不同,不能個人英雄主義,合唱需要團結協(xié)作,要講究同學之間相互配合,兼顧同伴們的演唱情況。合唱的配合性相當重要,合唱時有些學生難免跑調、走音,有的學生甚至搶拍或者拖音,為了防止學生合唱中出現(xiàn)這些有損和諧一致的現(xiàn)象,我們要教會學生一些團結協(xié)作的小竅門,幫助他們積累合唱經驗。
我們可以讓學生在合唱時學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要只顧自己演唱,還要關注其他同學的演唱狀況,用余光注視身邊的學生,看他們的動作,用耳朵聆聽它們的發(fā)聲,適度作出自我調整。如果感覺自己唱速過快,就延長聲息稍作等待,如果發(fā)現(xiàn)跟不上集體的演唱,就稍微加快演唱速度,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音量過高,就適當壓低聲音,這樣就可以與集體合拍?!案杪暷芤鹦撵`的共鳴”,合唱不僅需要學生與歌曲產生共鳴,需要學生與學生在動作與音調上協(xié)調,更需要學生與學生心靈的共鳴,這樣學生在合唱中才能步調一致,在集體合唱中達到默契和諧。
以情促學、循序漸進、團結協(xié)作是合唱教學的有效方法,讓我們在音樂合唱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合唱興趣,幫助學生歷練合唱技法,積累合唱經驗,讓他們齊聲唱出心中最美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