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香格里拉小學 韓楠楠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詩歌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了整體語文教學的質量,因此,語文教師應當從教學內容出發(fā),依照當前小學生對詩歌的認知規(guī)律設計合理的詩歌教學策略,提高小學語文詩歌教學的效率。
《孟子》中有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答案當然是不可以的。每一篇詩歌都不是空穴來風的,都有其背后的創(chuàng)作人,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對詩歌的感知能力,教師應當在詩歌講解之前,先向學生闡述創(chuàng)作者的背景。詩歌往往是與創(chuàng)作者的背景和經(jīng)歷相關的,詩人通常使用詩歌的形式來抒發(fā)自己的家國抱負和對景色的感慨等,教師將創(chuàng)作者的背景講述給學生,能夠給原本枯燥、乏味的詩歌文本增添一些生氣,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感知到詩歌當中的情深意切,從而主動地進行詩歌內容的學習,提高小學語文詩歌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進行《楓橋夜泊》這首詩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講解詩歌前簡介作者的背景:張繼在天寶十二年考取了進士,兩年后發(fā)生安史之亂,張繼被迫進行逃亡,進入江南地區(qū)。一個秋日的傍晚,張繼在蘇州城外的楓橋泊舟,寫下這首《楓橋夜泊》。通過向學生闡述作者張繼的遭遇和經(jīng)歷,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感受詩人筆下江南水鄉(xiāng)的幽靜美好,詩人自身的羈旅之思和對身處亂世無能為力的無奈之感。不難看出,在進行小學語文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創(chuàng)作者的背景引入課堂之中,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對詩歌當中的情感和意境進行深刻體會,同時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動機和興趣,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詩歌教學的效率。
詩歌的語言是我們第一眼看到詩歌所接觸的對象,也是我們感受詩歌當中的意境美和詩歌中所蘊含的情感最直接的外殼。在小學語文詩歌教學中,教師要提高詩歌教學的質量,就不能忽略詩歌語言的教學。具體包含三個方面:其一是詩歌當中的煉字方面,學生學習詩歌語言的最初的源頭是對詩歌中每個字的讀音、寫法的掌握,才能夠為接下來的詩歌學習奠定基礎;其二是語言的修辭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詩歌當中的關鍵詞和重點句子進行賞析,體會詩歌中的多元意境和豐富內容;其三是詩歌的語言風格文化方面,當前小學語文詩歌的教學已經(jīng)由最原始的文字向文化方向轉移,更加注重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憫農》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將這篇古詩當中的所有字詞的讀音標注出來,引導學生掌握詩歌的煉字方面內容;其次,教師將“當午”“汗滴”等關鍵詞進行分析和講解,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當中的豐富內容和意境;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詩歌中的語言風格文化,使學生認識到五言絕句的語言結構。不難看出,在進行小學語文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從詩歌的語言出發(fā),能夠提高學生對詩歌本身的理解,從而實現(xiàn)高效的小學語文詩歌教學模式。
詩歌的意境是詩歌的魂魄,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詩歌的語言基礎上,應當引導學生對詩歌的意境進行學習,才能夠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對詩歌進行學習。詩歌的意境往往是詩歌含義的外在表達,教師帶領學生對詩歌的意境進行解讀,能夠教會學生如何更好地對詩歌進行深入理解,為學生之后進行詩歌的自主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例如,在進行《峨眉山月歌》這首詩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向學生傳達其中的意境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詩中,詩人乘船走水路,路過峨眉山,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間的半輪月光,山月的影子倒映在江河之中,月影隨江流動,隨著船舶的移動,月亮后來被高山阻擋住了的意境,使學生透過該意境能夠更好地對這首詩進行鑒賞。不難看出,在進行小學語文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詩歌的意境簡述給學生,能夠引導學生沉浸在詩人所構建的意境中,從而提高學生對詩歌的鑒賞能力,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中詩歌的高效教學。
每篇詩歌當中都包含作者的一定情感,在進行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詩歌當中的情感進行感知,促進學生深入理解詩歌內容。詩歌的情感往往是詩歌寫作的目的,詩人通過豐富的語言內容,多樣的意境表現(xiàn)所要實現(xiàn)的目的是情感的抒發(fā),寄托精神世界。教師引導學生對詩歌當中的情感進行感知,能夠促使學生從感性的角度解讀詩歌,從而提高詩歌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進行《游園不值》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本首詩的情感來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在這首詩當中,包含作者游園時不能進門的遺憾和失望之情和看到一只紅杏冒出墻來的驚喜之情。教師通過向學生簡述這首詩當中所含有的情感,能夠促進學生對本首詩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不難看出,在進行小學語文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詩歌的情感講述給學生,能夠引發(fā)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使學生從感性層面深入地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感同身受,促進高尚的價值觀的形成,從而提高感悟的能力,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詩歌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語文詩歌教學的效率已經(jīng)不是一個全新的話題,但是,在符合當前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前提下開展語文詩歌的教學,教師更應當注重學生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原來的學會詩歌到會學詩歌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