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民興中英文學校 卞南鳳
分析新課程改革要求不難發(fā)現(xiàn),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還要注重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在小學語文學科中,閱讀和寫作作為語文學習中的兩個重要模塊,注重學生閱讀量的積累和寫作技巧的學習極為重要,而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又是密不可分的,閱讀的積累可以有效提高寫作能力,寫作則是學生思想的表達和外化,兩者相輔相成。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善用信息、媒體技術,注重閱讀——寫作一體化資源的發(fā)掘與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如果教師在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只是一味地運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向學生進行教學方式的傳授,這樣就可能會造成由于知識的枯燥無味而出現(xiàn)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就上述情況分析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特征不難發(fā)現(xiàn),其自制力較差,自主學習能力較為薄弱,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科學、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學習《煙臺的?!芬还?jié)中,學生通過文章的描述可能無法真正理解課文中的景象,教師在教學引入環(huán)節(jié)就可以利用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煙臺的海波瀾壯闊的景象,使學生可以通過視頻感受煙臺一年四季的景象,有助于學生對于文章主旨的理解,在觀看完視頻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視頻中的景象描繪自己心目中的煙臺,描繪自己心目中煙臺的海,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同樣,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中要明確,教學活動的開展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目標。但借助信息技術并不意味著依賴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要注重視頻與PPT 素材選擇的科學性,既保證可以吸引學生,還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另外,教師要明確視頻和PPT 與閱讀寫作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優(yōu)化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保證學生能夠在觀看完視頻或PPT 后對課文有一個較為直觀的感受,使學生在進行閱讀解題和寫作時做到“心中有景,下筆有言”。
上文中提到,閱讀與寫作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閱讀可以為寫作積累素材,寫作同樣可以為閱讀提供思路,所以要注重閱讀與寫作一體化,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學生進行閱讀課外讀物時,鼓勵學生將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或段落摘抄下來,既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還可以使學生體會優(yōu)秀文章中的敘事描繪手法等,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同時,教師要轉變教學思路與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大都是教師進行技巧的講解,學生“死記硬背”,這種忽視學生課堂主體性的做法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閱讀,與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歸納其中優(yōu)秀的寫作技巧。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注重朗誦閱讀的重要性,例如在學習《海洋——21世紀的希望》一課時,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誦,在朗讀過程中學生可以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能對課文中的語句以及文章內涵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最后,教師也應當注意課下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中,教師一般都會向學生布置閱讀的作業(yè),但是由于這種作業(yè)是無形的而且教師也不注意作業(yè)的檢查,因此所起到的教育作用并不是很好。所以教師需要在新的教學形式要求下積極地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斷進行作業(yè)方式的創(chuàng)新,這樣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夠保證在課下對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例如,教師可以在作業(yè)布置中一改以往的布置形式,而是要求學生在課下摘抄一段自己感覺較為優(yōu)美的語句或者是歌詞,并讓學生在課上進行分享,這樣就能夠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動手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傊?,教師要注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閱讀、寫作教學模式,為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做努力。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語文閱讀寫作時之所以不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寫出質量較高的作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沒有寫作時所應當擁有的一種情境,所以就限制了學生對情境的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分析,要想在日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寫作興趣,就應當注重閱讀寫作情境的創(chuàng)設。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多維度思考問題,注重語文閱讀、寫作氛圍的創(chuàng)設,利用班級內的“讀書角”,組織進行朗誦比賽,舉辦班級“寫作杯”等活動,學生在洋溢著閱讀寫作氛圍的環(huán)境下,會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改變。教師在進行上述活動與舉辦時,要注重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例如即將面臨考試的學生,上述活動的舉辦要注重寫作素材的積累、閱讀技巧的感悟,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更注重文章情感的感悟。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教學的層次性,學生的基礎與學習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有層次性地進行教學。最后就是要注重總結評價工作的開展,例如在一節(jié)課結束后,鼓勵學生進行讀后感的寫作,既可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的讀后感了解學習的階段閱讀與寫作效果。只有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注重了學生學習興趣以及閱讀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夠為學生日后的閱讀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語文學科實際教學過程中,閱讀和寫作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注重閱讀寫作一體化模式的應用與發(fā)展,是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重要抓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做好契合工作,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語文教育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