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文
(陜西省漢中市漢臺中學,陜西漢中 723000)
體育課題研究關系著體育教師探究能力以及業(yè)務水平的提高。但現階段,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課題研究開展方式還不夠科學,研究過程也不夠完善,而相關的理論研究指導也還不夠成熟。為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到中小學體育教師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并明確體育課題研究有效開展的方式方法。
現階段,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課題研究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選題方式有局限。主要表現在課堂內容選擇不合適以及選題過大、過空兩個方面。在體育選題過程中,由于每位體育教師的思考角度、探索目標和擅長方向的不同,再加上可供參考的課題也有限,如果從參考題目中進行課題選擇,就會出現不適合自己的問題。而通常新課程改革中給出的參考題目一般是指參考的范圍,如果直接引用作為課題來研究,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大而空的問題。其次,教師對課題研究工作不夠重視。現階段,部分中小學對于課題研究的開展工作還比較少,即使有些學校開展了課題研究,但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也很難達到課題研究的目的。最后,由于我國相關研究的缺乏,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性不足,學校對體育課程不重視等因素的影響,還時常出現研究成果呈現方式不夠專業(yè),相關的成果研究推廣應用較少的現象,極大地阻礙了體育教師課題研究的正常開展[1]。
課題研究常態(tài)化是中小學體育教師開展課題研究,提升研究效果的根本要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把課題研究常態(tài)化,才能取得實效。首先,體育教師要樹立起自身的研究意識,把研究立足于實踐之中,選題以體育教學為基礎,把研究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之中。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在課前進行相關實驗內容的設計,并在課堂上實施。課后,教師還可以針對實驗結果進行反思,從而提高課題研究的有效性。其次,體育教師要充分把握教育者和研究者雙重身份之間的關系,處理好本職工作與教科研的關系,激發(fā)自己的工作熱情,創(chuàng)造性地做好本職工作,不可以只專注于課題研究,而影響到體育教學工作,應當注意二者之間的緊密結合。最后,課題研究要常態(tài)化,還需要體育教師在課題組的研究例會中加強與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及時進行方法研究以及成果分享,并做好分析和總結。
課題研究專業(yè)化是體育課堂研究成果展示的必然要求。課題研究的專業(yè)化,也可以避免課題結題或課題成果出現偏差?,F階段,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課題研究內容通常是實踐性的,所反映的問題更多的是實踐中的新思路、新經驗和新方法。而課題研究成果的實踐性、實用性和實效性,就要求體育教師的課題研究要具有專業(yè)性,這樣才能提升課題研究的實效性。那么,如何做到課題研究專業(yè)化呢?首先,體育教師在進行不同課題的研究方法選擇時,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實用性,所選取的方法要符合體育教師的工作特點。通常情況下,中小學體育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方法有問卷調查、對比實驗、個案分析、觀察訪問、文獻資料等。其次,要注意理論的專業(yè)性。體育教師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要反復進行資料的整理、分析與歸納,再通過相關問題的演繹、類比和實證等,進行思維和邏輯的拓展,從而提高結論的專業(yè)性[2]。
課題研究學術化是提升中小學體育課題研究動力的重要途徑。首先,體育教師要從學術的角度進行課題的解讀,尋找課堂研究的理論依據,以增強研究的專業(yè)性。特別是在課題研究之前,要對課題進行思想、理論及展開步驟的全方位思考,為后續(xù)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體育教師要積極地尋找課題研究的學術理論支撐,為研究內容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從而提高課題研究的可實施性。最后,體育教師在課題研究時,還要注意從學術的角度出發(fā),進行具有專業(yè)特點的學科論文的撰寫。例如,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和案例分析等。通過論文撰寫,提高自身的心得體會,促進新觀點、新材料的生成,從而進一步提高業(yè)務水平與寫作技巧,提升課題研究的效果。此外,在階段性課題研究結束后,教師還應進行相關學術論文的對比分析,找出自身的不足與優(yōu)勢,從而優(yōu)化課題 研究成果。
課題研究團隊化是增強課題研究效果的重要保障?,F階段,中小學體育教師課題研究的開展通常是通過課題組成員之間的學習、合作而完成的,因此團隊內的團結與協作對課題研究的成果影響深遠。首先,中小學體育課題研究組的成員要積極地尋找學習平臺,不斷地提升自己,為學科研究貢獻出自己的光和熱。例如,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參加校園體育研討會,閱讀體育報紙書籍,參加互聯網教學論壇和專業(yè)培訓等方式進行自我充實以及提升。其次,要積極地提出問題和困惑,參與到課題組的交流與討論之中,強化組內討論制度。只有不斷有新問題、新思想的提出,課堂研究才能更加完善。最后,各中小學也要給體育教研員提供團結協作、提升自我的渠道。例如,建立學校體育交流平臺,邀請專家來講座,完善課題研究制度等。學校要成為體育教師課題研究團隊化、提高體育教師專業(yè)素質的助推器。
課題研究細節(jié)化是中小學體育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關鍵,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課題研究選題時,體育教師要以校本為原則,梳理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與疑惑,以此作為選題的客觀依據,找出共性,縮小范圍,強調價值并細節(jié)化,提高其實踐性與全面性,從而提出研究課題。其次,在實踐過程中,要注意調節(jié)師生之間的關系,學生是參與實踐的主體,教師作為實踐的指導者以及發(fā)動者,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從而提高研究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體育教師課題研究實踐的開展。最后,教師要注意課題研究的實踐性,做好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劃分,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體育教師在做針對“籃球帶球”的相關研究時,就可以通過學生籃球帶球的實際練習情況對學生進行交流和指導,總結出適宜的教學指導方法,從而提升研究的實用價值[3]。
良好的體育課題研究成果可以為中小學體育課程提供科學、有效的指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緩解文化課程的學習壓力,促進中小學生健康全面地發(fā)展。而中小學體育教師要想做好課題研究,就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提高課題研究的常態(tài)化、專業(yè)化、學術化、團隊化、細節(jié)化,與時俱進。只有如此,才能實現課題研究價值的最大化,從而促進教師素質的發(fā)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