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辛艷
(江蘇省常熟中學,江蘇常熟 215500)
當今的時代是以科技化和信息化為主要特征的時代,而現(xiàn)代教育也必須緊緊跟上時代的步伐,使學生在知識技能與自主探究能力上得到全面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強調(diào)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學氛圍過于沉悶、枯燥,教學方法也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所取得的教學效果甚微。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實踐精神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是教師推行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
理想的師生關(guān)系應該是師生平等對話、互相尊重、彼此評判的關(guān)系,這需要學生的全面參與[1]。在整個自主探究與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每位學生,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教學中的民主內(nèi)涵。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充分體現(xiàn)民主,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
同樣,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對話關(guān)系?!皩υ挕币馕吨黧w間的互動,每位學生都有話語權(quán),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我們不妨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情感的體驗上動些腦筋。在這樣一個高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多媒體等網(wǎng)絡技術(shù)來構(gòu)建新的教學模式。我們需要學生們高漲的熱情,讓他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學會自己主動地學習,但是這并不等于說教師放棄了對課堂的掌控和對學生的引導。在探究式課堂上,仍然需要教師的講授,但是講授不等于說教,教師的講授要關(guān)注學生的需要,并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jié)合起來,這才是師生的共同期待。下面,筆者就結(jié)合兩個教學實例來談談探究式課堂的有效開展策略。
過去的評價模式往往只注重結(jié)果,而忽略學生們的學習過程。探究式課堂能讓學生體會到課堂學習的快樂和智慧的生成,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例如,在學習《南州六月荔枝丹》這節(jié)課時,筆者考慮到這是一篇說明文,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能不大,那么如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恰巧這時正是常熟桂花栗成熟的時節(jié),筆者就讓學生借鑒這篇課文的寫作方法,用較短的篇幅向大家進行桂花栗的介紹和推銷。首先是分好小組,然后每組按民意推選一個組長,再給組內(nèi)的學生分配任務。任務主要分為三部分,一是查找相關(guān)資料,二是撰寫桂花栗的說明語段,三是口頭表達,然后推選學生起來推銷??紤]到查找資料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筆者在周末給學生布置了相關(guān)的作業(yè),并收集了一些資料給學生們作為參考,這樣能夠留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
經(jīng)過幾天的準備,筆者在課堂上請學生們交流成果,并請其他小組的學生來當“顧客”,進行情景模擬。同時,筆者也引導學生從幾個基本的方面進行考量:(1)既然是說明文,同學們所寫的文章是否符合說明文的要求,是否按照一定順序?qū)⒄f明對象解說清楚了;(2)語言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吸引大家的注意;(3)各組推銷員的語言表達是否具有感染力。在總結(jié)了各位學生的評價后,學生也基本上了解了說明文的要素,此時再回到課文《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學習中去,學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關(guān)的知識了。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只是教師單方面的講授,學生的參與很少。即使參與,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優(yōu)秀學生積極參與,大部分學生仍處于被動的“填鴨”狀態(tài)。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合作環(huán)節(jié),可以讓擁有不同層次、不同思維方式、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在討論中優(yōu)勢互補,從而調(diào)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共同參與。
《史記選讀》作為高二下學期的語文選修內(nèi)容,和必修的要求有所不同,但仍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文言常識,如一些典型的實詞、虛詞、句式等。由于文言文的篇幅特別長,內(nèi)容也十分枯燥,如果在講解每篇課文時都按照常規(guī)教法來進行,就很可能使學生們失去學習興趣,所以教師有必要設計一些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們學習《史記》的興趣。例如,在教授《淮陰侯列傳》這一課時,筆者請學生們共同來編寫課本劇,并請他們自己來演繹。韓信受漂母之飯,忍胯下之辱;投項,不用,投劉,幾死。無奈亡去,幸遇“蕭何月下追韓信”,才對劉邦“畢陳平生之畫略,論楚之所以失,漢之所以得……”為用,遂為之南征北戰(zhàn),出生入死。結(jié)局,卻是夷滅三族。讀《史記·淮陰侯列傳》,不禁滿腔悲憤;讀《史記·淮陰侯列傳》,更為中國歷史上的“英雄悲劇”現(xiàn)象而深思。不出筆者所料,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不僅通過自學將課文的大意弄懂,甚至還從其他渠道來了解韓信,以求極大地豐富劇本。下面,筆者就列舉一個小組的課本劇供大家欣賞。
概述:本劇源于《史記·淮陰侯列傳》中韓信少年時期的三個典型事例。俗話說“三歲看八十”,我們也能從少年時期的韓信身上看出決定他日后成功的性格特點,應廣大學生的需求,本劇力求滑稽幽默。
場景一
怒絕亭長
旁白甲(中速、響亮):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有意停頓)
旁白乙(急且厲):淮陰侯當然是淮陰人,這不是廢話嗎?
旁白甲(無奈):他是漢高祖劉邦的軍事將領中最杰出的人才,如果沒有韓信,劉邦很可能打不過項羽。
旁白乙(崇敬、羨慕):哇!他真是厲害!
旁白甲 (點頭):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天才,年少時卻不大光彩。
韓信上(坐下,兩手交叉,兩個拇指分別扮演A、B,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A:韓信,你沒出息!
B:胡說!本人天生將才!
A:就算你有將帥之才,現(xiàn)在還不是受窮,沒出息!
B:不!老子只是在等待時機!
A:你等死吧,你又懶又笨,而且厚顏無恥,做官不成吧經(jīng)商又不會,只會吃閑飯!總有一天……
B:吃閑飯(停頓),吃飯(停頓),沒錯,肚子好餓,我要吃飯去了。
活靈活現(xiàn)的表演,幽默到位的臺詞,簡直無法想象這是學生們短時間內(nèi)完成的。他們需要研讀文本,適當?shù)夭檎乙恍┱n外的文字資料,深入地理解人物,才能編寫并演出這樣的課本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成了學習研究者。這一組的演員就需要十二人,再加上導演、編劇、道具人員……整組人馬全上陣了。他們把青少年時期胸懷大志但又不乏小缺點的韓信展現(xiàn)得十分完整。待演過之后再來研習相關(guān)的課文,學生們依然勁頭十足,這時再和他們講需要注意哪些字詞真是事半功倍。四個小組精彩紛呈,當然不能虧待大家,筆者花了些時間來點評課本劇,評出了最佳導演、編劇和男女主角、男女配角這些獎項,并給予獲獎者小小的獎勵。
平等性、開放性、差異性和獨特性是探究式課堂的基本特征。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引導者,應注重構(gòu)建理想的師生關(guān)系,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適當?shù)脑u價,讓學生作為研究者充分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只有這樣,才能創(chuàng)建有意義的課堂,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